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融资50亿,每月开店20家,咖啡赛道怎么做出差异化?
在新消费领域,2021年最值得一提的或许是咖啡市场,这个赛道在一年里出现了诸多新景象。
数据显示,今年全年中国年轻消费者估计喝掉了超过12万吨咖啡豆;新品牌的线下门店遍地开花,几乎每个月都有至少20家咖啡新店开业;精品咖啡爱好者的朝圣品牌「蓝瓶咖啡」,也将中国第一家门店落地于上海。而根据报道,今年上海现存的咖啡馆超8000家,已经成为全球拥有最多咖啡馆的城市之一,每万人2.85家的咖啡馆拥有量,也达到了全球顶级城市的平均水平。01
这一年来,咖啡赛道的景气程度从资本的热度就可以看出来。根据观潮新消费不完全统计,今年内咖啡行业融资20起,总金额超过50亿元。其中,新兴品牌Manner连融3轮,M Stand、时萃分别连融2轮。今年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资本主要关注线下的连锁咖啡品牌。比如此前获得2亿元投资的NOWWA挪瓦咖啡,年初仅有400家门店,现在已经拓展到1500家以上,覆盖了20座城市。以咖啡小馆品牌Manner为例,2015年创立时只是一家2平米的街头咖啡店,2018年在今日资本的扶持下壮大了实力,如今全国门店数已经达到200家左右,估值更是抬升至180亿。与此同时,其他新兴品牌在今年也铆足了劲。M stand在今年融资后加速扩张,已经达到百店的规模;Seesaw上半年新开的门店数超过了过去几年的总和,目标是冲刺一百家店。新品牌竞相出彩,说明了咖啡赛道自身的生命力,咖啡品类的升级为品牌提供了更多细分机会,对于消费者来说则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比如瑞幸咖啡,此前因业绩造假一度差点消失,今年却凭生椰拿铁等系列新品实现复活,甚至实现了整体盈利,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说的就是瑞幸。而星巴克今年就没那么顺当了。在受到一众对手的竞争之余,自身还出了事情。近期无锡市两家星巴克门店被曝使用过期食材、篡改保质期等问题,随后涉事门店关闭整改,星巴克也被骂上了热搜。老品牌的各自反转或许是一个先兆,预示着星巴克这类传统品牌的品牌力,已经不能和以前相提并论,长此以往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冲击。02
今年咖啡行业呈现出的现象,很大程度是由咖啡品类的营销逻辑决定的。从产品属性来讲,咖啡区别于一般饮品的最大特点是功能性——有助于提神。这一点特质,使得喝咖啡对于许多人来说已经是每天的刚需,而不是像茶饮那样可喝可不喝。咖啡的功能性大幅提高了品类的复购率,为各品牌加强用户忠诚度提供了基础,同时也提升了整个咖啡市场的规模。咖啡产品的差异化首先来自于咖啡豆,基于品种和产地可以分成多个豆种,而咖啡豆就成了品牌做文章的要点。比如星巴克就宣传自己的精品咖啡豆来自埃塞俄比亚比塔庄园;瑞幸则经常提及自家咖啡豆在IIAC国际咖啡品鉴大赛获得金奖。实际上对于大多数咖啡顾客来说,不同咖啡豆制作的产品根本喝不出太多差别,不同品牌咖啡的口味,区别也并不明显。那么消费者对于同一品牌咖啡的忠诚度就有限,看到新奇的品牌出现也愿意一试,这就为新品牌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土壤。早期星巴克推广的线下「第三社交空间」概念,对于国内咖啡品牌是一种启蒙。如今不说线下咖啡品牌,连原本专注于线上的咖啡品牌也开始纷纷涉足线下。比如三顿半、时萃、永璞,都选择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推出自己的门店,上新了一系列咖啡创意饮品。这是因为,咖啡店已经是深入人心的消费场景,而线下门店也是触达顾客的重要渠道,这或许是线下咖啡品牌越来越受关注的原因。正如永璞咖啡创始人侯永璞说过的:我们开线下店,是从品牌以及用户沟通的角度来考虑,线下店是不一样的业态,能让我们和用户有更多的链接。在品牌层面而言,星巴克这类中高端品牌的底子已经有所动摇。实际上,星巴克的品牌效应大于产品质量,一杯咖啡30元以上,除非为了商务社交,不少人会选择其他性价较高的品牌。以前星巴克用现磨咖啡教育了中国顾客,也为国产咖啡品牌提供了学习样板,如今星巴克的地位不再高高在上,食品安全方面也把控不足。那么国内新品牌对星巴克造成冲击,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了。03
在咖啡赛道景气而内卷的背景下,国产咖啡品牌应该思考如何做出差异化,这是品牌生存的底子之一。不同品牌咖啡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但细心或重度的咖啡爱好者是可以体会出来的,品牌对产品用心与否就体现出来了。比如网上曾经有一个测评,发现星巴克的拿铁奶味过重,几乎盖过了咖啡的味道,而博主自己冲调的拿铁则浓郁许多;再如有咖啡爱好者试过了市面上多款拿铁之后,发现口味最香的是M stand的出品。由此可以看出,产品作为品牌的根基,值得所有咖啡品牌去琢磨发力,无论是把品质做到极致定位高端咖啡,还是只求品质过关居于中低端,都是可选的路径。最不该做的就是以高端定位做出普通的产品。品牌营销专家空手说过,要让产品和场景联系在一起,使得用户在固定场景就会想起产品。比如益达「吃完喝完」嚼两粒,「困了累了」喝红牛,「怕上火」喝王老吉,这些广告语的前半段都是场景。咖啡品牌也需要思考自己产品的专属场景,是家中小憩、朋友相聚,还是办公室提神、商务社交,都要区分清楚。比如星巴克就主打商务社交空间,瑞幸则瞄准了办公室场景,M stand就是让人们休闲小聚。对于咖啡品牌,产品系列完全可以多元化,但是每一类产品都应该有自己的专属场景,这样在营销策划的时候才可以有的放矢,从而做出品牌自身的差异化。就品牌的实力而言,虽然星巴克不如以前,但目前的本土咖啡品牌中还没有一家能直接对标星巴克。从自豪感的角度,相信多数国人都希望国内咖啡品牌能赶超星巴克,那么品牌方强化国产的定位就是必要的。如今的新生代消费者,对国潮品牌有着前所未有的自豪感,不会盲目崇拜海外名牌。那么,咖啡赛道中的国内品牌就可以顺势强化自身的国货定位,利用「国潮」等营销概念包装自身,以和海外品牌呈现出差异。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品牌观察报 (ID: pinpaigcbao)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营销官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