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首席营销官入驻KOL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首席品牌观察(ID:pinpaigcbao)
01
令人苦不堪言的电梯广告,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被拉出来鞭笞一番。
最近,卫龙投放的电梯广告就被指“扰民”了。
说真的,“扰民”已经是网友的礼貌吐槽了,看了广告你会发现,这简直是对耳朵的一场强奸。
在这支15秒广告中,卫龙连续说了22个“低”,目的是为了体现魔芋爽热量低。
只是,热量低到什么程度我没看出来,倒是low到让人脚趾抠地。
刺耳的声音,超强的分贝,特别是在电梯这样的封闭空间,绝对的“精神污染”,让人想给它一键闭麦。
▶ 图源:小红书
但电梯广告的心机就在于此,你逃又不能逃,也不能给它静音,只能被迫接受,还要忍受品牌方一副“看我不爽,又不能拿我怎么样”的姿态。
实在猜不出策划者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出这一非人类创意。
打滴滴的时候?在谍战片里看地下工作者发电报的时候?还是听许巍《曾经的你》的时候?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作为广告人通过了提案,我们打工人,成了最大受害者。
辛辛苦苦上了一天班,在群里被老板、甲方、客户等信息“di di di”轰炸,晚上终于下班,搭电梯还有广告“di di di”,砸了屏幕的心都有了。
再看着满屏的“低”,难道是在嘲笑我们工资低、绩效低、收入低?这扎心的现实,打工人精神状态可以比卫龙还要癫狂。
▶ 图源:小红书
总之,这波操作下来,卫龙魔芋爽的热量低了,但卫龙的品牌底线也没了。
而面对网友的大规模吐槽,卫龙的公关更令人费解。
虽然卫龙第一时间回复了相关博主,表示会尽快做出调整。
▶ 图源:小红书
但根据最新回应,卫龙的调整方案,并不是撤销电梯广告,而是全国范围内调整音量,将广告分贝调整到10。
卫龙或许听劝,但着实不多。
它可能不知道,人们厌恶电梯广告的原因,声音大只是一个方面,最核心还在于它像病毒一样无孔不入,过于洗脑。
就像一群蚊子在耳边嗡嗡嗡,和一只蚊子在耳边嗡嗡嗡,让人产生的厌烦情绪并没有太大差别,卫龙降低分贝的做法,不过是隔靴搔痒。
02
可能有人会说,卫龙这是在走黑红路线。
从被吐槽,到两次回应,卫龙的洗脑广告投放在电梯里,但达到的传播效果是覆盖全网的,不少人都知道卫龙魔芋爽的热量降低了。
用争议性的广告博眼球,赚关注,这或许是卫龙的传播策略,但在我看来,这次的算盘,卫龙打错了。
因为,食品饮料类品牌,是最不适合在电梯投放洗脑广告的。
举一个例子,距离2022年的3.15晚会已经两年了,但现在的超市货架上,还是很少见到曾经爆火的老坛酸菜方便面。
原因很简单,当年被曝光的土坑酸菜事件,依然让人心有余悸,不敢吃了。
▶ 图源:央视财经
而卫龙的这支电梯广告,如今扮演的就是“土坑酸菜”的角色,让人对卫龙敬而远之。
洗脑的电梯广告之所以是“精神污染”,在于它不仅污染的是人的眼睛和耳朵,更会造成精神层面的伤害。
在电梯里看到洗脑广告时,那种厌恶、烦躁、恶心,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
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指出,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换句话说,洗脑广告会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抵触、反感的情绪,久而久之,即使没有了洗脑广告,消费者在看到品牌时,这种情绪依然会涌上心头。
特别是卫龙这样的零食品牌,人们更希望从中获得的是满足、愉悦的情感体验,一旦让人反胃,甚至ptsd了,拍出这样的广告,其实和自杀无异。
03
大众的反感或许在卫龙的预料之内,但牵扯进最近另一类电梯广告的暴雷,可能是卫龙猝不及防的。
近段时间,当你走进电梯,看到的或许不是卫龙的“低低低”广告,而是一位穿着紧身制服、面容姣好的美女,美女旁边的文案无不体现出“24小时上门按摩”的核心点。
▶ 图源:上观新闻
这是不少“上门按摩”APP的广告套路。
咱也不能说所有的“上门按摩”不正经,但是,这类APP一直都难逃软色情、擦边的质疑,被不少人认为存在“特殊服务”。
而且,据媒体报道,有APP技师上门的核心并不是“按摩”,而是提供“加钟服务”。她们会在按摩时说各种大尺度的话,个别技师更是摊牌了,不装了,表示“只要钱到位,啥服务都能做到”。
技师的话术,够露骨,够直接,和卫龙的洗脑广告一样,开门见山,言简意赅,这让不少人难免将二者联系在了一起。
和“上门按摩”APP打上同样的标签,卫龙并不算冤枉。要知道,曾经因为“约吗”、“贼大”、“强硬”等包装,卫龙已经被指打色情擦边球。
舆论压力之下,卫龙还不得已更换了包装。
而好不容易撕下的标签,如今又一夜回到解放前,卫龙恐怕高兴不起来。
04
更让卫龙破防的,还有“上门按摩”APP和其截然不同的发展走向。
最近,号称拥有2万名技师、霸屏电梯广告的上门按摩APP“东郊到家”宣布正在准备IPO,据说估值为35亿元。
卫龙的日子却没有这么滋润。
此前,据上交所、深交所官网通知,因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中型股指数、小型股指数实施成份股调整,将卫龙美味调出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自3月4日起生效。
受此影响,卫龙股价大跌,一夜蒸发近20亿港元,券商机构更是纷纷下调对卫龙的盈利预测。
而根据卫龙最新发布的2023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主营产品辣条迎来收入、销量、产能利用率均下滑的局面,其中辣条少卖数达2.61万吨。
▶ 图源:卫龙美味官微
年轻人真的不爱吃辣条了吗?其实不然。
2023年,来自湖南的麻辣王子杀出重围,仅靠一款辣条单品,创下了年营收10亿的喜人成绩。
相比之下,卫龙2023年的调味面制品营收为25.49亿,同比下滑6.2%。
没错,年轻人只是不爱吃卫龙了。
社交平台上,关于“卫龙越来越贵了”、“吃不起卫龙”的声音一直存在,2023年,#卫龙辣条价格暴涨比肉贵#还登上热搜,引发讨论。
除了价格上涨,卫龙的口味变甜了,也是网友吐槽的焦点。
这其实是卫龙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口味,向不能吃辣人群的一种妥协。
只是,这样的妥协,毁了不少人的童年滤镜。
此外,为了迎合健康化的消费观念,2022年10月1日,《调味面制品》行业推出了新标准,根据新要求,调味面制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品种数量减少了7成以上,盐含量下降17.7%,油含量下降10%。
少油、少盐的卫龙,热量低了,更健康了,但吃辣条的快乐,也减少了。
戏剧性的是,卫龙此次营销翻车,正是为了宣传产品的低热量。
▶ 图源:卫龙美味官微
或许正如有网友所说,我已经吃辣条了,还在乎热量高低吗?
健康,真的不该是一个辣条品牌的主要宣传卖点。
人喜欢
人收藏
0人觉得好看
爱你么么哒!
我将会为更多用户推荐此文章
累计评论 0 条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