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同行跟我的微信朋友圈一样,最近都被闲鱼《开挂吧少年》这个爆款短片刷屏了!这也是阿里系的广告,第一次在腾讯系出圈刷屏!
《开挂吧少年》是闲鱼联合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共同打造,该片一经发出便引发热议,有人表示“学霸不是唯一”、还有的点评“虽平凡也能创造非凡”,也有人认为“年轻真好!”
此外,闲鱼的短片和系列活动也得到官媒的点赞,新华社评价“《开挂吧少年》是一部热血沸腾的宣传片,让人们看到时代了不起的年轻人,闲鱼的高校创意征集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加码”;中国青年网则评论道“创意和青年聚集在一起必然碰撞出火花。”
看完之后你会有一种感慨,并非聚光灯下的人才是主角。每一个人都不平庸,只要敢于跳出舒适圈跨出边界,敢于探索未知的边界,你也可以成为平凡的逆行者,变得比同龄人更优秀。这大概是“平凡人做非凡事”的深意。
当我们看一个刷屏案例的时候,还应该看到什么?探讨青少年价值观的短片,其实过往也有品牌拍过。但为什么《开挂吧少年》会掀起巨大舆论声浪,背后的刷屏之道才是最值得拎出来探讨的。
1
判断一个广告短片好不好,主要看这个故事能否让我们产生共鸣。如果把广告短片的共鸣级别,分为经历、感受、价值观共鸣三层,那么《开挂吧少年》则可以达到价值观的共鸣高度。
《开挂吧少年》整体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开篇先抛出“年轻的人,能往哪里走”的问题,紧接着邀请四位开挂少年代表——国风推广少女、玉石带货主播、动漫创意人、轮胎雕塑家,分享如何在自己专注的领域解锁不凡。
他们看似在坚持“不务正业”,但我们看到的是,废品也能变艺术品,玩物也能养志......
他们在备受质疑和不被看好的声音中努力拼搏,不给年轻设限敢于跳出舒适区,挑战着“平凡人做非凡事”的边界,也用实力证明自我的价值。在片子的最后,闲鱼还混剪了一段段少年为疫情、消防等站岗的情景,作为短片价值的升华。
向年轻人靠拢,讲有共鸣的故事,再加上有共青团、新华社官媒的权威背书,让这条短片获得更多关注度,这也是《开挂吧少年》刷屏的一个原因。不过为什么闲鱼会选择“开挂”这个概念?
品牌的每一个传播概念都不是空穴来风,背后都有它的深刻寓意,“一语多关”的“开挂”看似不着边际,其实自有深意。
在网络上我们总是用“开挂”,去夸张形容一个人“超常发挥”、拥有“高效的人生”;而闲鱼把无处安放的东西都“挂”上平台,让闲置物品游起来。
再往深层次分析,闲鱼为年轻人提供突破传统的边界平台,年轻人无处安放的技能,也都能在这个平台开“挂”,甚至是将兴趣、爱好变现获得“开挂人生”。因此这也是片子隐藏的巧思。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闲鱼的“开挂”,被赋予更深刻的年轻态度内涵,是闲置物品价值与平台价值的融合,更是年轻人价值与人生价值的统一。
2
这个片子之所以让受众为之动情、与之共鸣,离不开品牌对时代对消费群体的洞察。社会对于年轻人价值的定义,存在一套“万能模板”的标准,总会局限在优异的高考成绩、闪亮的名校光环、丰富的工作经验等,很多人认为这些标签能让年轻人获得更多机会和尊重。
特别是经济增长放缓的当下,年轻人面临不敢跳槽、岗位缩减等就业问题;当人们熟知的“电商主播”、“带货网红”都有了正式的职业称谓之后,却一度引发大众的质疑。如何帮助年轻人灵活就业,成为摆在现实面前的一道难题。
因此很多平凡的年轻人,把精力投入到“不务正业”的领域时,由于不可能马上将才华变现,不被亲朋好友所理解。基于这样的矛盾痛点洞察,闲鱼期望借助平台助力年轻人发掘全新就业形式。
正所谓“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如果品牌一下子将营销话题上升至响应就业号召层面,未免让人感到曲高和寡。
闲鱼的巧妙之处在于,颠覆以宏大叙事的沟通方式,聚焦到每个年轻人的“开挂”故事,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讲述年轻人的开挂故事,发起“平凡人做非凡事”的品牌号召。
紧接着配合高校创意征集活动、H5互动等,为年轻人搭建探索尝试的平台,让更多人平凡的闪光点被看见,将品牌态度转变为看得见的创造力行动,进而带入品牌赋能商业经济形态,以及助力年轻人就业的社会角色。
可以看到,闲鱼整体按照“由年轻人及品牌、由品牌及商业、由商业及国家”的逻辑层层拔高,顺势将一个品牌话题升华成年轻人价值、就业的社会议题,形成一次“站位高、立意深、落点实”的沟通。
3
看完闲鱼的《开挂吧少年》之后,不禁联想到此前刷屏的B站的《后浪》、快手的《看见》,三部片子本质都是在探讨年轻人价值的问题,让人不自觉将三者进行比较。
B站的《后浪》主打“选择的权利”,勾勒了一个理想梦幻的“精英版”后浪生活,对话的是生来就在聚光灯的精英年轻人。
因此《后浪》是以一小撮精英青年的精彩生活,去代表平凡的青年群众,多数年轻人看了只会产生脱离感。且《后浪》看上去更像是定位父辈的内容,被群嘲“爹味十足”。
再看快手《看见》,虽然融入真实的普通大众故事,但在“看见”之余,我们也发现多数人在舒适圈里安逸,面临静止不前原地踏步的问题;并且《看见》作为“后来者”,其表现形式与《后浪》如出一撤,难免被诟病跟风创意,倒不如说它是快手为平台正名的短片。
对比之下,《开挂吧少年》讲了四个敢想敢做的平凡少年,如何通过努力成就非凡的故事:他们在不断突破舒适圈的边界,逐渐崭露头角建立专长,把梦想照进现实;且短片中的四类人代表的不是几个人,闲鱼是以极具代表性的个体折射现实青年大众生活群像。
就短片的表现形式来看,《后浪》、《看见》是以演讲方式落地,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俯视感,缺乏同理心情绪共鸣。《开挂吧少年》则是让年轻人走到镜头前,为自己发声为自己代言,展现“平凡人也可以做非凡事”的阿里精神。因此闲鱼是以“同行者”角色出发,与年轻人保持平视化的沟通,避免居高临下的敲击。
最后的区别还体现在“变现”层面。B站、快手只是以短视频为年轻人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品牌的行动搁浅在口号;但闲鱼的“开挂吧少年”并非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背后有着落地有声的平台在支撑。
闲鱼作为一个共享经济平台,可以让兴趣成为投资,帮助目标“变现”。这个平台不仅拥有闲置物品,还聚集着专注二次元、文玩等领域的年轻人,闲鱼切实给年轻人提供“自我价值变现”的交易平台,让年轻人收获如同职业的认同感和成就感。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变现甚至有可能改变当下的商业形态和经济价值观。
马云曾说过一句话,“平凡的人做非凡的事情,我们不追求精英文化。”比起另外两个短片,《开挂吧少年》多了几分少年意气。
闲鱼基于精准的群像缩影洞察,切中社会现实症结,让同龄人和同龄人对话,促使品牌与年轻群像之间的情感沟通变得言之有物;同时将品牌态度、年轻创造力、就业话题关系串联,实现年轻人价值、商业价值、社会价值的并行,折射出一个品牌的格局和温度。
做营销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最忌讳空谈价值观却没有落到实处。就像人人都会关注年轻人、致敬年轻人,但是怎么缓解他们的现实难题,实现“品牌所想”和“品牌所为”的高度统一,这才是最重要的。
闲鱼的高校创意征集活动就是把号召落到实处,从#专业学霸#、#兴趣大神#、#次元大佬#、#脑洞鬼才#四个赛道进行开展,在校大学生群体可通过专业、爱好、二次元&ACG,以短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参加,有机会赢取丰厚奖励。
目前活动如火如荼进行中,各位都上车了吗?上闲鱼APP搜【开挂少年】参加高校创意征集活动,晒出你的创意脑洞,一起开挂吧!
首席营销官原创,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品牌内参(ID:brand180)
你的评价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推荐案例
说点什么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