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山里的小诗人眼中,这片土地是什么模样?
这是「银联诗歌POS机」公益IP的第二年,有更多的孩子获得艺术素养教育,也留下了更多的诗。
于是,我们决定做一支用诗歌“拼”出来的动画片,献给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让山里孩子的才华被更多人看见。在孩子们的眼中,万物有诗。
剧情很简单。诗的国度里住着一个小男孩,一阵风吹来,把小男孩写满诗的本子吹散,于是诗变成万物,落在草丛里、湖水中,飞到天线上、夜空间,小男孩只好四处寻找,把诗重新收集起来。
画面不简单。我们采用三维建模,用古诗和孩子的诗将一个个画面“拼”出来,随着汉字的移动,形成独特又充满意境的动画。
天空没有方向
鸟儿停在电线上
商量着往哪儿飞
—— 蒙蒙 10岁
有一只蒲公英
它到处飞
想要寻找一个家
—— 玉发 9岁
萤火虫飞到天上
就变成了星星
—— 小姜 9岁
这是一项说起来轻巧、做起来却工程量巨大的工作,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字体前期都要经过无数次测试。比如,只有4秒钟镜头的大雁,它的羽毛制作时要考虑到飞翔中身体的形态,最开始字体生成如杂毛一样凌乱,通过不断的调整,大雁才变得形象且规整。
类似这样的工作,贯穿了《万物有诗》制作的始末,最终我们搭建起这样一个世界:
我们每个人
都站在这块土地的词根上
诗里有多少山水草木
就有多少
脚尖朝着故乡的人
时间不言
像一棵树走在雾里
也像一个人长在雾里
小时候
我们用整个秋天
捡自己的影子
不识天高地厚
有时挨着一川烟草
想些无关紧要的事
牛背上横着昨日的青山
以及我们长大以前
知道的事情
歇脚的山鹊
是几竿竹子里
一个天真的标点
为了构建诗意之地,我们以中国山水花鸟画为构图范式,试图还原多幅经典古画的风景元素,而最难把握的,正是如何尽可能还原国画的精髓。
国画有写意与工笔之分,讲究留白和构图的运用,更多的是一种意境的表达,和三维写实效果成为明显冲突。为了让整体美术风格达到中国画的意境,我们前期也做了很多尝试,最终决定采用三维 + 二维的方式,画面前景部分使用三维模型来制作,背景或远景部分使用二维插画的形式,两种手法结合使画面更贴近国画的效果。
湖边的荷叶、芦苇及湖岸,细致还原了元代画家吕纪的《芦塘荷鹭》《鹭塘秋蓉》。
夜幕下的“群山”来自北宋画家范宽与北宋画家李成的画作。
此前,从未有人用文字拼出一部国风动画,我们决心拿下这只“螃蟹”。区别于平面修图,3D模型需要一个点一个点去调整,单一支竹子就需要三天时间来做,每处细节都要反复调试。最终成片1分30秒,每一帧都凝聚着设计师无数根头发。
中国有着深厚的诗歌文化底蕴,《万物有诗》仅仅展露出这片肥沃土地的一角,未来更长的路,在孩子们脚下。以古诗古画为辅,那些山里孩子的才华,才是中国诗意继续保持鲜活生命力的关键。古人格物致知,观其万物而探究原理,而今,孩子们在万物中发现诗意,他们只是缺少一个机会被人看见。
诸神静默
我们是前往山川天地里
一个问路的人
动画片里,妈妈说,只要小男孩把本子写满了诗,她就会坐着火车回来。故事的最后,被吹散的诗有没有全部收集回来,那列月光下穿行的火车,有没有坐着小男孩的妈妈?我们不知道。
跟着汉字长大的孩子
会长成横平竖直的样子
但我们知道的是:那些跟着汉字长大的孩子,终会长成横平竖直的样子;那些山里孩子的才华,一定会被更多人看见;那些属于这片土地的诗意,将会继续传承下去。
如果你最近经过上海南京西路地铁站,记得不要错过这个诗意的世界,扫码帮助,让更多人看见这些可贵的才华。
来源:数英 (原文标题:中国银联:一支用诗歌“拼”成的动画片)
你的评价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推荐案例
说点什么
案例精选
更多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