亏损上亿!奈雪的茶还在扩张
事实上,奈雪的茶亏损竟有上亿!赚了半年的奶茶钱竟然还亏了?在接连亏损的情况下,奈雪的茶是怎么边卖奶茶边维持下来的?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未来2到3年内,新式茶饮整体增长速度放缓,由原先的超23%预计放缓至10-15%。新式茶饮品牌迈入了下半场,扛得过2022年的才是胜利者。 但此时,奈雪的茶最新公告显示,截止2022年6月,公司上半年录得收入约人民币20.2亿-20.7亿元,预计净亏损2.3亿-2.7亿元 。奈雪的茶官方解释,认为亏损是由上半年疫情影响导致。而只有6月份同店订单量达到去年同期水平,首次录得盈利。不难看出,在上半年,迈入赛道下半场的奈雪的茶正处于水深火热之间。在新品方面:爆款新品驱动销量早已是业界共识,但是今年的夏天,奈雪的茶并没有爆款,销量不比去年。去年夏天,奈雪的茶推出新品“霸气玉油柑”不到三个月,其销量占据奈雪茶饮销量超过五分之一,成为2021年新式茶饮的爆款,引得其它品牌纷纷效仿,甚至带动了小众水果“油柑”不停涨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今年奈雪的茶上线18款新品。实际上,黑天鹅疫情也未能浇灭奈雪的茶研发和上新的热情。但即便新品不断涌出,今年夏天,奈雪的茶也没能复制出去年油柑系列的火爆,无法像去年一样,用爆款新品驱动夏季销量。在产品价格方面:奈雪的茶紧随喜茶降价,从高端茶饮定位走下来。今年3月,对产品进行降价,推出售价9-19元的“轻松系列”茶饮,其中轻松金牡丹和轻松美式咖啡低至9元一杯,并承诺将每月上新至少一款低价产品。但是降价并不是没有问题。有消费者很快察觉到,降价了但是杯量变小,同时果肉含量也下降。有人吐槽:“降了等于没降,没有以前好喝了。”尽管今年上半年,行业受到疫情影响,但顶着“奶茶第一股”光环的奈雪选择逆向而行,一路高歌猛进,疯狂开店。从2018年的155家到2021年的817家,奈雪的茶门店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22年6月30日,奈雪的茶正常营业门店总数904家,半年内增加87家,平均一个月能增加1家。门店的扩增或许有助于规模效应的提升,但也带来了因管理跟不上而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而奈雪的茶一味追求扩张,忽视产品安全而导致口碑下滑。这本末倒置的行为,不利于占领消费者心智,也不利于品牌形象的塑造。继2018年在新加坡开店之后,奈雪的茶在2020年出海日本,还计划把店开到美国。不难看出,奈雪的茶即使在亏损状况下,也不停扩张版图,从国内到国外,企图用规模效应来拯救自己。奈雪的茶不但面临扩张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也遭受赛道外部的入侵危机。近两年来,已经有多个品牌纷纷加入新式茶饮赛道:老乡鸡推出“鸡笼香柠檬茶”、海底捞开了一家“制茶乐园”奶茶店、中国邮政与中国铁路这样的国有企业也出手做奶茶,还有高阶段玩家肯德基,毅然下场,创立独立茶饮品牌“爷爷自在茶”,并把全国首家店铺开在苏州……
外部品牌跨界,其背后原因不难领会,无非是希望通过扩展副业为主业助力,亦或是寻找新的增长点。而新式茶饮虽然没有传统茶业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但是市场规模增长十分迅速。同时是,在营销轰炸和经营者的推广下,新式饮品蕴含潮流化、新颖性等特点,吸引年轻人兴趣。对此,新式茶饮成为了被赋予符号属性和使用价值属性的“社交货币”,已然被打造成年轻群体社交圈的“准入证”。因此,新式茶饮的消费主力为年轻人。
对此,品牌纷纷选择新式茶饮行业来跨界的行为就不难理解了。对于“卷得飞起来”的新式茶饮行业来说,赛道外部品牌的渗入,既是行业有获利空间的证明,更意味着下半场残酷竞争的厮杀即将开始。诚然,新式茶饮很火爆,但是在这个新兴行业赛道中,年初喜茶被爆出裁员30%、奈雪的茶上半年预计亏损……曾经的行业领先品牌正在面临后退。当行业成长红利尽褪时,泡沫不再凸显,赛道内的品牌摆脱不了内卷,赛道外的品牌则是虎视眈眈。在内忧外患下,奈雪的茶已经走向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如何突破内忧外患的层层包围,保持6月的首次盈利战绩,扭转上亿亏损,奈雪的茶需要好好探索解决之道。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品牌观察报 (ID: pinpaigcbao)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营销官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