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一夜进化成“雷斯克”。
昨晚的小米汽车发布会,如芒刺背的何止坐在台下的蔚小理,还有无数汗颜的4A人。
1 分钟10万人加入心愿单!
27分钟大定50000台!
创始版百秒售罄!
黄牛加入抢购序列!
车主拿保时捷换小米
某造车大佬中途离场
......
图源:微博网友
以及从昨晚爆到现在的数十个微博热搜词条,都是雷军作为一代营销大师的绝佳注脚。
没有人可以像雷军一样创造汽车营销史上的高山,也没有像雷军一样发布汽车可以让黄牛爆炒。
我想,眼前所发生的的一切也是出乎雷军预料的。
毕竟此前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雷军还在说:“我特别担心,一上来不火,大家都不买......”
理想MEGA的失败,雷军还在在线求“轻喷”。
当然,我今天想聊的并不是小米汽车有多火,而是雷军的这场营销战究竟是如何打赢的?
01
不知道今天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个热搜 #雷军称小米SU7肯定亏了#词条。
图源:微博热搜
雷军说,特斯拉Model 3的盈亏点是22.3万,而小米SU7的配置比特斯拉Model 3高很多。
我知道我们的盈亏点,我也知道我们上来肯定是亏了,但是我到底亏多少,向支持我们的铁杆用户表达真诚,所以我要找到那个点。
我不知道大家看完什么感受,我是从中读出了雷军两个牛逼的地方。
02
一是谈钱伤感情,但雷总只想“交个朋友”。
怎么理解?
别的友商都在谈技术“遥遥领先”、价格要冲向高端、500万最好的SUV.....说白了都是商业市场的那一套常规玩法。
最终的价格暴露了血淋淋的资本属性。
但雷总高明的地方在于,他虽然也谈“遥遥领先”,但最终的“亏本赚吆喝”的价格立刻可就升华了。
至此已成艺术,可不是单纯的商业了。
对于兜里揣着真金白金的消费者来说,相较于友商们“遥遥领先”的物理攻击,小米这波可就是纯纯的精神共鸣了。
说是降维打击也不为过,毕竟残酷冰冷的商业世界,“亏钱”交个朋友的小米汽车拉满的情绪价值,谁能抵抗的住?
03
二是堵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关于这一点,小米既是学过去的自己,也在向特斯拉致敬。
消费者从来都是“一眼万年”,第一眼可能也是最后一眼。
雷军早就明白“首战即决战,一战定生死”的道理。
当年小米1用1999元血洗了整个手机市场就是佐证。
我们知道特斯拉向来遵循“成本定价论”,为此马斯克还搞了个“科技惠普”的大噱头。
结果就是逼迫新能源集体不得不跟随降价,搞得不少友商耗死在价格的泥潭里。
还有一个榜样大哥就是可口可乐,为啥它家可乐只卖2块5?
不是做慈善,因为这个价只有可口可乐和百事能赚钱,其他都亏钱,所以连入场的必要都没有了。
其实小米汽车宁愿亏本也要定价21.59万也是这个道理。
雷军想的就是以价换量,毕竟手握上千亿的储备金,用低价先耗死对方,再用后面的车型赚钱,反正大部分友商都耗不起。
这一招多绝,看看台下友商们的表情就知道了。
图源:微博网友
04
如果再把时间线拉长一些,你真的很难不佩服雷军复刻、迁移能力。
能把小米汽车的地狱级难度,最终搞成了一个王炸级开局。
这里面最核心的一点是“对标体”的选择。
就像当初小米手机选中了苹果一样,小米SU7,雷军为它选中特斯拉、保时捷这两个“定位锚点”。
彼时横空出世的小米汽车在大众的心智中一片空白的。
于是在那场技术发布会上被雷军反复提及的特斯拉毛豆3、保时捷Taycan让人们对SU7的产品和价格有了初步的感知。
虽然米粉们嘴里喊着9万9 ,但彼时的我们谁都明白了——嘴瘾要过,但21万59的真金白银也要掏。
3个月前极氪007 21.99万的起售价让小米SU7相当难受,但以后来者的视角看,这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小米汽车。
因为它逼出了雷总的营销绝学,硬是花了3个月给用户进行了一场十分成功的价格教育。
如果真如雷军所说:原来的思考是定23.9万,顶配我们最早定价35万。
那小米SU7凉的概率增大了不止一点点。
过去的3个月里,雷军发了数百条微博将小米SU7的技术、工艺以及自己造车3年的心酸与梦想反反复复说了几百遍。
刘震云说,我连夸了王朔3天他就飘了,更何况被连夸了3个月的小米SU7,这绝对不亚于当年“恒源祥,羊羊羊”带给大众的洗脑式种草。
于是,在雷总的卖力科普下,人人都成了电动车的半个专家。
跟大众讲道理伤感情,但跟“专家”就可以讲道理了。
小米SU7仅电池包的成本就在十几万,粉丝们最终被理性说服了。
而相较于李想的刻薄与硬刚,雷军也总是以一副憨厚的形象用最温柔的语气说出最狠的话:
“大家不要叫9万9了,这不可能的;14万9也不用再讲了,还是要尊重一下科技啊!”
于是,20万+的小米SU7成为了共识。
05
最后我还想从行业的角度谈谈作为“屠龙者”小米汽车。
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苹果放弃造车了?
之前我写过是因为苹果的“创新洁癖”,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只有中国才有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链。
鉴于我们和美丽国的关系,苹果汽车就算造出来,分分钟说停产就停产,根本玩不下去。
而小米立足国内不但有了先天优势,而且供应链、生态链和互联网营销的“三箭齐发”比亚迪和特斯拉都得靠边站。
所以,未来的新能源市场,一定有小米的一席之地。
还是那句话,任何行业,只有充分竞争,消费者才能最终获益。
13年前,雷军以屠龙者的姿态让彼时高高在上的手机行业回归到“人人都能用的起”的新常态。
13年后,我依然看好雷军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重塑。
昨天就有人说,中国新能源的三极正式形成了——比亚迪、华为和小米。
我深以为然,道理很简单,新能源的价格被小米打下来,很多标榜高价=高端的友商离死就不远了。
整个市场的洗牌也就开始了。
小米曾在官方传记《一往无前》提到“怎样才能创办一家百年企业?”
我想选择造车的雷军,正在试图给出答案。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李东阳朋友圈(ID:LDYMarketing)
0人觉得好看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