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首席营销官入驻KOL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首席品牌观察(ID:pinpaigcbao)
人均消费24.26元的酸奶“贵族”翻车了。
5月27日,因被曝出“使用过期原料”“椰肉丁闻到馊味才废弃”等问题,现制酸奶品牌茉酸奶被推上风口浪尖。
此前,凭借“一杯奶昔等于一颗牛油果”等健康、营养、低卡概念,茉酸奶成功从一众现制酸奶中脱颖而出,成为年轻人手中新宠。2023年,茉酸奶饮品门店数量超过1600家,成为“现制酸奶一哥”。
此番陷入食品安全争议后,茉酸奶还能如何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健康”?
01
茉酸奶被卧底曝光,
多家门店竟用坏原料做酸奶
茉酸奶的翻车火苗引燃在5月27日午间。
据新京报报道,其记者在今年2月至5月上旬分别在茉酸奶的北京四家门店进行卧底调查,发现诸多问题。其中,包括原料过期1个多月仍在使用;不按时报废原料,仅更换效期标签,或者直接补贴效期标签;应该冷藏的水果却常温存储;水果变色也仍在使用;偷工减料,不严格按配料表配料,门店店员未办理健康证明等。
爆料视频还显示,店员面对超期使用的酸奶原料时表示“店长说没事就没事”、“没事,喝不坏,顶多拉肚子,拉肚子他也以为太凉了。”
这4家门店分别是茉酸奶石景山万达店(石景山区万达广场二层)、茉酸奶伊藤洋华堂店(朝阳区亚运村附近的伊藤洋华堂商场一层)、茉酸奶华宇店(海淀区华宇时尚购物中心三层)、茉酸奶华熙LIVE·五棵松店(海淀区华熙LIVE·五棵松调调街一层)。
一经报道,#茉酸奶换标签续命水果馊了才肯扔#立刻登上微博热搜,多个相关话题引发热议。
“终究还是又塌了”“马上从常点名单里删掉了”“建议别做,真不敢喝了”“服了,《没事》,《太凉了》,关键它也不便宜啊”“悬着的心彻底死了,一杯卖我二、三十,还喝不上一口新鲜的”,消费者彻底破防,在社交平台上忍不住“吐槽”。
当天下午,茉酸奶品牌运营主体公司上海伯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立即作出回应,并发布致歉声明,表示媒体报道所涉及的4家门店严重违背了茉酸奶所提倡的“食品安全”理念,在日常运营中均未严格执行茉酸奶总部的运营操作和培训标准,公司已第一时间即刻进行整改并将永久与其解除合约。
然而,在其道歉微博下,评论区的内容却清奇一致;“相信只是个例”、“员工培训要到位”等鼓励评论,完全看不出网友的声讨。所以,也难怪网友纷纷评论“评论是精选的、价格是暴利的、水果是过期的、房是一塌再塌的”......
相比之下,“茉酸奶”“茉酸奶致歉”等相关微博话题下的内容则是另一个画风。“卖这么贵还要背刺消费者”“一杯小小的奶茶都这么多幺蛾子,没被曝的不敢想还有什么?”“上次是植脂末,这次是馊了的水果,下次是啥?”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茉酸奶第一次被指存在食品安全问题。2023年7月,一向以高品质著称的茉酸奶因定价高昂,被消费者戏称为“酸奶刺客”,随后又被爆出使用植脂末等不健康的原材料。
茉酸奶"过期食材事件"被曝光后,监管部门也迅速跟进。5月27日晚间,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针对“原料过期”涉及的茉酸奶伊藤洋华堂店立案调查,并对辖区其余20家茉酸奶门店开展全覆盖执法检查工作。
02
高价格与高品质不匹配的矛盾
茉酸奶成立于2014年,创始人赵伯华最初在上海临港开出了第一家门店,之后陆续在上海其他区域开出了多家直营店。
凭借“一杯奶昔等于一颗牛油果”等健康概念,茉酸奶在风口上脱颖而出,收获了大量忠实客户。
此前在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纷纷将奶茶“价格”打下来的时候,特立独行的茉酸奶有自己的想法:坚持走高价路线。
据了解,茉酸奶旗下产品主要有原创牛油果系列、酸奶奶昔系列、酸奶代餐系列、酸奶杯系列,产品价格带在18-34元之间,单杯平均价格在25元左右,其中“真·苏丹王榴莲酸奶奶昔”(中杯约420g)是店铺中售价较高的一款。
因此,坚挺的价格已经成为茉酸奶的品牌特色之一,甚至有网友感慨“只有大喜的日子才敢点的酸奶”、“只有发工资那天才敢喝一次”。
茉酸奶官网显示,茉酸奶“用料考究”,茉酸奶CEO顾豪曾表示,好的原料注定成本高昂。
令消费者没想到的是,“背刺”不是茉酸奶的定价策略,而是被质疑其与高价并不相符的高品质。
除了现在已曝光的食材问题外,其实早在进入2024年以来,茉酸奶频频传出负面舆情。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以“茉酸奶”为关键词的投诉有244条,内容大多涉及喝出异物、品控差、卫生不达标等。
一位来自揭阳市的消费者表示,其在2024年2月21日,购买了一杯草莓牛油果奶昔,吃这杯奶昔时发现底下有类似塑料的异物。随后在茉酸奶小程序找了客服,填了客诉表,但整整6天无人联系处理。
03
疯狂加盟模式下的食安“深渊”
说起来,茉酸奶的“塌房”,与其激进扩张的加盟模式不无关系。
茉酸奶真正实现快速发展,是在2020年一位茉酸奶的加盟商顾豪加入之后。
顾豪曾经是一名口腔医生,通过开了甜品店赚到了第一桶金,发现比做牙医更赚钱,因此决定“下海”;之后,还涉足过咖啡、烧烤、火锅、小龙虾等多个餐饮业态,但结果都不好。这让顾豪意识到,但凡需要厨师的餐饮业态,都很难复制和标准化,直到其看到了茉酸奶。
在顾豪加入后,茉酸奶率先从电商渠道打开知名度,这个低调的新茶饮品牌开始走向网红进阶之路。2021年茉酸奶开放品牌加盟,之后门店数量快速扩张。
目前通过加盟模式野性扩张的茉酸奶,门店早已遍布全国各地。据红餐大数据统计,截止5月27日,茉酸奶现有门店1763家,覆盖了31个省份、22个城市,在上海“发家”的茉酸奶,其门店数量在“江浙沪包邮区”(江苏、浙江、上海)位居前列。
虽然在顾豪坚持的“加盟模式”下,茉酸奶“红了”,但是“红”往往伴随着争议。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茉酸奶全国范围内的直营门店数量只剩下两家,扩张与营收都高度依赖加盟商。
茉酸奶CEO顾豪曾公开表示:“茉酸奶全国范围内的直营门店数量仅剩下两家,加盟才是未来。”
的确,对于新茶饮来说,加盟已经是茶饮企业迅速扩张不可或缺的“武器”。一方面可以帮助茶饮企业迅速扩张,加大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加盟者可以借助成熟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吸引消费者,扩大市场份额,从而引发资本关注。
为此,不少企业都喜欢借着加盟在努力打造“万店规模”。
然而,新茶饮因加盟商导致的食安问题屡见不鲜。今年3月,书亦烧仙草一加盟店也曾被曝更改食材效期标签;去年7月,沪上阿姨两家加盟店也因众多违规操作登上热搜......
如今,继茉酸奶之后,下一个被卧底曝光的品牌会是谁呢?
0人觉得好看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