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吴不知
编辑 \ 鹤顶红
图片来源于豆瓣
国庆假期归来首个工作日,嘀嗒出行递交招股书,先于滴滴IPO抢滩共享出行第一股,与早前滴滴否认上市传言形成鲜明对照。另一个消息看上去并不起眼,滴滴和花小猪的后台数据打通了。这条消息背后暗潮汹涌,对整个出行行业的影响恐怕不亚于嘀嗒IPO。从市场份额来看,滴滴在各省都是一家独大,部分城市占比甚至超过90%,毫不夸张地说,滴滴任何一次变化都会带来深刻影响。后台数据打通后,花小猪和滴滴快车将在多个维度竞逐。首先二者司机群体高度重合,运力“争夺”无可避免,而未来在用户订单上,滴滴继续将流量从快车向花小猪倾斜也未尝不是一种可能性。快车团队为花小猪输出大量员工后,如今正被老战友们侵蚀。滴滴快车曾经取代出租车,为滴滴赚取了第二桶金。现在,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现在摆在它的面前,滴滴快车是否会被花小猪取代,成为滴滴的鸡肋? 日前,网约车行业的自媒体“网约车内参”发文,首次提到滴滴与花小猪后台数据打通的消息。10月12日,江西上饶的一位滴滴司机向该自媒体展示了一张接单截图,截图显示,该司机当月通过花小猪接单388笔,通过滴滴接单62笔,共接到450笔。自去年8月滴滴陆续上线限制月接单数量,倒逼只有人证没有车证的司机补全资质。数次调降接单数量后,大部分地区单证司机每月接单上限最多可以达到450单,甚至今年有长沙司机只能接到300单。接不了单,吃不饱饭使得部分司机多平台接单,客观上不利于滴滴掌握运力资源,平台不可能熟视无睹,近日有消息提到,滴滴用安全分的方法应对高峰时段司机多平台接单。 接单限制与稳固司机池之外,截图还透露出了两个关键信息。一个是该司机自述称,花小猪问世之前,他只跑滴滴。此外,截图显示的接单结构对比十分明显,司机在花小猪的接单量是滴滴的6倍。这是一个典型的从滴滴快车“投奔”花小猪的司机,对于快车而言,这意味着司机的“流失”。在过去几个月里,“流失”频繁发生,以至于一位滴滴快车部门的人士在接受《晚点》报道时表示,网约车内部对花小猪的增长数据盯得很紧,觉得“压力很大”。2019年12月,滴滴网约车公司副总裁孙枢从滴滴离职,自称创业网约车的新项目,这个项目就是后来的花小猪。实际上,花小猪背后的金主还是滴滴。
今年3月,经过一段时间筹备的花小猪在临沂、遵义等后线城市上线试运营。试运营期间,花小猪通过快车的地方合作伙伴,进行线下司机招募,同时,通过密集的短信轰炸,以及“社交红包裂变”,在线上吸引新司机入局。花小猪借此吸引了第一波司机,这一波司机有着大体相似的特征,没有资质,为“薅羊毛”赚补贴而来,不在乎拉单收入和服务质量。
经过4个月,花小猪认为该模式已经跑通,于是,在7月宣布,花小猪将在全国百城上线。无奈时运不济,由于花小猪没有取得国家及地方主管部门颁发的网约车运营资质,业务在全国数十个省市因涉嫌非法营运被叫停。这段故事在今年以来被反复提及,在后来的采访中,已经是花小猪总经理的孙枢正面回应了提问,他认为对于花小猪与滴滴的关系秘而不宣,是为了保持低调,毕竟花小猪的司机均来自于滴滴。孙枢用结果绕开了做花小猪的初衷,背后有一个难以启齿的原因。 从花小猪试运营的动作来看,独立品牌的初衷是规避扩张中的种种隐患。暂时搁置短时间难以解决的合规和安全问题,先着手扩大司机规模,占据运力的绝对优势,抢先拿下市场份额,至于合规性待到生米煮成熟饭再来回头补漏为时不晚。从宏观上,花小猪承载了滴滴占据下沉市场,获得二次增长的重要一步。事情并未如预期那般顺利,主管部门对于花小猪的态度非常强硬。今年7月以来,一度被外界视为“打车界的拼多多”的花小猪,在多个城市,被主管部门认定为非法营运,甚至被贴上了“黑平台”的标签。这些城市包括北京、天津、深圳、南京、合肥、青岛、郑州等一二线城市,也包括日照、阜新、保定等三四线城市。在36氪专访中,面对尴尬情况,孙枢总结说:没有跟主管部门沟通清楚,这是我们之前没做好的,目前还在积极的沟通中。可能是沟通未见效果,迫于压力滴滴和花小猪做出了一个不得已的决定,花小猪停止新司机注册,同快车共享司机资源,用花小猪的补贴去抢乘客。这一步实际上终止了“外扩催肥”花小猪的计划,作为替代的B计划,团队只得转头消化内部运力。从增量转变为存量,意味着花小猪除了尾大不掉之外,会从抢占外部市场变成与快车抢夺生存资源。今年上半年花小猪成立后,快车部门曾给予很大支持。花小猪总经理孙枢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花小猪大部分人都是内部转岗过来的,其中很多人都是原来网约车团队的同学。本想靠着“老同志”迅速开辟根据地实现二次增长,令快车没有想到,一记监管闷棍让新老团队间产生龃龉。花小猪本来承担着向外扩张司机规模,从运力增强滴滴的任务,却因迟迟未能解决合规性问题,存在夭折风险,这是滴滴不愿看到的。快车和花小猪原本很可能成为滴滴的左右手,一个负责合规降低风险,一个负责拉来更多运力扩大市场规模,现在反倒左右手自己打了起来。合规性阻止了花小猪向外拉新,团队只得拿着巨额补贴向快车挖墙脚,“争夺”司机,滴滴新旧两大业务似乎正在重演王者荣耀与全民超神的赛马故事。孙枢的说法是,滴滴的司机供给是足够的,滴滴司机的池子足够花小猪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司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实际情况是滴滴快车的司机供给,并不像孙枢说的那么充足,而是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在打车高峰期,大量乘客需要在滴滴进行排队等候派车,不乏要等待一小时甚至数小时的情况。十一前,滴滴宣布9月30日是全年最难打车日,预计叫车的应答率约为60%。就算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日高峰,西二旗排个把小时队也是常态。花小猪自己吃不掉市场,快车团队也并不希望将司机拱手相让,据《晚点》报道,滴滴快车部门的运营重心,将从补贴用户转为稳定司机供给。 快车感受到了压力,与花小猪“革命式”友谊顿如镜水花月。运力是开展一切业务的前提条件,为此两个团队相互争抢司机。抢夺司机不够,在花小猪上线不久,滴滴快车推出了一款叫“特惠快车”的新业务对标。特惠快车主打下沉城市,在平峰时段对乘客实行“一口价”,同时,在特惠基础上还有5-7折优惠不同的补贴。从产品模式到覆盖区域,再到补贴力度,特惠快车几乎与花小猪如出一辙。而且在朋友圈广告的投放上,特惠快车和花小猪的出现频次也只在伯仲之间,快车在事实上与花小猪构成了竞争关系。本是一次“一厂两制”的尝试,时下竟有点同室操戈的味道。可惜,快车推出特惠快车在司机侧的口碑不佳,甚至在多地引发了司机的抵制。原因是,特惠快车增加了司机的工作量,却由于里程价太低,并没有增加司机的收入。运力供给与市场需求匹配错位,引发一系列问题。例如特惠单5公里相比普通快车平峰5公里高出1.19元,在用户眼里,丰厚的优惠更愿意选择长途。有司机算过一笔账,滴滴特惠单里程费接近每公里1.2元,以25公里的订单为例,加上时长费、起步价、远途费最后到司机手里的只有42块钱,无法与顺风车不拼车相提并论,司机可以从后者多得到8元收益。花小猪情况略好。因为司机虽然在花小猪赚不到钱,但可以获得平台设置的完单奖励,获取额外的司机补贴,从而抹平了长短途定价过低的问题。据《晚点》报道,花小猪最初大约 60—80% 的订单来自于滴滴本身。另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截止今年8月,花小猪与滴滴两个 App 的用户重合率达 53.3%。两则数据高度重合,滴滴或许需要重新审视花小猪的业务定位。孙枢看到了滴滴和花小猪的用户重合度,他的解释是目前更关注增量,看用户的使用频次会不会提升,包括之前沉默的用户会不会活跃起来。这种思路似乎忽视了一个问题:人每天的出行次数是有限制的。以网约车需求量最大的上班族为例,出行需求通常只有早上班和晚下班。藉由新的产品和新的补贴带动单个乘客出行频次大幅增加,似乎有些一厢情愿。如果从快车的角度来看,花小猪用高额的市场费用,对司机和乘客进行补贴,但挖走的都是快车的司机和用户,这会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若把这些费用给到快车,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吗?眼下对于快车来讲,没有如果,放出的“猪”很难回圈。孙枢曾对媒体讲述了做花小猪的缘由。在孙枢从花小猪离职前的一两个月,程维、孙枢等一起开了个业务讨论会,会上确定了一个基调。静默了两周之后,程维在一天早上9点,约他到办公室单独谈话,表示希望孙枢来做花小猪。当时采访主题是讲花小猪的初衷,不过孙枢有意无意之间透露出,花小猪是程维支持做的,孙枢也是程维钦定的。所以,即便存在合规和安全的漏洞,存在相当规模的沉没成本,花小猪还是要硬着头皮继续做下去。孙枢还多次讲到,花小猪暂时没有计划合并至滴滴出行APP内。当然对于孙枢和花小猪来讲,程维的支持分担了来自顶层的压力,也制造了内部竞争压力。花小猪从快车挖来了团队、司机和乘客,分流了有限的内部资源,与他们付出的成本相比,是否带来与之匹配的收益,目前来看仍旧存疑。未来如果砍掉花小猪的补贴,那么将暴露里程价格低的问题,到那时候花小猪会不会又面临特惠快车的尴尬局面呢?当下来自监管的强硬态度和严肃查之中,团队内部可能会因外部压力出现分歧。甚嚣尘上的传闻引发花小猪内部的人员不稳,造成了人员流失。对于快车来讲,滴滴还会给它和花小猪多长时间,进行同质化“竞争”?不会很长。它需要在短暂的窗口期里,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未来的方向。如果持续“失血”,或许将成为滴滴版图中的一块鸡肋,而被优化。滴滴一旦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那么快车走进历史,被花小猪代之而起,也并不是危言耸听。总之,滴滴快车和花小猪之间,一场争夺战已经悄然拉开帷幕。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营销官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
累计评论 0 条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