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首席营销官

正常登录

短信快捷登录

忘记密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极速注册

第三方登录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获取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滑动解锁
注册

29小时奋斗奖!“血汗工厂”好利来惹怒全网

原创   2025-02-21   11:00
0
0
0
42024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公关头条(ID:PR_toutiao)

作者丨刘三关


2025年情人节前夕,烘焙巨头好利来用一纸通报炸翻了打工人的职场底线——


两名裱花师连续工作29小时制作情人节蛋糕,被企业以“拼搏精神”为由通报表扬,每人奖励1000元,同时要求统计“超20小时加班人员”。


图源:小红书


通报中“主动留店”、“连续奋斗”的温情表述,却因涉嫌违反《劳动法》的赤裸现实,点燃了全网怒火。  


“这不是表彰,是给打工人棺材钉钉子!” 网友的评论直指矛盾核心。


图源:小红书


根据《劳动法》,劳动者每月加班不得超过36小时,而这两名员工单次加班29小时,已逼近法定月上限的80%。


这场“表彰”背后,是对劳动者尊严的系统性践踏。


当企业将“被迫加班”包装成“自我实现”,用1000元买断29小时的“奋斗”时,打工人的愤怒早已冲破阈值!  



01

好利来“29小时狂欢”

将加班包装成正能量


在引爆了舆论后,该门店店长回应,对于该员工加班情况并不了解,并表示“正常情况下不会加班,都是正常上下班时间,分早、中、晚班,工作8-10个小时,通常没有节假日加班的情况。”


总部客服则和稀泥:“不了解,需核实”。



这样的回应和表扬通报形成了巨大的割裂:既然上班时长正常、工作制度也正常,那员工肯定是自愿加班的。


事件冲上热搜后,评论区分裂为两大阵营:


大部分网友对此愤怒:


“不是更应该关心员工身心健康么?”  


微信截图_20250220151859.png


“连续工作29个小时是值得赞扬的事吗?周扒皮都自愧不如!”


微信截图_20250220151914.png


“再也不买好利来了”


微信截图_20250220152052.png


但也有人认为是员工“自愿加班”的:


“员工自愿加班,企业奖励无可厚非”  


“嫌累可以辞职,又没人逼你”  


但所谓“自愿”背后,或许有着更隐蔽的压迫:在一线城市,烘焙店的裱花师岗位薪酬一般在5000-8000元,而薪资的高低与个人工作量直接挂钩:一个月内制作的蛋糕数量达标,会有相应的奖金。即按件计酬,若不加班有收入骤减的风险;


更一方面,通报中要求“统计超20小时人员”,无疑是给好利来的其余员工施加了更大的压力:是否工作时长得离谱,才配得到公司的表彰?  


《劳动法》第41条明确规定,每月加班不得超过36小时。然而,不少企业善用规则“漏洞”,通过所谓“自愿加班”转移责任;劳动者也因怕失业不敢举报,形成“沉默闭环”。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成都高新区劳动监察大队尚未收到此次事件的投诉。


法国哲学家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赤裸裸地在此显现——


企业用“奋斗”“拼搏”重构商业逻辑,将“被迫”转化为“荣耀”。



02

好利来的“甜蜜陷阱”

颜值经济下的血汗工厂


近年来,国潮烘焙品牌好利来迅速崛起,经营扩张速度极快,目前已拥有956家门店。


行业分析认为,好利来营业额大概在40多亿。其单店营收表现出色,深圳首店日入120万,宜昌国贸店开业第一天营业额206万。


好利来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其门店充斥着众多“高颜值店员”。据说其招聘相当严格,写明了对于应聘人员身高和形象的准则。



男生身高需在175—183cm之间,女生身高在163—172cm范围内,五官要追求真实,必须协调优美,气质过硬,还要对审美和时尚有自己的见解。


通过面试的人还必须经过严格的形象塑造培训。


如此严格的筛选机制和培训体系,造就了好利来的高颜值门面,在网上收割了巨额流量。



不过这种“颜值内卷”的方式,在本质上与“加班表彰”一脉相承的:企业通过塑造“完美形象”,将员工物化为吸引流量的“人形立牌”。





03

从海尔到好利来

打工人的尊严何时不再“按需分配”?


好利来的“29小时狂欢”,不过是打工人“福报”的新续集。


2019年,海尔因“午休门”被钉上耻辱柱——员工中午仅30分钟吃饭,巡查人员禁止午睡,旺季正式员工日均工作15小时。


“在海尔,下班开会是常态,7点前走算早退。” 前员工的控诉,揭开制造业“奋斗文化”的疮疤。


讽刺的是,2025年2月,海尔突然宣布“5月1日前强制双休”。


这场“合规秀”的动机,可能源于欧盟《禁止强迫劳动产品条例》的压力——该条例要求2027年后欧盟市场不得销售涉及强迫劳动的产品,而海尔30%的海外营收依赖欧洲市场。


4944eb07ly1hykgtziixjj20qo1dfdik.jpg


这或许不是良心发现,而是生意经。


当企业将员工权益视为“成本”而非“价值”,翻车只是时间问题:


平安保险曾推出“996奋斗无忧险”,宣称“加班猝死赔20万”,被骂“吃人血馒头”;



古茗奶茶发布将员工考上手铐,脖子上挂着“谢罪牌”的视频,像极了处罚古代被押上刑场的死刑犯,遭全网唾弃;


图片


事实证明, 漠视劳动者尊严的品牌,终将反噬自身;尊重员工的企业才能收获口碑与人心。


胖东来超市以“年休假40天”“委屈奖5000元”成为零售业标杆;


微信图片_20250220152729.jpg


京东逆势宣布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用真金白银重塑行业规则。


微信图片_20250220152800.png



04

总结


当品牌将“高效生产”凌驾于“人的价值”,再精致的蛋糕也糊不住血汗的腥气。


好利来的“29小时表彰”,撕开了职场文明的遮羞布——当奋斗沦为自残,当表彰变成墓志铭,打工人的尊严已无处安放。


品牌若想真正“甜蜜”,不该用糖霜掩盖血迹,而需让每一份劳动都活在阳光之下。


因为比蛋糕更重要的,是烘烤它的人还能笑着回家。


0人觉得好看

已标记好看

我们将会为更多用户推荐此文章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营销官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

说点什么

发表

最热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更多
首席营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