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fong | 编辑:竺天
作者微信公众号:新消费智库(ID:cychuangye)
2021年9月,定位为“10元小酒馆”的海伦司成功登录港交所,市值直冲300亿港元。
2022年,疫情的持续波动严重干扰了民生消费和经济发展,许多大学生长期足不出户,纷纷自嘲为函授式大学生。这种情况下,做大学生生意的海伦司日子自然不好过,品牌价值逐渐回落。
图片来源:海伦司官方微博
近两年来,海伦司跌落神坛,由盈转亏,且亏损逐步加大。与此同时,海伦司的市值也经历了“大跳水”,截至2023年3月10日,海伦司的市值仅剩195.86亿港元。
01
一边关店一边开店,
海伦司2022年净损失超过13亿
跌落神坛以前,海伦司一度被视为现象级的存在。凭借单价不超过10元的酒水,海伦司把小酒馆生意做到了亿元级别。
根据招股说明书,2018年到2020年,海伦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5亿元、5.65亿元和8.18亿元,四年内增长了近16倍。同期,公司净收益从2018年的973万人民币增长到2020年的7007万人民币。
图片来源:海伦司官网
亮眼的业绩表现,赢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年底,华西证券首次为海伦司发布“增持”评级。根据预测,在2022年到2024年期间,海伦司的归属于母公司的净收益将分别达到0.05亿、4.04亿、7.69亿人民币,同比增速分别为102.14%、8117.57%、90.52%;其营业收入预计将分别达到24.55亿、42.04亿、60.63亿人民币。
不过,现实却与华西证券的预测背道而驰。2月28日,海伦司宣布,预计2022年公司的总收入将处在15.49亿到15.89亿人民币之间,比上一年度的18.36亿人民币下降了大约13%到16%;预计净损失将在13.13亿到16.73亿人民币之间,而上年度净损失仅为约2.3亿人民币。
海伦司表示,此次巨额亏损主要由于2022年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以及公司为了激励员工为公司的长远发展而做出的股份支付所致,这部分股份支付的金额约为5.03亿人民币。这些股份是按照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后的限制性股份计划发放的,并不涉及发行新股份。
此外,在新冠疫情不断蔓延的情况下,公司有200多家门店进行了调整关闭,其他门店也因为疫情影响经营业绩下滑,由此造成的资产处置损失和减值损失预计在6亿到9亿人民币之间。
这一边大规模关店,另一边,海伦司却重新放开加盟。据悉,2022年海伦司已经接受了第一批商家的加盟入驻,虽然目前海伦司暂未披露具体的加盟细节,但从海伦司的扩店计划来看,此次开放加盟的消息应该不假。
表面上看,疫情对公司的业务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使得海伦司跌落神坛。但归根到底,只做年轻人的生意可能本身就是个伪命题,错误的战略定位才是海伦司最终倒下的原因。海伦司的衰落,似乎是一次对大学生市场价值的证伪。“以价换量”的决策仿佛埋下了暗雷,摆在海伦司面前的,注定是一条艰难的道路。
02
“10元小酒馆”的起与落
海伦司对年轻人市场的“偏爱”,来源于创始人徐炳忠。徐炳忠出身于草根阶级,曾经当过保安、参过军。2005年,徐炳忠曾在老挝开过小酒馆,并赚到了第一桶金。2009年,徐炳忠带着“具有性价比的小酒馆”的创业目标回国,在北京五道口创办了第一家海伦司小酒馆,酒馆装修成了东南亚风格,希望借此吸引海外留学生。
与胡桃里这种“餐+酒”模式相比,海伦司是典型的经济型清吧。为了迎合年轻消费者,海伦司舍弃了表演驻唱、巡礼灯光等要素,人均消费不过百元。
徐炳忠一开始就很明确,海伦司要做20至30岁的年轻人的生意。年轻人消费能力有限,徐炳忠就打出了“十元小酒馆”的口号,店内的产品售价普遍低于业内平均水平。比如,海伦司自有品牌瓶装啤酒售价都在个位数价格区间内;而在胡桃里要价30元的科罗娜啤酒,在海伦司仅仅只要9.8元。
为了缩减渠道成本,海伦司采用了“外包代加工、贴上标签即可销售”的模式生产自家酒类,还专门研发了一些醇香浓郁、酒精度数适中的精酿啤酒,以及各种口味丰富、外观颇具吸引力的果啤、奶啤等酒类产品。
事实上,海伦司的收益主要源于自有品牌酒水。根据财务报表,2021年海伦司酒品销售收入中有78%来自于酒饮,而这其中75%的收益贡献是由海伦司自家生产的酒类产品带来的。
此外,海伦司的菜单也体现了做减法的理念,除了酒饮和软饮料外,海伦司仅提供8款小食。海伦司采用预制菜模式,店内诸如麻辣土豆、鸡米花、柠檬鸡爪、奥尔良鸡翅等菜品已经提前经过预加工,简单的加热后就可以快速端上餐桌,大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也有助于菜品的库存管理和成本控制,从而实现海伦司的低价策略。
图片来源:海伦司官方微信公众号
2018年,海伦司向全国一二线城市扩张。2021年9月10日,海伦司上市,市值一度飙升至300亿港元。据海伦司透露,所募得资金的70%都将用于开设新酒馆。事实确实如此,2021年,海伦司的全国门店数量已接近八百家,同比增长两倍左右。
可惜的是,上市即巅峰的诅咒在海伦司身上生效了。外部环境恶化叠加海伦司坚持采用直营店管理模式,各类成本开始上升,海伦司的净利增速远远不如门店扩张的速度快。
在门店数量逐渐增长后,曾经帮助海伦司脱颖而出的“做减法”理念不灵了。酒馆毕竟是重资产模式,门店越多,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就越大。
03
戴着镣铐跳舞,海伦司巨亏十几亿
一句话总结,大学生消费市场,本就是一种先天发育不良的业态。
海伦司的折戟,主要问题在于目前我国酒馆业态尚未成熟,市场消费群体有限、消费能力也较低,导致连锁品牌要么走高端化路线,要么走薄利多销的路线。
图片来源:海伦司官网
海伦司选择了后者,要做酒馆里的“蜜雪冰城”。
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海伦司持续扩张门店,并采用“好地段、差位置”的选址逻辑,从而以较低的固定成本套牢稳定的客源。不过,“好地段、差位置”的模式很考验门店选址的决策眼光,并且唯有门店真正落地后才能验证决策是否正确。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门店营收不理想,“去还是留”就成为了艰难的选择。
随着门店数量增加,部分绩效不理想的门店没有得到及时出清,整体的单店营收自然会被摊薄。据财务报告透露,海伦司旗下各连锁店每日平均销售收入在2022年上半年已从2020年的10,900元降低到9,700元,而每家直营酒吧的日销售收入也从2020年的10,900元下降到2022年上半年的7,200元。
另一方面,低价策略十分考验企业对成本的把控能力。受疫情及原材料、房租、人力等成本上涨的影响,海伦司的成本结构持续恶化。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海伦司原材料、房租、人力成本支出约为8.6亿元,而其总收入才8.74亿元,三项成本占总收入的比例为98.4%。
但是,年轻消费者对价格变化十分敏感,海伦司唯有坚持一贯的价格策略才不至于“失去”消费者。2021年10月,海伦司提升了部分产品售价,并称预计会给用户每人次的消费带来1元左右的负担。薄利多销的路线下,涨价空间注定有限,海伦司不能也不敢涨价。
图片来源:海伦司微博
此外,大学生往往居住在校内宿舍,受到回校时间限制,不会在海伦司逗留过晚;同时,许多大学生将酒馆视作社交场所,长时间地聊天、玩游戏,导致翻台率较低,据统计,海伦司的翻台率仅为1.8-2.32次之间。
以上种种因素,都限制了海伦司的发展,导致海伦司2022年预计净损失高达十几亿元。
类似的,定位为中低档大众消费品牌的森马,也是一个想做年轻人生意的品牌。不过,挣扎过后,森马还是“想开了”,2022年推出了高端童装品牌Balabala premium,还曾想收购拥有高端男装休闲品牌“GXG”的宁波中哲慕尚,不过由于估值过高最终未果。
根据2022年三季度累计报表,森马总营收为89.43亿,同比下降10.76%,归母净利润为2.71亿,同比下降71.21%。
海伦司和森马的例子都说明,低价策略就如同戴着镣铐跳舞,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形成了很高的要求。没有人能保证低价一定能换取长期的规模增长,一旦失之毫厘,便差之千里。
04
艰难求变,海伦司升级业态
近年来,传统业态为了对抗经济下行、消费不振的趋势,纷纷探索业态升级的方向。比如,广州方所书店便升级为综合型文化创意生活空间,将艺术画廊、生活用品、咖啡馆等元素融合进书店的空间中。
同样地,海伦司也从酒馆的空间出发,向餐饮行业靠拢,寻找新的增长点。去年五月,海伦司在湖北利川市的龙船天街开设了一家新门店——“海伦司·越”。在白天,门店销售咖啡、奶茶、披萨等食品。到了晚上,顾客则可以一边喝酒,一边享受烤串、卤菜等。
图片来源:海伦司官方微信公众号
大众点评上的数据显示,消费者在这里的平均消费为每人30-70元。虽然客单价低,但招商证券的调研表明,海伦司这种门店业态的整体营收情况还是不错的。据统计,利川店的日销售收入已经达到了2.5万元。
实际上,经济环境下行、市场下沉时,越是“接地气”的行业越能闷声赚大钱。客单价低、适合聚会消遣的小酒馆行业便是如此。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预测,中国酒馆数量将于2025年达到5.65万家,酒馆行业营业收入也将于2025年达到1839亿元。
目前,小酒馆行业经营者众多,集中度很低,海伦司的市场规模虽然仅有1.1%,但已是行业第一。而市场集中度太高或太低,都意味着市场参与者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市场集中度太高时,小企业入局难,往往只能作为大企业的附庸;市场集中度太低时,小企业出局快,容易陷入同质化的内卷。
现在,许多品牌都在探索小酒馆业态,这为海伦司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挑战。隶属于火锅巨头呷哺呷哺的凑凑火锅推出了全国首家“火锅+酒馆+茶饮”新模式店,包括江小白、青岛啤酒、华润啤酒、燕京啤酒等在内的一众酒企也在计划拓展小酒馆业务。
资本市场也“撸起袖子”,加入了小酒馆赛道。2020年,连锁酒馆品牌“猫员外”获得了过亿元的Pre-A及A轮融资;去年1月,连锁餐酒吧品牌“COMMUNE”也获得了数亿元融资。资本的助力,让这条赛道增添了些许热闹,不过,仍然难以改变行业底色的颓势。
和府小面小酒、奈雪的茶旗下酒屋“BlaBla Bar”、成都的耍酒馆、广州的溪月酒馆、天津的繁醉茶亭等一众网红小酒馆如同昙花一现般,红火不多时就陆续衰落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资本市场与行业本身都期待着具备天然优势的海伦司凭借其“小酒馆第一股”的品牌势能,完成消费者心智教育,颠覆小酒馆业态,为行业冲出一条可行的突围之路。
人喜欢
人收藏
0人觉得好看
爱你么么哒!
我将会为更多用户推荐此文章
累计评论 0 条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