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能唤醒很多人
春晚记忆的故事
也是一个看到最后
你会记住品牌的故事
▼
放在一起比较,前者留下的,是一句句令人回味的台词。
比如火红的太阳刚出山,球场上走来了半边天;孙雯猛然把门射……你看那个球哎……奔着那个门哎……
后者留下的,则是一个现在还可以从我们日常生活里,找到原型的小人物形象「郭子」。
他长相憨厚,属于讨好型人格,有着一副古道热肠,但又时不时死要面子活受罪。
比如在 1995 年的《有事您说话》里,同事以为郭子有门路买到卧铺火车票,其实是他半夜在火车站蹲点排队买的;领导以为他能搞定一些难题,其实是他自己花钱掏腰包解决的。
1995 vs 2022《有事您说》
而美团这一次的《有事您说话2022》,就是在延续 1995 版本里的人物形象基础之上,再贴合时下情境做了新的诠释:
片子全程看下来会发现在剧情推进过程中,美团是通过「父子对峙」这个矛盾点,来一步步吸引人往下看的。
这种矛盾具体表现在:
父亲喜欢用亲力亲为的方式,来帮邻居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麻烦事。
儿子则是用美团 App 提供的各种功能来跟父亲「作对」——他总是抢先一步就把街坊邻里,尤其是一些老年人的生活琐事给办掉了。
里面最让人感到戏谑荒诞又哭笑不得的一段,是父子两人抢着送王姐去火车站。
在两条线交叉剪辑和音乐氛围渲染下,父亲郭子这边是兵荒马乱,儿子那边则是气定神闲。
等到紧赶慢赶到达火车站,郭子还不忘挤兑儿子没安排好让王姐他们坐绿皮火车回家过年。
直到儿子轻声说出原因后,他才意识到是自己一路上耽搁太久,把儿子原本定好的动车给错过了。
之后他带着挫败感回到家,当儿子说出那句「爸,他们不是跟您作对,其实他们就是您」时,郭子终于缓过神来,自己已经不需要用从前那种方式来给邻里们解决难题了。
在这里看到这一幕的观众也不难意识到:
这个荒诞又好笑的小故事背后,其实也折射出了 30 年间两代人的生活习惯变迁。
以前人们身边只有一个「郭子」的时候,他纵有三头六臂也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现在人们线上可以找到很多个「郭子」,各式各样的生活服务都能提供给你。
不过,尽管两代人的生活习惯变了,有一种朴素的情感是一以贯之的。
这种情感反馈到具体的角色上来说就是:
对美团来说,它之所以选择把这个 27 年前的春晚经典小品挖出来进行新编,除了在春节前借势春晚这个噱头之外:
它看中的,更是「有事您说话」这个 IP 与其品牌之间的天然关联度。
有印象的人应该还记得,2021 年 7 月,美团对其品牌定位做过一次焕新。
当时它把「美好生活小帮手」这 7 个字,确立为其全新的品牌角色和品牌 slogan。
之后在七夕、国庆、重阳等多个大节点上,美团都用了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来建立起人们对「美好生活小帮手」这个品牌角色的感知。
这一次春节前续拍《有事您说话》,则相当于是从国民记忆里找到了一个高辨识度的沟通入口,来演绎什么是「美好生活小帮手」。
因为「有事您说话」这 5 个字,当它从一个人口中说出来的时候,它就代表着的是一份热情,和一份值得信赖的托付。
再加上这个经典小品里的「郭子」人物形象,虽然看上去有些好面子,但那颗助人的心还是在的。
也就是说,无论是 IP 名称还是人物特质,美团的「美好生活小帮手」都能从《有事您说话》当中找到一种相同的角色感——便民服务、互帮互助。
找到这种连接点,美团也就找到了一个载体,来一一串联起旗下的外卖、打车、买菜、火车票等多个业务信息。
另外,为了把这个「接地气」的故事讲得更具有可看性,美团这一次邀请到了拍出过《啥是佩奇》《珍珠》《可爱中国》《入海》等作品的张大鹏导演来加持。
在我眼里,他尤其擅长提炼现实的细枝末节来塑造人物的立体感。
比如美团这一次的故事里有一个细节,郭子把酒悄悄藏在了儿子的电脑机箱里。
这一幕看上去有点荒诞和搞笑。
但它也从侧面说明了儿子了解父亲的不时之需,也是他生活里的「小帮手」。
这也为后面父子二人的和解,提前铺垫了情感基础。
▼
另外,故事最后,美团借郭冬临之口,对其品牌名字做了一次通俗的解释:
「美」是生活美好
「团」是一起
「美团」是一起让生活更美好
这个解释也相当于是美团对其品牌愿景做了一次传递。
作为一个「美好生活小帮手」,在抵达这个愿景之前,它就是落到实处、从小做起。
因为对每个普通人来说,美好生活是星辰大海,更是和风絮语。
它是由一件件具体的日常小事,一个个微小的动人瞬间来构成的。
作者:二毛
你的评价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推荐案例
说点什么
案例精选
更多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