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首席营销官

正常登录

短信快捷登录

忘记密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极速注册

第三方登录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获取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滑动解锁
注册

餐饮“水深火热”,供应商们却富得流油、排队上市……

转载   2022-07-25   14:20
0
0
0
50728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程三月

作者微信公众号:职业餐饮网(ID:zycy168)


淘金先富卖铲人!


这不,新茶饮品牌拼得“死去活来”,才出了奈雪一家上市企业,而后端的供应商们却正在排队上市。


近日,给“喜茶们”卖杯子的、卖果汁的、卖小料的供应商纷纷都被曝出准备上市,还有一批供应商已经敲钟。


值得关注的是,“卖铲子”的供应商们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淘金者们也不甘落后——餐企们开始布局后端挣“供应链”的钱。


一场餐饮上下游的暗战已然打响,餐饮产业化正在拉开帷幕!



01

“卖铲人”的狂欢:

排队上市,新茶饮供应商们在闷声发财!


当一个风口来临,风口上游的确定性红利可能要大于风口本身。

在19世纪美国西部的淘金热中,大部分淘金子的人没赚到什么钱,但卖铲子的人实实在在发了大财。

同样,“淘金”新茶饮倒是给“卖铲子”的供应商制造了赚钱的风口。


1、油柑热背后,“卖果汁”的净利暴涨210%


去年,奈雪推出的“霸气玉油柑”,一经上架就成爆品,并在行业里掀起“油柑热”,直接带动上游油柑价格上涨近10倍。


而这一爆款的诞生,离不开背后的供应商田野股份。


成立于2007年的田野股份一直以来专注热带果蔬原料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此前的头部客户是农夫山泉、可口可乐和娃哈哈,营收增长较为乏力。


但新茶饮火了让它改变了命运。


2020年起,奈雪、茶百道、一点点、沪上阿姨等逐渐开始成为其头部客户,到了2021年,它的整体营收达到4.59亿元,增幅达到了72.57%;净利润6517.76万元,增幅更是达到了210.34%!


其中新茶饮客户的营收占比高达61.82%,奈雪与茶百道更是以20.04%和14.38%贡献率位居前两名。



业绩的暴涨,让田野股份于今年6月中旬,在北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2、限塑令背后,“卖杯子”的一年卖出21亿只


给新茶饮卖果汁的一路走来一路赚,卖杯子的也毫不示弱。


给瑞幸、喜茶等提供餐具的恒鑫生活,靠着卖纸杯,撑起了33亿元的市场估值,在今年5月,向深交所递交了招股书,申请创业板上市。


恒鑫生活成立了25年,它起初是夫妻创业靠印刷起家,2001年转型卖纸杯,也成为国内较早将柔版印刷应用到纸制餐饮具的企业。2008年,国家推出“限塑令”后,夫妻两人又推出了以PLA等可降解塑料为主的纸制和塑料餐饮具。


目前它是瑞幸咖啡、喜茶、星巴克、益禾堂、麦当劳、德克士、蜜雪冰城、汉堡王、Coco都可茶饮、Manner咖啡、古茗、DQ等一众品牌的纸制与塑料餐饮具提供商。


其2021年共卖出纸质餐具20.1亿只、塑料餐具19.5亿只,营收高达7.19亿元,净赚8123.61万元。


3、奶茶“粥化”背后,卖小料的年入超5亿


从2019年来,拼小料大战在茶饮业爆发,奶茶“粥化”成了流行趋势。


这无疑给卖小料的供应商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不久前的7月15日,为喜茶、星巴克等提供“小料”的食品调味料企业宝立食品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截至目前,已连续收获了5个涨停板。


德馨食品则是下一个潜力,它主要是为现制饮品提供果风味糖浆,饼干碎、寒天晶球、果冻等系列小料,在7月5日预披露招股书,拟深市主板上市。


2019-2021年,德馨食品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93亿元、3.57亿元、5.29亿元。它的客户可都是“明星”,包括百胜中国、麦当劳、星巴克、瑞幸咖啡、7分甜、蜜雪冰城、奈雪的茶、书亦烧仙草、呷哺呷哺、华莱士、阿华田、乐乐茶、海底捞、永和大王、三只松鼠等知名品牌企业。



不仅以上品牌,此前,为元气森林提供赤藓糖醇的三元生物和为CoCo 、85°C、沪上阿姨、古茗提供原料的佳禾食品已经完成了IPO敲钟。



02

淘金者的“苦楚”:

餐饮规模负效应,远不如供应商好赚钱


卖调料的、卖餐具的、卖食材的餐饮供应商们赚得盆满钵满,排队上市,而餐饮品牌们却深陷疫情的泥潭,处境艰难。


这反差让不少餐饮人心酸,因为只做餐饮前端,靠门店端盘子卖菜挣钱太辛苦了,风险也太高了!


1、餐饮抗风险能力弱,仅靠门店盈利壮大很难


餐饮是个勤行,干得都是脏活累活,365天夜以继日地干,但赚得却很少。有一句话最贴切,“操着卖‘粉’的心,却赚着卖白菜的钱”。


不仅干得多挣得少,还得时时刻刻提心吊胆,就像老乡鸡创始人束从轩曾说,“我们是把脑袋栓在裤腰带上干活的人。 ”


的确,餐饮门店抗风险能力太弱了,别说疫情了,有的时候顾客的一个差评,都可能毁了一个餐饮品牌;要是一家门店没经营好亏损了,可能得用5家门店利润来补“坑”。而且未来的不确定未知风险也很大,跟不上时代就会被淘汰。


想要做大做强就更难了,因为餐饮没有规模效应,规模越大,成本和风险也越高。门店是个重资产模式,但凡开一家门店,都离不开租金、食材成本、物料设备投入、人员的投入,每多开一家店,这种固定成本就会水涨船高。


疫情下,这种困难被加倍放大,就连老大哥海底捞都关店近300家求“自保”,更别提那些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餐企了。



2、“流水的餐厅,铁打的供应商”,供应链上市潮更猛烈


而供应商就不一样了,正所谓“流水的餐厅,铁打的供应商”。


餐饮4万多亿的市场就摆在那,就算一家餐企被“打倒”了,还有千千万万的品牌站起来,再加上餐饮连锁化趋势不可阻挡,餐饮供应商们不愁客户。


而且供应链更好标准化、也更稳定,还更好赚钱,这让资本的目光纷纷从餐饮前端转向后端,餐饮供应链上市潮开始兴起:


去年9月,千味央厨成功上市,成为“速冻面点第一股”;更早的4月,立高食品成为“冷冻烘焙食品第一股”;佳禾食品同月也上市成为“奶精第一股”;同年11月,盖世食品登陆“北交所”,正式成为“预制凉菜第一股”;今年7月,宝立食品也成功上市……


资本也争相涌入供应链赛道:复合调味品品牌“川娃子”去年12月宣布完成近3亿元A轮融资;专注高端新式冷冻食品的“乐肴居”上个月刚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不胜枚举。


业内专业人士预测:未来餐饮供应链上市的企业数量,可能将远超过餐饮上市公司的数量。



03

产业融合大战拉开序幕:

淘金者开始“卖铲”,卖铲人开始“淘金”!


但连锁餐企们不甘于只靠炒一盘又一盘菜赚的那几个辛苦钱,而是盯上了“卖铲”的生意,挣“供应链”的钱!


餐饮供应商们也不再局限于B端,而是看上了C端的大蛋糕,拿着“铲子”,直接在广袤的餐饮市场“淘金”。


于是,淘金者开始卖铲,卖铲人开始淘金,一场餐饮产业化的融合大拉开了序幕。



1、连锁餐企们布局供应链,用“品牌+供应链”模式致富


餐饮淘金者“卖铲”主要是用“品牌+供应链”的新盈利模式,目前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万店餐企们化身“卖铲人”,靠供应链赚钱。


无论是华莱士、蜜雪冰城、正新鸡排等餐饮万店品牌,还是巴比馒头、杨国福等上市或预备上市的头部餐企,它们披着餐饮品牌的外壳,本质却是“供应链”公司。


就如不久前提交招股书的杨国福财报显示:其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11.6亿元,销售食材调味料等供应链收入占比为83.6%。


它们盈利并非依靠餐饮品牌的前端门店赚钱,而是通过后端供应链,为加盟商提供供应链服务来赚钱,靠供应链“造血”让这些餐企在疫情下活得更轻松一些。


一种是连锁餐企们布局供应链,切入B端和零售市场。


时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做供应链生意,自己的前端品牌消耗不完的产能,还可以卖给其他的餐企或者直接做成预制菜零售。


就如眉州东坡成立王家渡食品,主要为餐企和家庭提供川味预制菜,覆盖BC两端,已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准备上市。


这和海底捞拆分出供应链颐海国际走的是一样的道路。



除此之外,不管是为了盈利模式多样化,还是为了品牌抗风险能力更强,越来越多的餐企在自建供应链:


蜜雪冰城斥资5000万开农业公司;喜茶在梵净山建立起了面积达500亩的自有茶园;悸动烧仙草在福建武平建立生态仙草基地……甚至如夸父和喜姐炸串等拿到资本的品牌都奉行着“供应链先行”的原则。


“得供应链者得天下”,已成为餐饮业的共识。


2、供应链大鳄们“绝地反击”,布局终端门店和卖预制菜


但餐企自建供应链,这对高度依赖单一大客户的供应商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它们随时可能面对被“踢开”和“替换”的风险。


而且,疫情对餐企打击太大,“金主们”生意不好做,传导到上游供应商们也业绩惨淡。


为此,凭借着后端强大的供应链能力,这些卖铲人就直接下场淘金了,也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供应商们把触角伸向了前端开餐饮品牌,抢食餐企生意。


就如去年2月,千味央厨在郑州开20平米人均6元的“早饭师”,主打灌蛋油条,宣称5年内在全国布局10000家门店,进军早餐赛道。



正大早在2015年,就开始布局餐饮,推出了“可喜可禾”、“面小蛮”、“鸡酱法”等多个快餐品牌。


虽然不知道现在这些品牌怎么样了,但它们的试水,意味着未来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供应链后端巨头们,杀入餐饮前端抢食。


另一种是入局预制菜,直接在零售终端分羹。


随着预制菜的爆火,不少供应链企业开始在BC两端同时发力,以安井、双汇、金锣、新希望六和、正大等为代表的知名企业都纷纷布局预制菜。


成绩还挺不错,正大猪肚鸡2022年Q1销量环比增长518%,安井酸菜鱼2022年Q1销量环比增长452%。


于是,预制菜成了餐饮品牌和供应商的“决战”之地,产业融合进程正在加速。


职业餐饮网小结:


餐饮前端生意赚钱太难了、太苦了,特别是疫情让餐企看到了自己的脆弱。


而“卖铲子”的供应商们闷声发财、排队上市,这让餐饮人羡慕中又带点心酸,但也更看到了后端生意的无限可能。


这其中也蕴含了一个启发:餐饮一定要产业化,只有“品牌+供应链”的新碰撞,让餐饮前后端,彼此相辅相成,餐企才能抵御更多的不确定性,才能扛过一次次危机,才能基业长青。


产业化,是餐企规模化必走的道路。

0人觉得好看

已标记好看

我们将会为更多用户推荐此文章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营销官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

说点什么

发表

最热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更多
首席营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