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对别人说“打扰了”。
但,“不打扰了”,却很少说出口。
如何不强行说辞,让#不打扰理念 更容易被理解?我们回归到社会生活中一一窥探。
和一个朋友闲聊,她说起一次去片场拍片的经历。那天片场烟雾缭绕,熏得她喘不过来气。但那天,她凑巧遇到了一个使用电子烟的客户,她瞬间觉得,有被尊重。“这个客户,懂得不打扰别人,真是太好了。”生活中的许多行为,其实都是一种变相的【打扰】,包括地铁里外放手机声音、手扶梯堵住快速通道、电影院手机频繁响起……
不打扰,保持与他人的边界感,彼此尊重,相互理解,是一种难得的姿态。
我们和品牌沟通后,决定用一条从头到尾都没有vo的影片,从场景上、情感上切入,讲述一个个“不打扰”的小故事,通过一系列简单却治愈的行为去传递#不打扰理念。
在拥挤的电梯中狗狗主人握紧狗绳,把狗挡在身后。
在深夜的出租车里司机为后坐疲惫入睡的乘客,调低电台声音。
在电影院里开幕前就静音手机、调暗屏幕。
1.
在破晓的晨光里
能够美梦酣然
2.
在疲惫的生活里
做温柔的梦
3.
在川流不息的街道上
依然步履从容
为何悦刻要倡导#不打扰理念?
在和老烟民的聊天中,得知他们改为抽电子烟,就是因为纸烟的味道、雾气和烟灰等等,会影响到周围的人。改了之后,他们能够享受自己的世界,同时不会过多地打扰到身边的人。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渐渐多了些急躁,自私,冷漠。爱狗人士不能理解有些人对动物的生理恐惧,地铁里有人随意舒展姿势不顾身边人连站的地方也没有,同居室友清晨醒来,全屋子的人要跟着一起醒……生活中给别人造成不便的事情比比皆是。
类似的前期调研,品牌做了非常多。不断地和大众沟通,倾听最真实的诉求,最终提炼出#不打扰理念。品牌不只是想站在产品角度,而是对社会人群发出倡议,只要主动做出一点点改变,对身边人,对周围环境,都温柔一些,就能逐渐形成世界秩序之美。
不打扰,也是一种修养和气度。
同时品牌发起了#社交自觉症#活动,大家可以说出自己的#不打扰行为,也可以提出自己希望得到的别人的不打扰行为。大家一起,为自己和他人共建一个有边界感的社会。
你的评价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推荐案例
说点什么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