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曾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工作神圣,家庭和睦。如果不出变故的话,他会和心爱的女友在家里备好的婚房结婚,从今往后,履行身为丈夫、父亲的责任。
只是他还没来得及承担这份甜蜜的责任,生命就永远定格在了24岁。
他是烈士肖思远。
2020年6月,中印边境爆发冲突,营长陈红军,边防战士肖思远、陈祥榕、王焯冉等四人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与外军斗争中壮烈牺牲,团长祁发宝也身负重伤。
我们如何看待烈士的牺牲?
英雄离去,他的家人如何自处?
五四青年节,知乎和共青团中央从烈士肖思远奶奶的视角,将这段真实故事加以艺术化改编。我想对于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的国人而言,这部短片值得耐心花上十来分钟。
01
短片名为「重逢」,紧扣这个片名,短片讲了三段内里紧密相连的相逢故事。
第一段相逢:奶奶与路上年轻人的相逢。
短片从奶奶寻人开始讲起,肖思远牺牲了,家人怕奶奶伤心,设法瞒着她。但奶奶其实什么都知道。探得小远女友的名字和地址后,奶奶决定把自己亲手做的红棉袄送给她。
于是戏剧化的一幕开始了:
小远女友家住河南红桥镇桃园村,奶奶却坐上了去上海虹桥的高铁,偏偏虹桥那里也有一个桃园村。发现乌龙后,奶奶又蹭车往回赶,几经周折,终于在晚上到达了真正的桃园村。
由于走得匆忙,奶奶身上没带钱,只有一袋从村里小卖部赊来的蛋糕。一路上,大大咧咧的奶奶用蛋糕充当“货币”,买票、换邻座的葡萄、蹭车、搭顺风车……
奶奶一路被陌生人善待,看似不切实际,但谁又能否认现实里不存在这样的善意?
看到身为分文的老人没钱买票,慷慨解囊;被目不识丁的老人问路,不厌其烦带路……
奶奶的遭遇,正是「重逢」的深意:
孙子小远为国牺牲是一种牺牲,普通人的慷慨助人亦是一种“牺牲”。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生活里,力所能及地奉献着。
这段相逢里还有一个令人回味的插曲:
奶奶和小远女友小楠的见面。
兜兜转转,奶奶终于找到了小楠家。奶奶脱下穿在里面的红棉袄,放到小楠手里,说奶奶替小远,给你做了一件棉袄。
走了几步,奶奶改变主意,回头拿走棉袄,说我做得太大,你太瘦,穿上太沉、不轻快。
因为思念小远,所以不远万里也要见小远女友一面,替小远给她留个念想,又因为担心她走不出阴影,耽搁自己,又索回送出的棉袄。
前面看,奶奶大大咧咧,自来熟得让人有点生厌,后面看,奶奶的心细温柔得让人心疼。
第二段相逢:奶奶与孙子“见面”。
第二段相逢是奶奶与小远在车上的隔空相见,这是奶奶思念的回想。
短片一开始,是全家人不让奶奶知道小远牺牲的消息,为什么奶奶会知道小远牺牲了?
因为小远在边境冲突时,给奶奶打了最后一通电话。清楚小远身上肩负的神圣责任,虽然知道可能发生的生命危险,奶奶还是斩钉截铁:
挂了,别给我丢脸,下去!
这让我想起了一段真实历史。
抗日战争时,一个叫王者成的50多岁老汉,主动报名去打日本人,因为年龄超龄,他就让自己的儿子去参军。他给儿子制作了一面旗,上面写着一个大字:死。旁边写着:
我不愿你在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望本分。
第三段相逢:年轻人志同道合的相逢。
短片最后,是借战场上的“肖思远”串联起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战役。
这段叙事拔高了整条片子的立意。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肖思远们“为了同一志向,奉献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我们的国家才能推翻列强统治,成为今日独立强大的共和国。
片尾的背景音乐也叫《重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再听听。
歌词
可上下滑动查看完整版歌词
02
我觉得这条片子拍得挺好,这种好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叙事上的独特。
短片讲了三场相逢。
奶奶在路上被陌生人善待,是空间上的相逢;
奶奶与孙儿小远的相见,是思念上的相逢;
先烈与先烈在战场上,是志向上的相逢。
不同层面的相逢,实质是家国精神在过去、现在、将来的同一传承:我们相逢在同一片土地,同一国度,英烈们用生命捍卫这片土地的完整和尊严,而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用尽己所能的热情和善意,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二是情感的克制。
虽是改编烈士的真实故事,但短片没有花浓重笔墨去渲染沉重,而是通过一些小的细节,去表现深沉的情感。
比如奶奶见小远女友那出戏里,奶奶离开时有一个抹眼泪的细微动作。
在回家的车上,看到陌生人为孙儿的牺牲流泪,奶奶转过头,无声恸哭。
想哭,又不敢放声大哭。
脸上写满了痛苦的思念。
所以,即便片子看起来有点冗长,但如果你看完了,很难不被短片蕴含的情感所打动。
03
看这条短片时,我查了一些关于小远的报道。
短片很多情节都是基于现实改编。
比如小远和奶奶最亲,什么时候回家都是先找他奶奶;
和女友感情很好,小远的遗愿是带女友回家拍张全家福;
小远的母亲曾喊话小远女友,希望她好好生活,不要等小远了。
坦白说,知乎改编烈士题材是需要冒点风险的。作为广告,无论是商业广告,还是公益广告,都不可避免会烙上品牌痕迹,如何恰当植入品牌角色,才能既凸显品牌存在,又不冒犯普罗大众朴素的爱国情感?
知乎给出的方案是:吾辈问答。让这代人,去回答这代人的问题。
今年年初知乎品牌升级,提出全新主张“有问题就会有答案”,在片中提出了系列社会议题:
如何更好地保护女性权益?
如何帮助老人更好融入智能时代?
如何有效减少家庭暴力。
借助这些社会议题,知乎以“吾辈问答”的形式,积极输出这一代年轻人的答案。
短片《重逢》,便是对议题“这一代年轻人,还有不计生死的血性吗?“所给出的答案。
从这可以看出,知乎敢切入烈士题材,在于它秉持的立场:用开放的态度鼓励思考,用年轻人的答案,去回答年轻人的问题。
在“肖思远”百度词条里,其社会影响里写着:
肖思远弟弟决定接替哥哥入伍
肖思远母校有30多名学生穿上军装
有人说,广告不过是品牌为了营销而营销。确实如此,广告的本质是为了营销,但好的广告,在满足营销的同时,也在挖掘生活里的真善美,用商业的力量,辐射到更广泛的群体。
烈士肖思远的故事,烈士肖思远的精神,如果能因为《重逢》被更多人看到、鼓舞到,我想,就不能否认它作为广告的价值。
04
战士肖思远20岁时,在日记里写:
既然来当兵,就知责任大
你不扛枪我不扛枪
谁来保卫祖国
谁来保卫家
谁来保卫她
四年后,烈士肖思远用生命作答。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何为中国青年?
你呢,你的答案会是什么?
首席营销官用户原创,转载请遵守规范。
人喜欢
人收藏
1人觉得好看
爱你么么哒!
我将会为更多用户推荐此文章
累计评论 0 条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