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蒸发550亿,“鸭脖大王”不香了?

市值蒸发550亿,“鸭脖大王”不香了?

原创 2024-08-26 15:48
25228
首席品牌观察
首席品牌观察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首席品牌观察(ID:pinpaigcbao)

作者 | 王晖  


最近,绝味食品让股民感到了“绝望”。


8月16日早上一开盘,公司股价直接一字断魂刀,截止收盘2100万股卖盘封单彻底封死。



事出起因是这家公司突然遭到立案调查,其中原因到底什么情况?



01

“鸭脖大王”突遭调查!

三年3次遭交易所点名


大家都知道,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健康有序运行的基础,是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的前提。尽管证监会一直把信息披露作为执法的重中之重,但还是有不少上市公司一直在违法违规的边缘疯狂试探。


这不,近日绝味食品突发立案调查公告,A股4.44万户股东遭开盘“暴击”。


8月15日晚,绝味食品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2024年6月7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随着一纸公告发出,8月16日一开盘,绝味食品直接一字跌停,最新股价13.22元,市值81.95亿。


对于何种事项涉嫌信披违法,公告并未进一步披露。但公司表示,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监管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实际上,这并不是绝味食品第一次被上交所采取相关措施,其信披违规行为是有迹可循的。


据上交所官网显示,2021年至2023年,绝味食品3次被采取监管措施,监管类型包括监管警示和监管工作函。



2023年8月,上交所发布关于对绝味食品及有关责任人予以监管警示的决定,根据湖南证监局出具的《关于对绝味食品、戴文军、彭刚毅、彭才刚、王志华、王震国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2023〕19号)(简称:《警示函》)查明的事实,绝味食品在信息披露、规范运作方面,有关责任人在职责履行方面存在违规行为。


根据《警示函》,绝味食品在信息披露、规范运作方面存在违规行为,具体包括未披露关联方共同投资;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及关联交易;门店营业款、加盟费、管理费管理不规范。


其中,2013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绝味食品通过员工个人账户收取公司门店营业款、加盟费、管理费合计2107.07万元,且未存入公司账户,构成经营性资金占用。公司迟至2023年3月17日才向相关责任人员追回上述全部违规占用资金。



另外,2021年11月,上交所对绝味食品及时任董事会秘书彭刚毅予以监管警示的决定,绝味食品签订的一起股权转让协议所产生的净利润已达到披露标准,但公司未按规定及时予以公告,也未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及时提交董事会审议。


到了2022年9月,绝味食品再度因为有关购买股权暨关联交易事项收到上交所监管工作函。




02

市值蒸发550亿元

“鸭脖顶流”不香了?


绝味食品号称“卤味一哥”,大家就算没吃过它的产品应该也见过它的门店。《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2》显示,卤味食品赛道前五名品牌市场占有率占20%左右,其中,绝味食品已占8.6%,排行第一。


回顾过去几年,绝味鸭脖曾经风光无限:拥有1.3万家门店,稳居“鸭王”之位,年营收达到65亿元,市值高达400亿元,并积极拓展投资领域。


可如今这位卤味巨头除了遭到立案调查之外,还正面临内外交困的境地。


首先是业绩和股价下滑。


绝味食品于2017年3月上市。在2021年之前,绝味食品堪称是卤味界的“小白马”。


数据来看,2016-2019年,绝味食品营业收入从32.74亿元增长至51.7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6.4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3.80亿元增长至8.0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8.20%;扣非归母净利润从3.72亿元增长至7.6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6.97%。


在毛利率上,2016年绝味食品毛利率为31.84%,2017-2019年其毛利率均在34%左右。2016-2019年,绝味食品净利率从11.62%一路上升至15.29%。


但这样的高光时刻已经不复存在。以近两年的情况来看,相较于此前30%以上的毛利率,绝味食品2022年和2023年毛利率相比较低,分别为25.57%和24.77%。在净利率上,绝味食品2022年和2023年净利率分别为2.93%和4.37%,较此前14%的毛利率水平下降了10个百分点左右。


尤其是在今年一季度,绝味食品营收同比下滑了7.04%至16.9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0.02%至1.65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5.66%至1.56亿元。从数字上看,绝味食品今年一季度净利润改善明显,但规模仍未达到2018、2019和2021年水平。


最为市场诟病的是,作为卤味龙头,绝味食品的股价一路下跌,近一年时间中,从35元/股左右跌至目前的不到14元/股,下滑超过60%,较最高点跌幅累计跌幅超80%,目前最新市值仅余不足82亿元。在2021年2月,被称为“鸭脖大王”的绝味食品股价一度达到上百元,总市值超过630亿元,也就是说三年市值蒸发约550亿元。



其次是食品安全问题引消费者不满。


随着绝味鸭脖的加盟门店越来越多,管理变得越来越困难,一些制度和措施也流于表面,门店质量变得良莠不齐。


在黑猫投诉平台,“绝味鸭脖”投诉量已经累计达到802条,还有相关数据显示,绝味鸭脖的差评率排名第二,达8.19%。而以直营店为主的周黑鸭差评率不到4%。



入眼可见的“吃到毛发,拒绝赔偿”“有虫子”“店家态度差”等问题。终端的加盟商的品控问题已经稳定成为了一个吐槽点,绝味食品再不改,真要让消费者“拒绝食用”了。


更有不少消费者吐槽绝味鸭脖的门店“食材不够新鲜”、“门店人员个人卫生差”、“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


今年5月,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发布公告称,绝味食品(香港)有限公司销售的一批鸭翅中可能受致病菌李斯特菌污染,要求停售及下架相关产品。公告显示,遭到病菌污染的是一批由绝味香港公司销售的预包装冷冻藤椒风味鸭翅中。



而这还不是第一次,去年7月,绝味香港旗下的小龙虾球也被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检出李斯特菌污染。加拿大也在今年4月警告过绝味食品可能涉及李斯特菌感染的召回可能性。



总的来说,在门店飞速发展的同时,绝味食品食品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顾客吃完上吐下泻的事情时有发生,让绝味鸭脖在消费者中间的信任度一度到了非常尴尬的境地。



03

“鸭脖大王”变“鸭脖刺客”


不仅如此,近年绝味食品为了保住盈利,从“鸭脖大王”摇身一变成“鸭脖刺客”,刺伤了消费者的心。


此前不少社交平台上,消费者对于绝味鸭脖的加称问题“印象深刻”。


你想要买20元的鸭脖,店员随手一抓,称完付款却显示35。不少消费者表示“多一点点可以接受,这直接翻倍真是让人头疼。”


许多人碍于面子会直接买下来,但是从此不会再踏入绝味鸭脖门店第二次。



于是,最后的结果是老顾客对加称难以忍受,纷纷离开。新顾客也会被投诉的情况和加称的传闻吓到,不愿开始尝试绝味鸭脖。


不仅如此,绝味从2022年开始屡次进行提价,也属实一步步将消费者往外推。2022年年初,绝味鸭脖对部分产品提价5%,年中再次对鸭掌、鱿鱼等产品进行了7%至10%的提价。


有时一斤带骨的绝味鸭脖高达62元,而一整只鸭子也才40多元,互联网平台中消费者对绝味食品““鸭脖刺客”的吐槽随处可见。



更为重要的是,价格提升并未带来更好的品质,以至于这次公司被立案,也有网友看热闹不嫌事大地揶揄:“假如要*ST,是不是要改名*ST绝食。”


总之,这次的立案事件也给绝味提了个醒,如今的卤味市场风起云涌,新玩家不断入局,老对手又环伺周围,再加上如今大众可选择性太多,要想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最重要还是要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


接下来,绝味食品必须要想想未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了。因为留给它的时间和市场机会,可能真的已经不多了。

0

人喜欢

0

人收藏

0人觉得好看

爱你么么哒!

我将会为更多用户推荐此文章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营销官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

累计评论 0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注册
后参与讨论
登录首席营销官

正常登录

短信快捷登录

忘记密码?
获取验证码
登 录
极速注册

第三方登录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获取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