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者 :贝吉塔
来源:格隆汇研究(ID:glh_tushuocaijing)
夜很深了,有人依旧对着手机屏幕,准备准点抢购连花清瘟。
对于此物,有人说它是药,有人说是保健品,有人说是饮料。
但无论如何,它的功效,却是这个时期的急需。能够医好一人心(存疑),它便有资格被称为“药”。
所以大家疯抢,开始恐慌性囤药,手慢者只能转向别处。
连带着,整个中药板块成为市场被捧成市场最火热的明星,大牛股一个接着一个。
问题在于,这种怪异象究竟能持续多久。
或者说,整个中药产业,本就如此?
01
中医
现在,很多人说中医复兴,其实讲的并不是“中医”复兴,而是中药复兴。
一般认知中,中医就是号脉,然后给人抓点药回去熬着喝,其实这是对中医最大的误解。
现代中医,与古中医,完全是两个物种,差别大到甚至不能放在一起讨论。
古中医,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是“调神”,只要人保持心神安定,就能防御大多数小疾病。
这个听起来挺玄乎的。
不过现在确实有研究表明,人的心情好,免疫力就会有效提高。反之,长时间抑郁不开心,就会导致内分泌失调,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中风的风险都会上升。
与近些年,欧美流行的防治疾病方法——“幽默疗法”,颇有些类似的地方。
第二是“养生”,注重饮食健康、锻炼身体。
食疗这块,比如生姜。早一些的,孔老夫子就主张“不撤姜食、不多食”,现在民间也有流传,“每天三片姜,不用开药方”。
锻炼这块,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健身。以华佗创编的《五禽戏》为例,效仿虎、鹿、熊、猿、鹤的动作,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对躯体及五脏都有良好的锻炼效果。
第三是外部疗养,包括药物外敷、热熨、熏洗,以及独特的针灸、拔罐、刮痧、推拿、按摩、气功等非药物疗法。
古书上说:善治者治于皮毛。
意思大概就是,能用拍打解决的问题,千万别用外物。以针灸为例,每一针刺都会与人体内的“病气”相冲。
这个说法也挺玄乎的。但体验过针灸的朋友都知道,针灸不仅舒服,治疗确实也很有效果。
而只有病入脏腑时,用针灸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才选择第四阶段——服药。
毕竟是药三分毒,尤其是想要治疗大病,基本上都得用偏性大的药,也就是毒性强的药,不然没效果。
通过以上,我们能发现,中药只是中医段位最低的一个阶段,却也是唯一门槛低、交易性质浓郁的阶段。
理论上来说,一位中医的养成,天赋、经验缺一不可。而一旦有所成就,问诊者趋之若鹜。比如近些年,各大城市的中医馆愈发红火,医生本人自然是不缺钱的。
但这无法规模化。
所以现实情况就是,中药成为市场热捧的香饽饽,中医却基本不受待见,甚至前些年大肆鼓吹“去医存药”。
原因显而易见,人人都去调神、养生、锻炼身体,谁也不生病,还怎么卖药牟利?
02
中药
但凡提及药,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贵,好像卖药的个个都是黑心户,专恰烂钱。
这是消费者的直接认知。
因为在人们的印象里,中医药是高大上的,门槛很高,很容易形成寡头垄断,贵自然就是常态。
不然,除了最近人人囤药,导致药价被炒得畸高这种小概率事件,其实中药的整体价格,本就是在持续变贵的。
从整个产业链具体来看。
▲来源:粤开证券
上游,生产及流通环节。
中药材主要分为三大类,药用植物、药用矿物、药用动物。
而中药产品功效依赖中药材的品质,中药材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终端的满意度。同时,由于人工培育的可进行替代的中药材品种稀少,中药材仍高度依赖自然资源。
因此,中药产业链中游对上游的议价能力较低,尤其是难以大规模量产的珍稀药材。
在2005年以前,中药材信息完全不对称,很多的药商都有固定的“口”,也就是给制药厂长期供货。
比如,2003年非典爆发,随之爆发的是中药材。
当时,大家都说板蓝根有预防功效,于是纷纷抢购,药店里的板蓝根基本被秒光。几波这么下去,板蓝根就成了国民神药。
那一年,板蓝根的原材料涨了10倍,很多中药材也10倍、20倍地上涨,导致部分药厂无法正常生产,国家物价系统也不得不干预调控。
直到2005年以后,大部分药厂都采取协议采购,药商的暴力时代才结束。
但历史再度重演。
疫情中,中西医结合大显身手,中药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需求量暴增,不少药材涨势如虹。
比如,从2020年初至今,柏子仁从90元涨到200元,青翘从40元涨到70元,宝豆蔻从140元涨到350元……
同时,随着野生药材资源濒临枯竭,且行业在政策红利下快速发展,整个中药材行业的超额溢价空间也许还没到头。
▲中药材价格指数走势,来源:Wind
中游,制药环节。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制药市场,仅次于美国,且近些年来呈稳定上升趋势。
仅中药而言,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中药饮片制作。
需要明确一点,中药材≠中药饮片。
比如淘宝上能买到的药材,属于是农产品,没有保质期的,只需要定期养护。
医院、药房开出来的药,才叫作中药饮片。
中药材只有在被gmp认证的饮片厂中,经过加工炮制,分批次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供医院、药房使用,有保质期。
将中药饮片按药方子制剂,就是市面上流通最多的产品,中成药。
▲中药饮片加工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来源:国信证券
而相比中成药生产企业,中药饮片加工企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程度较低,众多中药饮片厂,都是由农户采取家庭作坊式工厂的模式完成中药饮片加工,缺乏技术规范,加之行业监管薄弱,因此中药饮品加工的标准得不到统一,质量良莠不齐。
这给下游销售终端采购中药饮品,造成了较大的质量安全风险。
所以,现如今我们抢购的那种,能用于胶囊里的新型中药饮片,主要指通过提取主要成分、浓缩和制粒炮制的中药饮片,如中药配方颗粒及中药破壁饮片等。其中,中药配方颗粒药效利用率约70%~80%,价格比传统饮片高约30%~50%,毛利率约60%~80%。
这个赛道目前处于高速发展期,相关企业如云南白药、白云山、同仁堂、以岭药业、片仔癀等等。
▲我国中药饮片市场规模,来源:东吴证券
下游,也就是购买端,一般分为三大终端,公立医院、零售药店、社区卫生中心。
在医院,医生都热衷于给病人开中成药处方,这个是人人都知道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不论对上中下游而言,卖中成药更赚钱。
多年来,在医疗行业,中药价格虚高几乎成了行业共识,可与暴利划等号。
市面上近90%中成药的实际零售价,高出理论零售价的2-25倍,极少数甚至能达到40倍。
同时,很多中成药“新药”的研发过程,说到底只是在原有药方基础上增一味药、减一味药,或者把颗粒药改成胶囊药,就能把价格提升数倍。
比如中药黄柏,在淘宝上的批发价是18元一斤,京东上的饮片价格大约135元一斤,而再经过简单工艺制作的黄柏胶囊,零售价为18元一盒36粒,每粒含中药材1克。
换算下来,制剂成本显然不值这么高的价差。
这么高的利润,药企自然更爱多多开发新药,医院自然更爱采购中成药。
医生,不过是暴利链上的最后一环。众所周知,在“以药养医”制度下,与“创收”和科室效益挂钩的绩效工资,占据了医生工资的50%以上。对于门诊医生来说,他们卖出的(贵)药越多,工资也就越高。
▲公立医院分级中药收入占比,来源:德邦研究所
当然,我们不能只盯着医院卖药赚了多少钱。
只要能治好病,病人让医生赚些钱,也无可厚非。而且大多数时候,除了遇着什么大病,我们基本很少会去医院,割不了咱们几回。
人们去得最多的,还是开满大街小巷的药店。
特别是在疫情三年,各行各业的门店关闭了不知道多少,但每条街上的那十几家药店,却没有一家开倒闭,甚至还有扩张的迹象。
如果有留意,我们会发现,如今在社区里,基本已经达到百步一药店的密度。
反观大商场里的那些商家,店铺招牌的更换速度就像是流水一样,除了一些大品牌留下来了,很多小品牌是很难生存的。
药店为何能万古长青?
03
药房
如果在当下,我想开个店,又不想冒太大风险,应该选哪个行业?
很难找到比药店更稳妥的生意了。
社会上关于药店的段子很多,比如:在美国,百步就是一个健身房,而在中国,百步就是一个药店。
再比如:古代的药店门口写着“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现在的药店门口写着“买药送鸡蛋”。
别看这些药店总是冷冷清清,若非遇上这次囤药潮,往常基本没几个顾客,生意非常清淡。
但即便是这样,它们依然活得滋润。
▲上市公司新增直营门店数量,来源:中航证券
首先,和医院一样,由于中游的中成药生产企业数量多而分散,集中度低,且产品同质化严重,可供下游销售终端的选择较多,因此下游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强。
而且药店的利润比医院更高。
这个数据不太好查,只能讲讲自己的经历,各位也可以自己对比下。
前两年,叔叔查出2型糖尿病,需要每天服用二甲双胍降糖。医院大夫给开了一些药,吃完了,正赶上疫情,医院不开诊,只能去药房买。
买完后觉得不对劲,叔叔回家把之前医院买药的收据翻出来,一算吓一跳。
医院开的药和在药房买的药是同一家公司生产的同一规格(0.5克每片)的药,唯一的区别是医院的两盒6元60片,药房的每盒20片。药房的是买二送一,3盒36块钱。
这样算下来,医院的每片药5分钱,药房的每片6毛钱,差12倍,绝对的暴利。
据相关调查机构显示,全国药店的平均毛利在30%左右,这个也许还低估了。
之所以比预想中的低,主要受门店租金以及客流量影响。一般药店正常回本时间在2-3年时间,急功近利的更快。相比其他业务的门店,算是不错了。
▲2017-2022Q3四大药店毛利率,来源:国联证券
04
尽管和西药相比,整个中药行业的成熟度还有较大差距,但现在机会和政策都有了,能否一举突破,还是值得期待的。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0人觉得好看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