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蜂是“冬眠”还是“假寐”,只有时间知道

便利蜂是“冬眠”还是“假寐”,只有时间知道

转载 2022-08-24 13:32
44812
Jerry
Jerry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松果财经(ID:songguocaijing1)


近两年,实体零售普遍面临窘境,闭店关店的话题时常出现,不少细分消费品类和零售品牌都先后陷入不同程度的关店潮,零售便利店也难以避免。


近日,“便利蜂出现大幅关店潮”的消息不胫而走,8月16日,便利蜂方面辟谣表示:“不存在关店潮,此前受疫情影响的冬眠门店正逐步复业,缺货问题已经解决。”


原本是一条正常的辟谣消息,但其中“冬眠门店”这个词依旧耐人寻味。2022年春天,便利蜂内部提出了「冬眠计划」,部分门店暂时“静默”。如今一个季度已过,这些冬眠门店,似乎依旧没有醒来的征兆。



01

从24H到冬眠


24H零售店,是“夜行消费”的产物,与一般的零售店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在营业时间上,一般的超市、零售店大多会有固定的开店、打烊时间,但像7-ELEVEN、便利蜂等便利店是全天24小时营业。


这种全天营业的模式,相对于普通的便利店来说,最大的优势便是夜间销售,当晚上大部分商超都关门之后,24小时便利店基本可以说是垄断了晚间的生意,这是24小时便利店的核心竞争点。


对于便利蜂来说,其以直营模式为主,单店的收入就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指标。如今便利蜂的门店减少,毫不意外会影响到它的业绩。那么,一家24H零售店缘何陷入“冬眠”?


第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便是疫情这个黑天鹅,在疫情的冲击下,包括零售、餐饮等以线下为主的行业,十有八九都陷入闭店修养的泥沼。企查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餐饮相关企业共注销吊销37.3万家,仅半年就超过了2020全年。


可以说疫情是导致便利蜂闭店的主要原因,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一个个企业盛极而衰的时候,外因只会成为导火索,更关键的,一定是企业内部的基因缺陷。


回看便利蜂的发展线路,我们很明显能够看到一个趋势,那就是高速扩张。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数据,2020年底,便利蜂的门店数已达到2000家,比2019年统计时的602家,增长到了3倍还要多。虽然受疫情影响开店步伐放缓,但截至2021年底,便利蜂全国店铺数量依旧达到了2800家。


高速扩张的背后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近几年便利蜂高速扩张的背后也少不了高瓴资本、腾讯投资等机构的支持,但自2020年5月之后,便利蜂并未进行新的融资,但其跑马圈地的动作却一直在持续。



本质上来说,便利蜂开店扩张并不是一件坏事,但以直营模式进驻多个城市,在没有强劲的供应链匹配和补货的能力下,也只能算是“流血扩张”,当整个市场面临收缩、低迷的时候,没有充足造血能力的便利蜂,想要在多个城市跑通,依旧不是一件易事。


扩张是一把双刃剑,在这一点上,便利蜂和海底捞有着一样的遭遇,过于激进的扩张策略,也是其后续关停门店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尤其是直营模式需要重资产投入,这也是便利蜂的压力所在。


但熬过低谷,是大佬们的必修课,不确定环境下,几乎所有的行业、企业都会受到冲击,疫情的到来,撕碎了大多数企业“皇帝的新衣”,但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些企业的“真材实料”,而如何在多重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稳,依旧是市场的大命题。



02

“简衣缩食”与“延迟满足”


作为便利店行业的“黑马”,便利蜂的融资历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映射出整个行业的融资情况,2020年之后,我国便利店行业热度下降,据IT桔子数据库显示,2021年仅发生融资事件2起,融资金额22.5亿元。


现如今,在并不算好的宏观环境下,投资者和投资机构更为谨慎,对于新消费、餐饮、零售等行业更是处在观望状态,都在等待一个向好的信号。


在行业融资趋于冷静的背景下,便利蜂的“冬眠”门店,似乎在短时间内无法全部苏醒,即使便利蜂回应有说道“在推进冬眠门店复开”。但从实际来看,恢复到全盛时期明显不是短期就能做到的事情。


但值得一提的是,便利蜂对于便利店行业的未来,始终保持着信心。今年6月,在一次媒体采访中,便利蜂集团总裁陈明曾明确表示:“虽然我们在疫情下面临很多挑战,但便利蜂仍然很坚定地看好便利店行业的未来,我们也坚信疫情阴霾一定会过去”。


在相关的报告中,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便利店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3年达3566亿元,门店数量将达18.5万家。中国便利店行业将向品牌连锁化、数字化、消费情景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所以,从行业前景来看,便利蜂依旧有着相对客观的发展前景,而经历过快速扩张的“后遗症”之后,便利蜂也在思考日后的战略,并且在针对性地为复业蓄势。


首当其冲的,便是在供应链上下功夫。供应链可以说是便利店的“命脉”所在,无论是自营还是加盟,供应链都是一大痛点,门店需要去哪采购、采购端如何快速配送到门店,门店缺货如何快速补货等等问题,都涉及供应链的供应商和运输链。


为了将“命脉”攒在自己手里,便利蜂一方面自建鲜食供应链,打造咖啡品牌“不眠海”;另一方面也在寻求新增地方供应商,着力解决物流运输堵点。两个方面稳步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强化便利蜂供应链的抗压能力,提升各个门店的保供能力。


另外,便利蜂也在尝试通过外包公司签约店员、接入美团配送等方式拓展自己“算法”之外的新增量。


2018年便利蜂推出自营外卖业务,自建配送团队的形式能够让其把全链路的数据都抓在自己手中,但这种运营模式,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而接入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一能够提升门店的线上曝光率,同时也能为自己“减负”。


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在他的《价值》一书中,多次提及一个观念:在多数人都醉心于『即时满足』的世界里时,懂得『延迟满足』道理的人,已经先胜一筹了。


在外部因素的催化下,便利蜂开始审视自身的模式和策略并做出改变,这是一个好趋势,同样也是懂得“延迟满足”的体现。


尤其是在如今外界资本都谨慎观望的大环境下,降本增效是企业成长必然要经历、一个需要持续的过程,市场日渐饱和、竞争对手虎视眈眈下,如何修炼“内力”,稳固护城河,才是企业最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0

人喜欢

0

人收藏

0人觉得好看

爱你么么哒!

我将会为更多用户推荐此文章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营销官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

累计评论 0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注册
后参与讨论
登录首席营销官

正常登录

短信快捷登录

忘记密码?
获取验证码
登 录
极速注册

第三方登录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获取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