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公关头条(ID:PR_toutiao)
作者丨刘三关
如果说“颜值即正义”是车圈的生存法则,那新能源汽车的绿色号牌就是行业的“叛徒”。
从2016年诞生至今,绿牌因配色突兀、设计土气,常年被车主嫌弃、吐槽。
而最近,车圈顶流小米SU7 Ultra,也因网友用“绿牌”P图玩梗,颜值首次遭受质疑。
被网友称为“保时捷平替”的SU7 Ultra,凭借闪电黄、鹦鹉绿等前卫配色刷屏全网,但一挂上绿牌,瞬间从“颜值天花板”跌成“乡村非主流”。
评论区哀嚎一片:“绿牌一上,颜值减半”
或许是吐槽声太刺耳,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2025年两会直接甩出一份“绿牌改造提案”:
从重启设计调研到植入智能化功能,再到试点推广,刀刀砍向这块“审美黑洞”。
网友戏称:“雷军整顿完车圈,终于要对车牌下手了!”
绿牌的“原罪”,是它以一己之力拉低了整车的颜值上限。
以小米SU7 Ultra为例,这款车上市首月订单突破5万辆,靠的就是碳纤维风道前舱盖、低趴溜背设计等“性能美学”标签。
但闪电黄车身配绿牌,像极了荧光笔涂鸦;鹦鹉绿车漆遇上绿牌,直接上演“绿到发慌”的灾难现场。
“受牵连”的不止小米,社交媒体上,有特斯拉车主晒出“改装攻略”:花4600元给车牌贴膜改色,只为了“抢救”爱车颜值。
绿牌的丑,是车圈公开的秘密。
此前,有比亚迪海豹车主发现,换上香港地区的白底黑字车牌后,整车颜值、气质瞬间提升一个档次。
而对比之下,国内绿牌的设计堪称“反向操作”——大面积荧光绿底色搭配黑色字符,视觉冲击力堪比交通警示牌。
如果说蓝牌的丑尚能用“历史遗留问题”解释(1994年沿用至今),2016年才启用的绿牌则彻底暴露了设计决策与用户需求的割裂。
如今,不少年轻消费者购车已将车型、颜色视为第一决策因素,远高于传统购车群体。
而车企绞尽脑汁推出哑光灰、冰莓粉等高级色时,绿牌却像一块补丁,硬生生破坏了整体美学逻辑。
雷军的提议一针见血:“绿色号牌与车体颜色兼容性差,正在制约汽车设计突破。”
鲜为人知的是,目前全国通用的绿牌,是比亚迪设计并享有专利权。
当时比亚迪提出好几套方案,但最终大家投票胜出的却是“最土味”的版本——渐变绿+黑色字符,并被有关部门采纳。
如今回头看,投票的车主或许低估了汽车消费的审美升级速度:当车企开始用超跑级设计语言吸引年轻人时,绿牌却活成了“时尚绝缘体”。
绿牌的尴尬,不止于审美灾难。
在智能化浪潮席卷车圈的今天,这块塑料铁皮在技术层面的“原始状态”则直接拖了智能出行后腿。
AI智能驾驶、车路协同已成为不可阻挡的科技浪潮,车牌内置 NFC 芯片有望成为新的潮流,在智能交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图源:小红书网友
2022 年,肯尼亚曾推出过新一代数字化车牌,嵌入了可与流动电子警察或交通信号灯进行信息无线传输的 RFID 微芯片,助力安全部门打击犯罪追踪车辆。
但绿牌还停留在“铁皮+油漆”的1.0时代,因此雷军直接提出:“车牌应集成交通信息卡,增加二维码查询功能。”
这意味着,未来车牌可能变身“智能终端”:扫一扫就能呼叫车主、自动缴费,甚至与城市交通实时联动。
其实,改变绿牌的机会早有伏笔。2021年,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申请了三套新车牌专利,设计风格相当亮眼:
新能源车牌采用白底+湖蓝渐变条纹;
蓝牌升级为白底蓝标;
临牌则走极简工业风。
从设计图看,这些方案不仅颜值碾压绿牌,还优化了字符排列(如新能源车牌采用“二加六”格式),更符合现代的审美。
但这套被寄予厚望的方案,如今仍无落地迹象。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许是制造成本、系统兼容性等问题拖慢了进程。
当网友疯狂催更时,绿牌似乎成了车圈“最顽固的钉子户”。
尽管民间呼声高涨,但绿牌的取缔远非“颜值投票”那么简单。
其背后牵涉的产业逻辑、发展周期和技术验证,远比想象中复杂。
绿牌是汽车能源转型的时代注脚。
2016年,它为新能源汽车贴上“环保特权”标签:免摇号、免限行、免购置税…
这些红利助推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从不足5%飙升至2024年的50%。
即便如今上海、广州等地开始收紧绿牌政策(如取消混动车免费牌照),其符号意义仍难以取代——它不仅是技术路线的标识,更是新能源革新的勋章。
绿牌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国现有绿牌或已超2000 万(2024 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可能已远超 2000 万),其生产体系涉及全国多家指定厂商,若要更换新样式,从模具更新到数据系统重构,工作量、成本不可估量。
同时,雷军提议的“智能车牌”看似美好,实则面临严峻挑战:
内置芯片如何防水防撞?二维码信息怎样防止泄露篡改?全国3.5亿辆汽车的系统升级如何协调?
这些问题不解决,贸然推广可能引发数据安全、交通管理甚至法律纠纷的连锁反应。
若想取消绿牌,必须经历漫长的试点验证。
绿牌的去留,或许是汽车产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的缩影。
当新能源汽车凭实力站稳脚跟,当95后车主开始用“颜值投票”决定品牌生死,那块曾象征环保信仰的绿牌,必须摘下头上的光环,接受市场与美学的双重审判了。
雷军的建议,或许正是这场审判的“第一槌”。
0人觉得好看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