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听讲座,主题是一个历经千年的行业——零售业。
零售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商业逻辑十分简单,拿钱消费,满意就再来消费。
谈到如今的零售业变革,千百种商业模式百花齐放,其中有个老老实实、脚踏实地的顶流企业——胖东来。
你或许没去过胖东来,但不会没听说过它。
有“中国最好的超市”之称,被誉为“零售界的海底捞”,雷军称其为“中国零售业神一般的存在”,马云赞叹“胖东来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其他企业的不足”。
之前研究商超营销课题时特意去过几次,在我看来,胖东来已不是一个简单的超市,更像是许多理想主义心中的乌托邦。
之所以这么说,因为胖东来的每次出现,都提醒我当下新商业环境还有一朵奇葩,企业成长也并不是一味的追逐效益。
是不是不合常理,看似不符合常规商业发展的底层逻辑?
没错,胖东来很牛,但不是一家好企业。
01
全国““封神”的胖东来
算不上成功
春节前后,胖东来接连不断的热搜事件看得我一愣一愣。
先是#胖东来一件羽绒服仅赚3毛钱的话题冲上热搜,赢得满满好评。
之后又被爆出,胖东来美食城员工蹲下尝面,未清洗筷子就在锅里搅拌,搁着屏幕都倒了胃口。
后续胖东来立刻展开调查,发现这只是针对内部的员工餐,并不是面向客户的。
但却一点没手软,杀伐决断,当即宣布开除员工+停业+惩罚相关管理者。
直到19号,胖东来再次公布13页调查报告,复盘整个事件,同时从四组处理方案中共同研讨出了2个投票方案,最终决定未按标准试吃员工转岗为非食品加工岗位。
一起潜在的危机事件,就这样被完美公关化解,并且收获了网友一致好评。
看明白了吗?
胖东来做事,我是真的服,清楚得知道出现问题公司应该怎么做、如何做。
这些同样也是胖东来成功秘诀的缩影,变态的服务和极致真诚的态度。
但你肯定很好奇,全国“封神”的胖东来,为什么没能像沃尔玛等商超一样遍地开花,而是偏居一隅,始终无法走出河南?
首先,与员工共同生长是胖东来封神的秘诀,但同样也是其无法卸下的枷锁。
胖东来始终坚持拿出95%的利润给与员工,于东来只给自己留了5%,这那是公司,这不纯纯在做慈善。
翻开销售数据,2011年,胖东来的销售额就达到了60亿元,十年后的2021年,销售额仅有70亿元左右,全社会经济腾飞的十年里,胖东来几乎没啥增长。
相反看沃尔玛商超,大把金钱用来升级自有品牌、提升商品力,山姆会员店的爆火就是最好例子。
图源:小红书网友
手头有粮,心中不慌。
不论战略拆分还是执行都有充分可调配资源,这一点胖东来和其他商超都馋得流口水。
所以我说,胖东极致牛,但不是一家传统意义上好企业。
也有人说,想要给胖东来投钱的人排着队,开放融资岂不是起飞?
如果真能这样,胖东来也没必要等到现在。
其实,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于东来早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02
胖东来
谁也不会学,谁也学不会
2023年3月,于东来曾说:“胖东来被神话是一种悲哀”。并强调有太多人解读胖东来,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懂胖东来。
去年在多个社交平台爆火的胖东来,不论是“委屈奖”,还是普通员工带薪年假30天到40天,都让网友惊觉仿佛上的是两个世界的班。
的确,靠着真诚和善良这些血脉里流淌着基本品质,胖东来活成了每个人的“梦中情司”。
但你想没想过,为什么其他品牌就是复刻不出这么简单的成功路?
道理很简单,胖东来为所有品牌树立了标杆,但事实证明这么多年这种商业上的不可复制性并没有起到现实意义上的示范作用,因为没有一家企业学会它的商业模式。
这话怎么理解?
能火遍全国,却“没法开在我家楼下”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图源:小红书网友
迟迟没有进军北上广等商超必争之地,是因为那里的竞争激烈程度,比河南高出好几个级别。
首先,品牌定价,是扼住咽喉的致命问题。
胖东来的产品定价高,不是什么秘密。
于东来也做出过解释,胖东来的商品价格之所以相对较高,是因为其注重品质和安全,采用了高品质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
但盒马、山姆、Costco等会员店,跟他们拼品质,这不是拿鸡蛋碰石头。
并且这种价格劣势,有着难以解决的成本问题。
说白了,河南劳动力本身就不少,胖东来的薪资水平放在许昌地区极具吸引力,但在一线城市肯定玩不下去,毕竟一线城市的店面成本,员工福利等综合成本也要高得多。
其次,胖东来引以为傲的供应链优势,能实现存储、配送等环节的一条龙服务。
但有个前提,别跨出河南地界,跨出去,得需要搭建新的供应链。
最后,最重要且无法复制的一点,是人文优势。
胖东来备受好评的真诚善良,是靠着员工来贯穿始终的。
一旦区域半径扩大,新地区和新员工能否适应固有的企业文化,将高品质服务贯彻到底,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所以说,胖东来这个人人神往的榜样,也是无法复制的榜样。
03
商业效应在左,社会效应在右
我很欣赏胖东来和于东来,在浮躁铅华的社会,能够坚持走自己的路。
图源:小红书网友
并且能走出来一条成功的路,这十分难得。
因此,它能成为无数人魂牵梦绕的企业,同时保留着人们对幸福与工作兼顾的理想。
但或许这恰恰说明它并不是一家好企业!
道理很简单,当我们谈论它的时候讲的总是社会效益,多是站在部分员工和顾客的角度。
这难道还不够吗?
当然不够,探讨一家企业到到底是商业效益为先还是社会效益为先。
我认为作为商业组织,先谈商业,再谈社会。
社会效益固然重要,一家企业要是没有时刻回报社会的良心肯定不是家好企业。
但商业效益是一家企业的基本盘,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还记得此前王健林暗讽曹德旺捐款事件,王健林认为,一名企业家,首先要把企业搞好,其次把员工收入搞好,最后再去做慈善。
虽然曹德旺被许多网友尊称为“中国首善”,但其员工却有不一样的看法。
一线员工薪资待遇不高,无规律的倒班制度及频繁的加班,加之长期处在高温和噪音环境,让他们有苦说不出。
捐款是做慈善的直接方式,但并不是唯一表达方式。企业经济效益出色,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更多的人有稳定的,高经济收入的工作,同样是一种慈善行为。
固然,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变成胖东来,但或许更需要胖东来能够找到合适的变革发展之路。
在企业文化扩张的同时,企业规模也能随之越来越大,让品牌魅力能够感染更多的企业。
使得良心企业温度能够长久留存!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李东阳朋友圈(ID:LDYMarketing)
0人觉得好看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