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扛下所有“霸凌”

农夫山泉,扛下所有“霸凌”

转载 2024-07-19 11:00
25500
Jerry
Jerry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李东阳朋友圈(ID:LDYMarketing)

封面 I 农夫山泉微博

作者 I 李东阳


正在价格战里厮杀的农夫山泉再次遇到了“绊脚石”。


而危机的制造者是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其发文称发现“农夫山泉”、“百岁山”两个品牌的瓶装水含有每公斤3微克溴酸盐,再次炸翻了舆论场。


虽然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溴酸盐”是什么,虽然被点名的不止农夫山泉一个,但毫无理由的,农夫山泉再次成为众矢之的。


图源:凤凰网视频


然而随着时间的发酵,农夫山泉的强硬态度和香港消委会的回应都让舆论的走向越发明朗:


农夫山泉这次似乎被针对了。



01

溴酸盐”标准之谜


在“油罐车”风波的当口,让人很难不关注农夫山泉这场“溴酸盐”含量之争,这种警觉来自风声鹤唳的食品安全,更来自自带舆论属性的农夫山泉。


然而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在经过双方两天的舆论攻防之后,指向逐渐清晰:


7月15日,香港消委会发布《饮水思源30瓶装水口味、矿物、安全检测》一文,指出来自中国内地的百岁山和农夫山泉的瓶装水样本均检出每升3微克的溴酸盐,达到欧盟适用于经臭氧处理的天然矿泉水和泉水的溴酸盐最大限值,但远低于美国、日本、英国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订立的饮用水质量标准。


图源: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官网


随即更在文章中指出大量摄入硝酸盐或引起恶心腹痛,严重的还有可能影响肾脏及神经系统。


这一言论率先在网络上引起恐慌,随后便是一轮针对农夫山泉的舆论讨伐。


7月16日,农夫山泉发文《农夫山泉委托香港律师:要求香港消委会向农夫山泉及其消费者郑重道歉》,直指香港消委会“三大错误”:适用标准错误、标准判断错误、明显主观误导。


图源:农夫山泉官博


而在研读完农夫山泉的声明和业内人士的科普之后,对于溴酸盐和双方争论的焦点也大致有了清晰的认知。


首先,溴酸盐是什么?


溴酸盐在国际上被定为2B级的潜在致癌物,天然水体中几乎不含有这种成分,是矿泉水以及山泉水等多种天然水源在经过臭氧消毒后所生成的副产物,受热后易分解。


其次,农夫山泉以及主流舆论中指向的香港消委会究竟“误导”了什么?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溴酸盐在不同类型的水类产品中含量标准不同。对于“饮用水”的标准,中国、中国香港地区、美国、日本、世界卫生组织等各类饮用水安全标准中,溴酸盐安全规定都是均为不超过10微克/升。


对于“天然矿泉水”标准,欧盟比较严格,适用的是3微克/升。


但问题出就出在,农夫山泉认为作为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的饮用天然水产品,应当适用中国“饮用水”的10微克/升标准,而非适用欧盟的“天然矿泉水”3微克/升标准。


换言之,香港消委会不但搞错了农夫山泉的适用标准,也搞错了产品标准的适用地区。


虽然后来香港消委会在回应中称,全部渠道发文均指出全部30款测试样本没发现有害物质超出世卫的相关准则值,所有样本可安心饮用。


但文章的遣词造句的确难以完全洗脱“误导大众”的嫌疑。



02

被操控的舆论


很多人想让我讨论的是这次的“溴酸盐”没有幕后黑手吗?


但“谁获益,谁是凶手”的推理游戏显然不适合这场舆论的逻辑。


毕竟“偷公章”“拉横幅”“阴阳怪气”的小学生商战才是现实商战的本质。


且不说香港消委会这种级别的机构几乎不可能存在被收买的可能,拿一个几乎所有品牌中都含有的物资去“黑”对手显然也是不明智的。


在我看来,香港消委会很大程度上也是这场舆论的受害者。


如果你去认真翻阅一下《饮水思源30瓶装水口味、矿物、安全检测》的原文,很大程度上并不会得出把农夫山泉架在火架上烤的任何结论。


但如果我们翻看微博上#农夫山泉和百岁山这一物质达欧盟标准上限#的热搜词,是不是立刻有了清晰的价值指向,并感受到了对农夫山泉和百岁山满满的恶意。


图源:微博话题


信息快餐化的时代,没人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去了解事情的真相,每个人都只是在一句话的热搜里去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


媒体们在新闻文本的正向或负面的选择中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网友看待新闻事件的态度。


媒体需要流量,“新闻”需要热度,而负面往往能引发舆论。


在农夫山泉“溴酸盐”风波里,你很难指摘媒体做错了什么,他们说了事实,但却是被阉割的,他们只不过用春秋笔法把优于欧盟饮用水标准,达到欧盟矿泉水标准的产品渲染成了有安全风险。


毕竟没有人比炮制热搜词的媒体更明白,#农夫山泉和百岁山这一物质达欧盟标准上限#这句话的传播度与争议比#农夫山泉和百岁山这一物质达欧盟标准#更符合互联网时代“新闻”的传播属性。


也没有人比媒体们更明白,当下的舆论环境下,“农夫山泉+负面”的流量价值有多高。



03

销量没输过,舆论没赢过


经得起多少赞美,就承受的了多少诋毁。但于农夫山泉而言,这句话并不适用。


在农夫山泉身上,你能看到商业世界最魔幻的一面:高销量与负口碑同时发生在一个品牌身上。


从今年4月东方树叶龙井新茶三番五次售罄到618期间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农夫山泉水饮销量蝉联多个榜单第一,再到上新的绿瓶纯净水农夫山泉价格战之下卖爆整个夏天......


图源:东方树叶微博


但与之相对应的,自今年3月宗庆后去世后对农夫山泉的舆论讨伐至今仍未停止,从钟睒睒与宗庆后的个人“恩怨”到农夫山泉与娃哈哈的商战,再到钟睒睒其子的国籍争论,衍生而来的话题将农夫山泉打下舆论的深渊,至今未能起身。


人们乐于以“网络判官”的身份为娃哈哈树立一个假想敌,如影视剧般善恶分明,沉迷于在网络舆论场里行侠仗义,无法自拔。


你很难单纯从商业视角去理解农夫山泉在销量的成功,舆论的失败。


或许唯一的解释是,“沉默的大多数”其实并不关心舆论,而那些乐于在网络参与道德审判的,其实从始至终都是一小部分人。


但如果我们把时间线拉长,对于农夫山泉今时今日的遭遇大概率会有种“宿命论”般的错觉。


“2000年4月24日,因纯净水对人体无益,农夫山泉郑重向业界宣布不再生产纯净水,转而全部生产天然水。”——这是农夫山泉官网企业大事记中的一段历史。


当年4月,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在为新生产基地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高调炮轰纯净水。


2个月后,以娃哈哈为首的来自19个省市69家纯净水企业老板们聚在了一起,指责农夫山泉不正当竞争。


13年后的2013年,《京华时报》连续28天死磕农夫山泉“标准不如自来水”的报道引发渲染大波,并将华润怡宝牵扯其中。


彼时记者出身的钟睒睒在发布会直言,“保障言论的自由,而不是压制,这是最良善的社会德行”。其罗列《京华时报》“5大问题”,直指对方系“舆论暴力”。


巧合的是,当年单挑全行业的农夫山泉,在24年后,成了被全网讨伐的对象;在11年后,成了被媒体炮制新闻的“受害者”。


这是舆论的反噬,也是历史的“回光返照”。


按照宿命论观来理解,农夫山泉当年扔出去的回旋镖,多年后击中了自己。

0

人喜欢

0

人收藏

0人觉得好看

爱你么么哒!

我将会为更多用户推荐此文章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营销官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

累计评论 0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注册
后参与讨论
登录首席营销官

正常登录

短信快捷登录

忘记密码?
获取验证码
登 录
极速注册

第三方登录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获取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