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首席营销官

正常登录

短信快捷登录

忘记密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极速注册

第三方登录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获取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滑动解锁
注册

化身“面包刺客”?盒马扇了中产一巴掌

原创   2025-04-07   10:30
0
0
0
8364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营销报(ID:iyingxiaobao)

作者丨孙明


“如果觉得不好吃,下次可以不买。”


作为一名消费者,如果询问商家关于商品口味的问题,得到的是诸如上面这般的回复,估计大家都会被气出一口老血。


盒马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会因为一片面包的售价而得到一次上热搜的机会。


图源:微博


不过,显然它没有做好准备把握住这次机会,反而是被自家两名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的客服给“坑”了。


说实话,盒马冲上热搜的这款面包还不属于“贵到离谱”行列里的,但它正好踩中了人们苦高价面包久矣的情绪。


以前还能在“爱情和面包”中二选一,如今年轻人面临的窘境是爱情永远在路上,面包也因为吃不起而渐行渐远了。



01

盒马不是“刺客”

只是客服有点“刺人”


事情是这样的,近日有网友发帖吐槽盒马售价16.9元一片(120克)的欧包为“面包刺客”,认为该款面包的性价比太低了,而且味道也没有很惊艳,其用词是“还行”。


图源:小红书


有网友指出或许是因为该款面包标注了“含酸面团”,所以卖得比其他普通面包要贵一点。


图源:盒马App


但对酸面包有一定了解的付女士,在品尝了盒马这两款面包后给出的评价是“不值这个价”。


于是,某“热心”媒体针对该款面包价格和口感的争议,以顾客的身份联系了两名盒马官方客服进行了一番询问。


一名客服回应称,商品都是合理定价,卖得贵可能是原材料的原因。而另一名客服则表示,商品都是统一配置、统一口感,个人口味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口味,如果觉得不好吃下次可以不买,但商品定价都是合理的。


对于是否卖得贵、是否好吃的反馈,这都是由强烈的个人主观意识所主导的,背后跟个人的收入、消费能力与消费习惯等直接挂钩。


比如,评论区有人认为“盒马定价还是比较良心的”“明码标价不算刺客”“盒马的面包比很多蛋糕店的要实惠”,也有人表示“以为是一包,实则是一片的价格!太金贵了”。有人觉得吃好,有人吐槽很难吃。



暂且将面包定价与口感的争议放到一边,其实盒马这次面包风波最大的问题是出在客服身上。


从这两名客服的回应便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站在顾客的视角帮忙解答顾客的疑惑,他们只是站在商家的视角去辩解。


顾客反馈的问题是“面包不值这个价”,客服却回应这是合理定价,贵是原材料的原因,最为致命的还是那句“觉得不好吃下次可以不买”,相当于在说“爱买不买”“爱来不来”。



显然,事情并没有解决。


顾客不是上帝,但顾客作为掏钱买单的人,在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时候,商家应秉持着谦虚的态度去倾听、去解答问题。比如,可以询问顾客对商品口感哪方面不满意,从原材料成本等方面去解答商品“贵在哪些地方”。


遗憾的是,盒马不是胖东来,在评论区中已有网友道出了这一点。





02

面包价格狂飙

月薪2万都嫌贵


这年头,万物皆可“刺客”。


前有“雪糕刺客”,在你结账时给钱包致命一击;后有“水果刺客”,让实现“水果自由”成为奢望。


而最近盒马因单片面包售价被指为“面包刺客”,也并非个例。


近年来,面包价格“涨”声一片,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随便走进一家稍微有点格调的烘焙店,里面的价格都能让你倒吸一口凉气。


曾经几块钱就能买到的面包,如今动不动就十几元、几十元。一个巴掌大的牛角包,能卖到20元;普通的全麦面包,标价30元也不稀奇;更夸张的是,有些网红贝果,竟然敢喊出58元的高价。


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关于面包价格太贵的吐槽帖层出不穷。有网友无奈地说:“以前面包是早餐必备,现在只能偶尔奢侈一下,价格涨得太离谱,钱包实在伤不起。”


还有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去面包店买了三个面包,结账时一看账单,竟然要70多元,感觉自己不是在买面包,而是在买奢侈品。”


图源:小红书


再看看那些网红面包店,更是把价格玩出了新高度。


上海一家名为“银座仁志川”的吐司店,将一条800克的生吐司卖到了98元,刚开业时甚至被黄牛炒到300元。


图源:小红书


在北京,合生汇里单单烘焙品牌就有20多家,这些中高端烘焙品牌人均消费大多在40-60元左右。


什么概念呢?吃一顿稍微好点的午餐可能也不用这个价,可如今买几个面包就要这个价了。


石头先生的烤炉刚进驻合生汇时,优惠力度大,排队的人乌泱泱一片,可随着“价格归位”,队伍就越来越短了,从这便能看出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


再看看广州,UH祐禾面包店也是人潮涌动,晚上八点多还得排队结账。服务员端出刚烤出炉的枫糖核桃吐司,还没来得及放入柜中,就被一抢而空。虽说这面包确实受欢迎,但价格也不便宜,随便买几个,钱包就瘪了一大半。


除了这些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的面包价格也在一路飙升。


记忆中那些10元以下的面包,如今越来越难觅踪影。数据显示,去年价格在10元以下的面包占比仅为7.2%,而价格在20元以上的面包占比达到了56.8%。


图源:盒马


像是常见的连锁面包品牌味多美、好利来、仟吉西饼等,面包价格大多都在十几元左右。


这些网红面包店,靠着精致的包装、新奇的口味和铺天盖地的营销,成功让面包价格一路飙升。


在这个面包价格疯涨的时代,曾经平价的面包似乎成了奢侈品,消费者们一边吐槽着吃不起面包,一边又在纠结要不要为了那一口美味,咬咬牙掏出钱包。



03

超市烘焙产品,性价比之光?


该说不说,咱也别只盯着盒马这一款售价偏高的面包,纵观盒马整条烘焙产品线,也不乏高性价比的面包。


比如,这款售价14.9元一盒的奶酪包,4只装(150克)的分量比烘焙店(85克)多出近一倍,但定价与烘焙店几乎持平。


图注:盒马与巴黎贝甜奶酪包的价格对比


其实,在烘焙店面包价格一路狂飙,让消费者们望而却步的时候,盒马、山姆等超市的烘焙产品便犹如一股清流,凭借超高的性价比,俘获了不少消费者们的心,成为了大家购买面包的新宠。


就拿山姆的原味伯爵瑞士卷来说,一盒16片,售价59.8元,算下来一片还不到4元。


图源:山姆小程序


再看看面包房和甜品店的瑞士卷,价格大多在5元-20元不等,这一对比,山姆的价格优势简直不要太明显。


还有山姆的麻薯,一大盒24个只要29.8元,Q弹有嚼劲,奶香味十足,堪称性价比王者,是很多消费者去山姆必买的单品。


除了山姆和盒马,其他超市的烘焙产品也不甘示弱。


沃尔玛推出的“9.99元面包随心选活动”,涵盖了30多款烘焙产品,像泡芙、麻薯、蛋挞等,价格实惠,种类丰富,让消费者们可以尽情挑选。


大润发的土豆面包,凭借着独特的外形和美味的口感,上市就被抢购一空,还引发了烘焙店的模仿热潮,而它的价格也十分接地气(4.9元/个)。


图源:小红书


超市烘焙产品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性价比高是一方面,品质和口味也丝毫不输烘焙店。


超市凭借着强大的供应链和规模优势,能够严格把控原材料的采购和产品的制作工艺,确保每一款烘焙产品都能保持稳定的品质和口感。而且超市还会根据消费者的反馈,不断优化产品,推出更多符合大众口味的新品。


此外,超市的“一站式购物”模式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购买烘焙产品的同时,还能顺便采购其他生活用品,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再加上超市经常会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和会员专属福利,让消费者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



03

超市在填胃,网红店在填“心”


在这场关于面包价格的大战中,我们看到了烘焙店的高价与超市的平价,也看到了背后复杂的商业逻辑。


一边是走“群众路线”的超市派,它们用价格和份量打造“家庭食堂”,顺便带动客流量。


另一边是专攻“情绪价值”的网红派,它们把面包做成轻奢社交货币,赚的是为“精致感”买单的溢价。


面包,这个原本普通的食物,如今却被赋予了太多的附加值,价格也变得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面对琳琅满目的面包时,不妨多一些理性,少一些冲动。


不要被那些花哨的营销和包装所迷惑,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预算来选择。


无论是高价的烘焙店面包,还是平价的超市烘焙产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毕竟,有人为碳水买单,有人为幻觉买单,而超市和网红店,都是人间清醒的生意人。


*编排 | 日尧  审核 | 日尧


0人觉得好看

已标记好看

我们将会为更多用户推荐此文章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营销官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

说点什么

发表

最热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更多
首席营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