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大家都有所耳闻吧?
去年4月,特斯拉以一种“不体面”方式刷屏,在上海国际车展上,一名女士身穿刹车失灵字样的白T恤,站在车顶维权。
先不说事件真相如何,而特斯拉刹车失灵,似乎已演变成大众皆知的负面符号了。
而万万没想到的是,时隔一年,有个汽车品牌蹭“特斯拉刹车失灵”营销翻车了。
01
蹭特斯拉负面热度
遭到大V怒批
事件是这样的。
在某平台上一个名为极狐世博源中心的蓝V帐号,发布一条宣传自家产品优势的视频。
视频前面部分,疑似展示了去年3月海口特斯拉在停车场发生的一些事故画面,并配有“刹车失灵”的配音。
而后半部分则放了极狐车型的营销内容,并配音“极狐采用PS4S轮胎,制动距离37米内,前后穿行预警,电动车行业的天花板”。
先不论极狐产品是否真如宣传的功能,单从通过贬低或恶意调侃对手顺势宣传自家的产品,这种做法很显然让人反感。
一个拥有30万粉丝大V,怒批:这是汽车营销史上最大的笑话。
视频一经爆出,迅速引发网友热议。
大部分人认为做法不妥,甚至还有网友直接@了特斯拉法务部帐号,这下摊上事了。
讲真,这种做法确实违反了广告法。
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广告不得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违反规定,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对于广告主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随着舆论发酵,极狐将争议视频下架,并拿临时工说事进行解释。
不过似乎大众并不买账,大概是见多了这种公关套路。
做为品牌宣传部,各为其主,夸自己的产品人之常情,但是靠恶意营销竞对发自己的光,就有些不道德了。
02
贬低竞对营销
频频发生
通过贬低竞对来营销自己,单就汽车行业领域来说,极狐并非个案。
2019年,上汽荣威在4S店内张贴的宣传海报,引发热议。
海报内容显示,拿吉利汽车起步于冰箱零配件说事,抨击吉利的供应商是农村作坊体系,以此来彰显自身品牌的强实力。
很显然,上汽的产品营销话术,并非是非理性分析竞品缺陷,而是“人身攻击”。
对此,吉利方尖锐“回怼”——恶毒攻击!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吉利的供应商还是造电冰箱时期的。
不仅仅是汽车领域,乳业领域的蒙牛和伊利,也曾发生过“诽谤门”事件。
蒙牛“未来星”品牌与公关部,共同商讨炒作、打击竞争对手伊利“QQ星儿童奶”被官方证实。
更戏剧性的是,蒙牛在声明中提及,2003年到2004年间,伊利集团也曾花590万元巨款对蒙牛产品进行过诽谤攻击。
事发后,伊利的合作公司北京未晚品牌(国际)传播机构3人,曾因此事被刑事拘留。
实际上,通过“曝光”竞品找出不足,抓住对方的软肋,达到“抬高自己”的目的,这很正常。
但恶劣的攻击,是一种最低级的竞争手段,虽然可能短时期为品牌获得一定收益,但事件被曝出,不仅品牌形象受损,也将因违反法律而付出代价。
03
高明的借势营销
该如何玩?
在整个消费市场,所在的赛道都是呈白热化状态。处于其中的品牌,难免互相瞧不上互撕。
像汽车界的宝马和奔驰,茶饮界的喜茶和蜜雪冰城等,都是互怼过。就连最牛逼的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也不能免俗。
但互撕或借势营销不一定非要贬低对方,高明的互相调侃或互怼,能够实现双赢,成就彼此。
1. 输出新鲜体验,建立情感链接
营销战役不仅是给竞争对手看,更是给消费者看的,当下年轻消费者的诉求已从功能性向有趣好玩方向转变。
通过打造好玩又新奇的体验,能够在消费者心智中留下深刻印象。
汉堡王芬兰团队曾推出了一组户外海报“Kiss Campaign”,海报上象征着汉堡王的“国王”,深情拥吻象征着麦当劳的“小丑”。
汉堡王用打破常规的趣味手法,吸引并满足了消费者新奇心理,海报一经发出便引发海外媒体圈“躁动”,火出了天际。
更关键的是,同时让消费者看见品牌的品格和气质,建立起品牌与消费者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系。
2. 营造CP感,以社交力增强传播
创造CP感,更能激活品牌社交流量,迎合和引导用户的社交消费点,彼此都能收获流量。
麦当劳和汉堡王、奔驰和宝马等,他们通过相互炒热度,创造出极强的CP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我看来都是属于品牌社交的玩法。
茶颜悦色X喜茶案例也很经典,合作推出「颜喜攻略」联名款周边,竞品联手本就自带流量,再融入此前“错付”梗,低成本撬动双方关注度。
3. 尊重对手,才能赢得用户好感
130年的企业奔驰曾在宝马100周年时间送上祝福,“感谢100年来的竞争,没有你的那30年其实感觉很无聊。”
很显然,这份祝福是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但却在祝福传达出“论历史,你还是比我短了30年”的品牌优越感。
面对奔驰的挑衅,宝马回应奔驰庆生: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调侃奔驰已经老了。
一来一回,双方互怼不仅没有给用户留下不好的印象,相反更增强了用户的双方品牌的认可。
04
总 结
回顾众多经典的battle案例,他们赢得的并非只是品牌声量和影响力方面,更是自身在产品和服务的成长。
市场占有率只有麦当劳一半的汉堡王,将自身升级到与业界大佬同一层次!并不仅仅是靠碰瓷,而是产品和服务的较劲。
将品牌互撕营销动作放在明面上,要么比实力,要么拼速度,要么比产品,要么拼服务。光明磊落,把选择权交给用户,让用户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和便利,才能赢得市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互联网品牌官 (ID: szwanba)
人喜欢
人收藏
0人觉得好看
爱你么么哒!
我将会为更多用户推荐此文章
累计评论 0 条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