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首席营销官

正常登录

短信快捷登录

忘记密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极速注册

第三方登录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获取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滑动解锁
注册

辱男又辱女,可口可乐公关部汗流浃背!

原创   2025-02-28   17:15
0
0
0
29376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顶尖广告(ID:idea1408)

作者丨杨阳


在开始今天的文章之前,请允许我先讲一个夫妻骑驴的故事。


有夫妻俩骑驴进城,妻子骑着驴子,丈夫牵着驴。路人指指点点“这女人不像话,让男人牵驴”。


等到换成丈夫骑驴,妻子牵驴,路人又骂“这男的不像话,让女人牵驴”。


直到夫妻一起骑驴,路人再吐槽“虐待动物”。


最后两人不骑了,又被嘲笑“有驴也不骑,这是不是傻”。


最近可口可乐就是把夫妻骑驴的故事,照进了现实。


谁能想到明明是卖可乐的品牌,居然在男男女女下厨做饭这件事上翻车,陷入辱男又辱女争议。


图源:@张宏杰



01


这个事情还要从可口可乐的一则新年广告说起,最近突然被扒出来审判了。


原来可口可乐新年前策划了一个话题,叫做#可口可乐绽放心里话#。


可口可乐还发了几张海报打样,搞搞过年气氛,也引导大家参与话题。


图源:官微@可口可乐


先是发了“和友友们聚聚”,“把爸妈接来过年”,都安然无事。


但可口可乐发到“老爸一言未发,一桌菜道道正中心趴”,官微的评论区沦陷了。


爸爸端着一锅汤,女儿和儿子在笑,文案配文是“网红餐厅不如老爸厨房”。


图源:官微@可口可乐


番茄炒蛋加糖,排骨汤不加葱花不是重点,重点是没加“女性做饭”画面。


于是网友就问了,凭什么默认男性进厨房,为什么是男的上菜?



也不知道是不是可口可乐顶不住舆论的压力,想要一碗水端平,还是早有传播计划,过几天又发了妈妈版本海报。


这次可口可乐把镜头对准妈妈和女儿了,宣传女儿给妈妈打下手做厨房搭子。


图源:官微@可口可乐


网友又急了,吐槽又是女性下厨房,凭啥不是爸爸和儿子一起做饭。



把男男女女都得罪了个遍,当干啥啥不行,被骂第一名时,应该怎么做?


这不就是像极了“夫妻骑驴”。


新年广告都被翻出来吐槽,可口可乐不语,只是一味的汗流浃背:这把我整不会了。



目前微博和差评都未删,一时之间不知道可口可乐公关是慌了还是稳了。



有人建议查查这是不是百事可乐的商战。



我以为百事可乐是最大赢家,没想到躺赢的还有机器人。


这不,有人替可口可乐急了,花式献上公关方案。


建议拍个续集,或者发点小动物,实在不行咱们推广一下做饭机器人。



还看到有人劝可口可乐拍个广告,这倒是让我想起,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互黑广告。


图源:企小易



02


可口可乐这波翻车很难评,多少有点冤了。


但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网友对于性别议题的敏感,毕竟此前蓝月亮和京东就因为性别营销翻车了。


蓝月亮在去年的母亲节营销中,因一句“妈妈,您先用” 的广告词,把自己送上热搜。


该广告争议的点就是,蓝月亮将洗衣塑造成妈妈专属家务,与现代男女平等分担家务的观念产生冲突。


图源:刀姐


去年双11京东请来杨笠为双十一营销造势,跟着杨笠来京东买药,却引起轩然大波。


图源:京东


部分网友为了证明自己抵制是认真的,表示要求退款京东PLUS会员、卸载京东APP等。


京东可能招架不住舆论压力,一句“后续我们没有和相关演员的合作计划”解约认怂了。


图源:京东


原来支持杨笠的女性用户急了,觉得京东这操作无异于背刺,于是京东又得罪了女性。


总结起来就是,两面不讨好,先得罪男性又得罪女性。


众所周知,早些年杨笠“普信男”的争议性发言,得罪了大批男性用户。


图源:风声OPINION


而作为以3C电子产品起家的京东,自家数码、家电的基本盘是男性用户。


在网友看来,杨笠站在了男性的对立面,代言男性用户为主的品牌是有冲突的。就像看见李诞代言内衣,属于性别反差代言,也就不愿意买单。


当然请杨笠背后,不排除是京东在开拓服饰、美妆、日用百货等品类,所以想要摆脱“理工男”的刻板印象标签,借杨笠在女性圈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拉拢女性用户,补充既有的客户群。


但没想到事与愿违,不仅得罪了消费者,还给品牌制造了危机公关。


只能说品牌方低估了杨笠的流量,毕竟杨笠此前频频上演“给谁代言谁翻车”玄学。


海澜之家找杨笠做脱口秀直播,被网友喊话:不换掉杨笠,就一直下单一直退货。


英特尔拉来杨笠站台金牌投资人身份,“英特尔的眼光太高了,比我挑对象的眼光都高”,被要求撤下代言。


奔驰转发VOGUE(服饰与美容)带有杨笠内容的宣传短片,被网友吐槽不配代言奔驰。事实上杨笠与奔驰无商业合作,并未代言奔驰。


图源:奔驰


杨笠参加舍得酒赞助节目里的人物访谈,舍得酒被网友刷屏“一边挣男顾客的钱,一边骂男人”。


图源:舍得酒


从海澜之家、舍得酒业、英特尔到奔驰等,无论是高调宣传站台,还是纯纯凑热闹,没能跑掉翻车命运,以至于杨笠还被外界评价为“品牌杀手”。



03


在性别营销上翻车的不仅是蓝月亮和京东,为什么明明有活生生的案例,摆在大家面前,品牌连避坑都不会,还要铤而走险?


一是打破用户增长的天花板。


不排除一些品牌的用户增长,达到了一定的瓶颈,他们也开始急了,想要开拓另一部人群,扩大整体的消费人群池。


就像杨笠以自己的女性视角为女性发声,引发了一些女性的共鸣,在女性圈层拥有一定的支持者。


二是黑红也是红,黑也是流量。


目前大多数品牌都想被泼天流量砸中,对泼天流量渴望背后是泼天焦虑。


所以秉持着“宁愿被骂,也要黑红”“被骂总比没人关注强”的原则,选择流量营销打“性别牌”,以性别议题为冲突点炒作。


只是从众多的翻车案例让我们看到,当品牌在开拓新群体的同时,也别忘了维护好与现有用户之间的关系。


要知道在营销界流传着两句话,一句是“1000铁杆粉丝原理,只要有1000 名铁杆粉丝,就可以衣食无忧”,另一句是“开发一个新用户的成本是老用户的10倍”。


如果为了讨好某一方,不惜冒犯另一方,导致营销用力过猛,只会遭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反噬。


好比某高跟鞋品牌,为取悦女性而一味贬低男性,在一年三八节发起 “把所有男的腿平均锯断 10cm” 的号召。


这个炸裂操作,既无法让女性产生好感,也容易引起男性的反感。


图源:CDNA广告网资讯



04


互联网是一个放大镜,性别议题作为争议性的社会议题,也是品牌容易翻车的营销雷区,没有把握的话不要随便玩梗,一旦舆论变得不可控,引火烧身也是必然的结果。


因此在营销活动策划前,通过市场调研、用户反馈倾听大众的声音和意见,提前了解消费者对相关议题的看法,评估舆论发展方向,避免踩雷。


此外在日常的广告营销宣传中,品牌尽可能使用中立、无歧义的语言表达,避免使用引起误会的标签和词汇。


比如强行将产品与性别角色强关联,或者把某些义务与某群体捆绑,使用过于绝对化极端的营销语言包装活动,这都只会给自己挖坑。


说到底品牌唯有站在消费者角度思考,提供真正符合他们预期的产品活动,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的真诚。


否则最后品牌也会把每一次过节变成“过劫”,落得个话题度有余,营销效果受挫的局面。


0人觉得好看

已标记好看

我们将会为更多用户推荐此文章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营销官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

说点什么

发表

最热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更多
首席营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