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
现在这些品牌,太会做人了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刷到过一个“小和尚”发零食的视频?
视频里,背着小包的“小师父”听见另一位年长的师父说:“发给香客去吧”
发了一圈,还配文:“大学生人怪好嘞,只知道伸手一点都不会抢我的”。
不过圈佬听说,这位小师父其实是一个每周末到寺庙里做义工的小朋友。妈妈会给他拍一些视频,放到网上,获得的收益会进行公益捐赠:可能由于“小师父”的形象,加上分享零食的行为都过于可爱,这支视频在抖音爆火。刚刷到这则视频的时候,圈佬就觉得这也太适合给旺仔做植入广告了。光头的小师父,奶香小馒头,礼貌的大学生……多么和谐的场面。没想到这支视频火了之后,旺仔还真闻着味儿就找来了。于是小汤圆不仅专门发了个视频晒出旺旺的慷慨,甚至还准备带着旺仔小馒头去大学门口巡游。如果可爱的网红小汤圆真的带着旺仔的零食,一边线下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活动地推”,一边线上整合内容分享。
圈佬这边还建议以后小师父的旺仔小馒头,就靠旺仔专供吧!他因为唱《划船歌》英文发音不标准,被大家当做段子在网上调侃,一时间爆红网络。
而在大家都在沉浸于玩梗的时候,网易有道却看到了机会,直接给栓Q哥寄了一个网易有道词典笔。为此,突然收到礼物的大哥还专门拍了视频发出了自己的学习反馈,并向网易和丁磊表示栓Q。
这把合作不仅在角色特色上足够贴合产品的使用场景,能够凸显产品的使用效果。同时以“发音标准了”这种梗上加梗的方式,也非常具有social感,能够进一步撬动大家好奇心与分享欲。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扎堆追着网友送东西”的品牌事件——就在今年三月份,安徽一个妈妈发了一个新装修的房子的视频。果然越穷空间越大,要等下个月发了工资就给娃买沙发。可能视频太过扎心,让人觉得太现实,一下子引发了大家的共鸣,火了。于是,许多品牌方立马见机行事,开始在评论区为该网友送上“暖房礼”:好家伙,一边看得圈佬我好羡慕,一边不得不服现在的品牌的营销也太会钻空子了。
哪里有需求和流量往哪里钻。不仅博了一波流量曝光,还圈了一波品牌好感。
品牌们是会逛评论区的。
看得圈佬怀疑大家是不是每天都有刷各种内容平台的KPI?
不过说到KPI,还真一个品牌把某音的评论区当做菜市场逛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碰到过,圈佬经常在一些高赞的评论区看见它。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把评论区变成了流动广告位,狠狠地践行了“转转”的名字和设定。
最后,还是回到开头那句话,现在的品牌太会做人,也太会钻空子了。
前两天看到一个观点说:“如今没有广告公司,只有流量公司”。确实,相对于大创意,去抓流量才是越来越多品牌的侧重点。
而这些案例其实验证了所谓跟着流量和内容走,不一定是签大明星,搞大事件。有时候潜伏在大家的日常生活内容里,也许能博得更有说服力的曝光和合作。同时在注意力分散的用户市场,品牌也越来越难撬动全网目光,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主动追着日常小圈层里的流量走。从想方设法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变成努力深入用户的社交场。积极参与和回应话题,借势内容拉好感,给自己找一些顺理成章的小圈层小代言……其实也不失为品牌的一种精细精准化营销方式。总之,圈佬觉得能够主动在社交内容里找巧劲,也是品牌越来越会玩的表现。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广告文案圈(ID:copyquan)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