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板或同事有一些工作需求时,大概你的微信会弹出几条新消息通知,这应该是很多普通员工的生活常态。
除了微信,一些公司最常用的是钉钉。
据钉钉官方信息显示,目前钉钉用户量已经达到5亿大关,企业服务平台在公司上下级、平级之间也愈发的活跃,而钉钉用户数突破5亿,能否在原有基础上实现钉钉商业变现的升级,不仅要看企业服务的共鸣能力,还要看企业对这类服务的需求是否充足。
2014年阿里筹划钉钉启动,项目价值为专注于中国企业的办公与协同效率,至此,国内又诞生一家有针对性的toB企业。
钉钉成立后,明显的变化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对平台本身进行完善,企业群、DING、邀请链接和邀请二维码等一点点的完善钉钉平台本身。这种完善是钉钉结合用户需求为平台附加,并且随着一些社交平台对社交流程的技术完善,钉钉也随之让平台与用户之间的协同性更强。
钉钉的发展始终围绕着“交流”进行,其导向大致可以划分为企业与校园这两种。
围绕企业发展是钉钉的主方向,也是钉钉赖以商业变现的根本来源。
企业对线上办公、线上交流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愈发深入,线下办公虽然是常态需求,但线上办公也成了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一些工作的要求不完全局限于线下,比如推广、销售等,对环境与时空的要求非常宽泛,并且随着微信的快速发展,线上商品活动愈发活跃,人与人之间通过社交来完成的商品交易订单也在不断增加,这都依托于线上的运转能力,而这中间就展现了企业对线上办公的需求。
社交仅是线上办公的体现之一,更多的线上办公是不夹带消费者仅限于公司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下达任务、工作汇总,甚至签到打卡、问候等形式。
线上办公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加快了企业办公的整体速率,缩短了企业发展的时间,并且让员工在线上办公的过程中能够收获更多的工作经验与能力。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用钉钉来办公,除了打卡、签到的便捷管理的亮点,其实还有企业对员工更深度的需求与价值利用。
对企业来说,钉钉的“交流”首先是管理,其次才是工作。管理是企业中的一大学问,很多企业的工作效率与质量除了有员工的工作能力作为基础,更多的则是企业管理法则带来的显著加快与增长。这种显著效果则是因为认为管理能力优先的前提下,钉钉等企业服务平台完善了对员工的统一管理与安排。
除了企业方面,钉钉的校园服务同样在新时代下赫赫有名。
钉钉的校园服务离不开疫情的影响,自2020年春节疫情爆发导致学校无法正常开学,学校课程成了大众特别关注的话题,而钉钉通过线上学习功能,并且让学生在钉钉按时打卡来还原课堂,助力了校园学习的氛围,至此校园服务正式开启。
打入校园服务同时也加深了社交文化,这大概也是阿里小小的实现了没建设成功的社交梦。校园服务的出现一方面是贴合实际的社会端需求产生的新业务窗口,另一方面也为钉钉实现多维度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未来的线上办公模式不会消失,反而会越做越大,而针对to B平台的不断增加完善,未来线上办公或许不会逊色线下,钉钉的未来还很长。
企业任何商业化的行为都是向变现聚拢。
从建立到现阶段,钉钉的规模越来越大,在突破5亿用户数的门槛下,钉钉称得上互联网流量巨头,但也是这个流量巨头,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出现合理的商业变现方式。
互联网企业的流量化行为是大家认可的,但是流量本身除了构建企业生态本身之外,最重要就是变现能力的强弱。在互联网时代,商业流量永远是最大价值的,但商业流量之外,教育流量、社交流量等都会壮大商业流量,它们之间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循序渐进并且互相增长的。
钉钉最能抓稳流量的关键在于交流,而这种交流最直接的呈现则是企业管理与任务分发。
企业管理即是企业通过钉钉的打卡签到、定位、消息的已读未读等状态的显示让企业管理者针对企业员工进行评分,在很多企业中,人事就非常依赖打卡记录来决定是否对员工薪资克扣或者判断其是否达到满勤要求。
在针对企业管理的过程中,钉钉真正诠释了toB的含义,但也失去了与C端谈判的能力。
关于任务分发就是在说企业管理者向员工发布工作任务,具体来说,打卡签到、线上办公都是与员工薪资牢牢挂钩的事件,打卡签到决定了员工是否能拿到本月的全勤奖,并且关乎到上级对下级的看法。而线上办公就是通过平台来完成工作或者展示完成的工作,但这种方式往往会被上级当作企业漏洞,通过这种方式来过度汲取员工的剩余价值。
但任务分发属于企业内部动作,钉钉起到的作用是辅助,不容易产生商业变现。钉钉变现的矛头或许不会指向员工,可企业管理者却是钉钉变现的中枢。
服务企业就是利用企业来变现,toB平台能够为企业定制服务,也能以此获利。在钉钉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是否要全面开放平台的问题,而钉钉内部也因为这个问题站成两队,一队认为全面开放来提高钉钉的用户基础扩大规模,实现迅速发展,另一队认为应该保持谨慎,慎重考虑全面开放策略,因为全面开放意味着降低门槛,很可能会导致平台的鱼龙混杂。
其实有一个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很符合钉钉现阶段的忧虑,知乎最初也是由一批专业的业内人士形成了知乎内部的问答生态,但是随着知乎平台的全面开放,内部已经不止专业人士,一些普通网民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没有依据、没有价值,但知乎也因此实现了流量增长。只能说全面开放有利有弊,最终钉钉是否要依靠全面开放来实现商业变现,还要看钉钉能否平衡流量与质量的矛盾。
从建设到发展,钉钉虽然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有一个问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那就是行业竞争。
在行业竞争中,笔者认为钉钉属于同类型企业的佼佼者,甚至超过了微信。不可否认的是钉钉在企业办公业务上有着微信不可比拟的优势,因为钉钉背后不仅有自己的研发团队,还有阿里巴巴科技以及旗下的达摩院背书,但微信与企业的共鸣能力并不差,很多企业离不开微信。
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微信流量超过10亿,是钉钉流量基数的两倍,在规模上几乎没有几家可以与微信相比,而钉钉恰恰不在这个行列。
接地气点来说,就算某个人去大公司去面试,HR只会说加个微信具体了解一下,或者入职后与同事的交流也会在微信私聊与群聊中出现,这一点,就算是公司常用软件是钉钉也无法避免,而这种状态的“罪魁祸首”就是微信社交涉及的不仅仅的工作,而是生活百态,已经很难离开微信这个渠道。
钉钉的业务更具有导向性,但目前变现的问题无法在全面开放之前解决,而钉钉不实现全面开放,又会因为企业与用户完全能够通过微信来解决大部分“交流”问题选择不为钉钉变现出力。尽管钉钉在企业服务上已经属于一流,但是面对牵扯错综复杂的流量基底微信时,还是很难在一些特定的方面逾越,况且,腾讯依照微信、QQ为基础,建设了企业微信与企业QQ两大企业服务平台,不能说没有向钉钉宣战的嫌疑。
其实当两个企业涉及某一点相同时,就会产生竞争。咸鱼以二手商品为围城,但闪光点却是比原价低,也就是低价,而拼多多商品也以低价亮相,甚至还有补贴吸引火力,当他们都将矛头瞄准“低价”时,那么两家的竞争也就开始了。
总的来说,在toB市场最主要的还是企业对标员工之间产生的需求,在交流下衍生了管理与分发任务的细分需求,因此钉钉想要以此谋求更大的商业变现,技术进步时必不可少的,但人性化的了解“双方”的需求,也更容易产生留存,间接促使平台规模的增长。
0人觉得好看
说点什么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