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著名精神学家阿德勒曾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童年,在我们生命的长河中逗留时间虽短,但影响长远。幸福的童年源自于父母和周遭环境带来的关爱,这种爱足以让人抵御未来人生历程中的风雨,浸润人生底色。近日,宝马摩托上映首部公路微电影《野俩的夏天》,恰恰印证了这个观点。一位年轻奶爸,一位四岁的女儿,带着一台简陋的摩托车开启了4000多公里的旅途,一路骑行到西藏,从此改变了孩子的一生。
(https://v.qq.com/x/page/i320648ujsw.html)
女儿洋洋害怕接触人和外界环境,自闭的性格受到了小伙伴们的孤立。为了改善女儿的情况,一心向往动物保护事业的“野人”爸爸,毅然决然放弃安逸的生活,带着女儿踏上了风餐露宿的旅程。白天,他们在路上骑行,夜晚在野外扎营。父亲看穿了女儿害怕黑夜的内心,对她说只要主动和黑夜做好朋友,就不会感到恐惧。在两人走散的晚上,洋洋终于鼓起勇气,在黑夜里大声呼喊,最终回到父亲身边。这趟旅途中,父亲坚持言传身教,带着女儿悉心照料受伤的梅花鹿,又让女儿放生,让梅花鹿回归大自然。在父亲的带领下,女儿摆脱了局促不安,尽情享受这趟旅程。她在风中张开双臂“飞翔”,在草原上抚摸小羊,在溪边给父亲洗头,在离开时还把小熊赠给当地的牧民,笑容逐渐明朗而阳光。
长大后的女儿,代替父亲承担野生动物保护的工作,骑着宝马摩托一直在路上,象征着爱和不惧冒险的骑士精神延续下去。故事的结尾,寄寓了传承的意义,也呈现了产品露出,赋予产品丰富的情感内涵。
经过这一趟旅程,女儿学会了面对恐惧,卸下了对外界的心墙,收获了迎难而上,乐观豁达的品质。宝马摩托将父女二人在旅途上的所见所闻娓娓道来,画面温馨细腻,无声陪伴的父爱令人动容。这支长达十五分钟的微电影,尽管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反转,但是依然引人入胜,让人移不开目光。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碎片化阅读和观影成为常态。十五分钟的时长,足以劝退观众。但宝马摩托这部《野俩的夏天》,却能让人坚持看完,触动观众的心弦。在我看来,它的成功与以下这些因素密不可分:《野俩的夏天》的灵感来自于一位90后奶爸带着四岁女儿兜兜骑行去拉萨的真实故事。历时71天行程4000公里抵藏,父亲用这趟特殊的旅途作为赠给女儿的四岁礼物。宝马摩托取材于真实故事,赋予作品真实性,更能打动人心,触发情感共鸣。宝马摩托在片尾公布了父亲的采访和二人旅行的片段花絮,将镜头延伸至生活,让受众从中感受骑士精神的魅力,呼应了品牌的理念。正如片中台词所言,“自然的,就是最好的”,不加修饰的真实故事为宝马摩托提供了创意的脚本,也提升了产品的情感内涵,诠释了骑士精神的真谛。宝马摩托通过父女骑行西藏的故事,从情感层面上沟通受众,往故事内核注入品牌的价值理念,在打动受众的同时,也将宝马摩托代表的骑士精神植入了受众的心智。带四岁女儿骑行西藏,这个倍感不可思议的故事曾在全网走红,不仅登上了微博热搜,还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各大新媒体争相报道。在奶爸的抖音号上,分享旅途的视频也获得了上万的点赞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宝马摩托从父女骑行的角度为切入口,将产品与自带热度和讨论度的原型故事融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品牌的传播声量,达到产品宣传的效果,用故事为产品加分。除了真实故事的加持外,这部微电影的亮点当属于画面的唯美。从北方的小城、到青海的动物救助站,沿途的自然风光让人目不暇接。辽阔的碧绿草原, 不禁联想到“风吹牛羊见草低”的美好景象。纯净的蓝天白云相衬,小女孩和小鹿互动的友爱画面,仿佛让人看到了生命的纯粹本真,舒适感十足。
在宝马摩托的镜头下,我们恍如身临其境,置身在“人间圣地”西藏的秀丽风光中,亲切地见证了主人公的蜕变成长。旖旎的风景为广告增添了美感,极大调动了观众的兴趣,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观影,营造出意犹未尽的氛围,从而成功捕捉用户的注意力。李奥贝纳曾说过,好广告不只在传达讯息,它能以爱的力量,穿透大众心灵。宝马摩托《野俩的夏天》,讲述了一段用父爱的陪伴治愈童年的故事,跨越山川湖海的骑行旅程,同时也让宝马摩托的骑士精神深入人心。最后,不妨听下乐队 Joyside 带来的同主题 MV《骑士之歌》,在摇滚的歌声中感受向往远方的骑士心声。
你被宝马摩托打动了吗?
首席营销官原创,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广告案例精选(ID:ad2829)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营销官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
累计评论 0 条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