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首席营销官

正常登录

短信快捷登录

忘记密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极速注册

第三方登录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获取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滑动解锁
注册

纪录片《中国》第二季解说词,值得全文背诵

转载   2022-03-16   15:17
0
0
2
220932

文章来源:文案君(id:MrCopywriter)


如今,“文案”的概念已经不局限于广告营销领域。越来越多人认同,只要是打动人心的文字表达,都可以算优质文案。


比如,纪录片解说词。


解说词是纪录片的叙事主体,影像画面是纪录片叙事以及情绪的补充叠加,二者各自间离又相互统一,才能缔造出一部言之有物、表之有情的纪录片。


如果打个文艺的比方,解说词就是纪录片的灵魂,它深刻地影响着纪录片的传达力、表现力和感染力,决定了纪录片的表达能否深入人心、引人共情。


湖南卫视最近热播的纪录片《中国》第二季,就让人如沐春风。不仅画面构图与图像质感堪比大片,生动优美的解说词犹如神来之笔,让纪录片立意深远、余味悠长,值得逐字逐句抄写背诵。


事实上,《中国》第一季播出后就反响不俗,不少解说词也被全网转载引用。现在第二季承接第一季的叙事时间线,继续讲述从盛唐至辛亥革命的中国历史文化脉络,解说词更是丝丝入扣,句句出彩,感染力与影响力有增无减,备受关注。


大家熟知文言文翻译需要遵循“信达雅”原则,忠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雅”,在品鉴《中国》第二季解说词的过程中,我们惊喜地发现,《中国》将历史“翻译”给今人看时,竟然也遵照了这一原则,实现了历史解说的“信达雅”:忠于历史谓“信”,思想畅达谓“达”,文采斐然谓“雅”。

下面就从解说词的“信”“达”“雅”三个角度进行赏析,感受解说词在传达整部纪录片精神内核与文化内涵方面的笔力与效果,供各位参考借鉴。


01
解说词之“信”:忠于历史

今人常说“以史为鉴”,那如何呈现历史就显得至关重要。尽管历史不存在绝对的真实,但仍要秉持严谨的史学态度,最大程度上忠于正史,呈现正史面貌,如此才能起到给予启示、警醒后世的作用。

比如第八集对康熙暮年的描述,是基于正史中的明确纪年和明确事件,结合后世对他一生丰功伟绩的普遍评价后,将他面对死亡的从容态度细致勾勒出来,以客观笔触还原了他的临终:

公元1722年冬,玄烨再次病倒。
这一年他69岁,已经做了61年皇帝。他的前半生,单枪匹马、一腔孤勇地走到了最高处;他的后半生,一直在品尝最高处的豪迈与孤寂。
面对人生的终点,他认同朱子之言:生死是“天地循环之理,如昼如夜”。他坦然做好了准备。
5年前,玄烨就已经把自己最想说的话记录下来。他说:“此谕已备十年,若有遗诏,无非此言。”


第二集对李白“赐金放还”历史事件的描述,也是基于史实,以相对克制的笔法将李白从庙堂退居江湖的命运转折交代清楚,还原了时代背景下的前因后果。字里行间既有事实描述又有感受传达,令人感慨唏嘘:

李白突然意识到,在皇帝眼里,他和那些占星卜卦之徒并无二致,兼济天下的理想成了笑谈。
无比失望的诗人恢复了呼朋唤友、豪饮欢歌的本性。
虽然皇帝待他足够宽容,但奢靡禁锢的宫廷,终究不是李白想要的生活。而他放荡不羁的行为,也无法见容于权贵。
终于有一天,李白递上辞呈。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并“赐金放还”。
性格决定命运。李白的命运,其实一早就由他的天性注定了。”


相较于有据可考的正史,那些“证据不足”的史料就稍显为难。

比如第二集,在讲述家喻户晓的《清明上河图》创作者张择端的生平时,解说词连用两个“不详”后,紧跟着一个极有史学研究态度的“孤证”。

原来,关于张择端的史料记载仅有一例,史学界认为“孤证不为定说”,因而解说词也保有分寸,并未写出孤证中张择端生平的详细内容,只是姑且提及,随后笔力一转,陈述其历史意义:

跟王希孟相似,张择端的身世也扑朔迷离,生卒年代不详,平生际遇不详。
关于他的历史记载,只有寥寥几十字的孤证。
但他把宋代的样貌永远地留了下来。


比孤证史料更具有挑战性的是充满争议的史料。

比如杨贵妃之死向来众说纷纭,甚至有观点认为她各种方法躲过一死,逃至海外,究竟谁说得对?细品解说词对杨贵妃最后几句描述,“离去”“转身”,几乎构建了一个开放性结局,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间:

这原本是多么美妙的光景啊,江山无限,情爱无限。
但她却要带着巨大的震惊和无奈,永远离去。她根本没有任何机会辩解和后悔。
一转身,就是一个时代的一去不返。


但最难的,还是只字未有的史料。历史上“查无此人”,作为历史纪录片解说词,该如何处理这个棘手难题?

第四集讲述关汉卿生平时,解说词“曲径通幽”,以大的时代动荡为社会背景,以关汉卿诸多作品为切入口,对其思想、精神、情绪等意识形态做合理化推测及想象,做到了兼顾文学想象性和历史真实性:

汉卿是他的字,但后世只能这么称呼他。
他的名,伴随着他的人生细节,都淹没在历史中,真伪难辨。
他很可能是一个生在金朝末年的汉人。少年时,南下的蒙古铁骑攻进他的国家。战争与杀戮,并没有浇灭他作为读书人所保有的期待。
……
戏剧成为关汉卿新的人生。
剧中人就是他的颠倒梦想。
他心中的喜怒哀乐、忠孝仁义,他的恨,他的爱,都投射进了每一个即将登场的粉墨人生里。


忠于历史,如实书写,是一部历史纪录片应尽之责。来自史实,同时又有足够的智慧不囿于史实,《中国》第二季的解说词做到了“信”。


02 
解说词之“达”:思想畅达

在忠于史实、传达史实的同时,解说词还以更为细腻可感的方式巧妙地表达思考、传达情绪,做到“词很达意”,使得史实中蕴含的思想、哲理与情感更加明白晓畅,易于吸纳借鉴。

比如,在阐释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的思想时,第一集结尾处运用以小见大的笔法,描写名不见经传的李白后人“泯然众人”,来暗示曾经繁盛的唐帝国早已国力衰退,由盛转衰几乎是必然走势:

他(范长官)猜想,或许终能有幸一睹李白传下的盛世风采了。
来到面前的,是两个中年农妇,她们是李白次子伯禽的女儿,衣衫素净,形容朴野,各自嫁给了普通农民为妻……
她们说,早已习惯了山野生活,贸然成为士族,怕会辱没了爷爷的名声。
目送二人离去,他唏嘘不已。
目之所见,与心中所望,全然不同。
恍惚的瞬间,他凛然一惊,突然想到:春秋流逝,眼前的大唐,还是那个大唐吗?


事实上,历史正是由无数个个体共同构筑,值得记录的个体也难以计数。在以父权和男权为主体的封建社会中,有李白这般千古留名、见证历史走向的男性人物,亦有忽必烈王妃察必这般,站在男性背后、四两拨千斤般影响历史走向的女性人物。

在第三集中,解说词仅以百余字不动声色地还原了一位后世少有知晓的女性,是如何在时代洪流中发挥自我价值,凸显女性于历史长河中不可忽视的社会意义:

就在八思巴即将拂袖而去之际,忽必烈身边的王妃察必站了出来。
她告诉忽必烈,这是一名在知识和功德方面卓然超群的法师,应该请他留下来,继续问法论道……
作为忽必烈最宠爱的妃子,察必就像一缕清风,不着痕迹地化解了两个男人之间的紧张关系。
她主动拜八思巴为师,还给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解决教权与王权的冲突:听法或人少时,上师坐上座;公开场合时,汗王坐上座。
有时候,女性的理性、宽容和善良本身,就是天赋的政治才能。


与察必同样不多显名于后世、却同样能成为历史见证者或参与者的人还有很多。

第八集中,奉英国国王之命觐见乾隆皇帝的马嘎尔尼,带着使命远道而来,又带着遗憾悻悻而归。他的思想和行为或许不足以改写当时古老帝国与新兴帝国彼此关系的最终走向,但他的观察和困惑却能折射出东西方世界在巨大文化隔膜之下是如何背道而驰的:

如同马嘎尔尼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觐见之礼,会成为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让他预想的贸易谈判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
他更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对和他们做生意这件事那么排斥,对他们引以为豪的技术和商品那么冷淡。
如此巨大的隔膜和深刻的误解,横亘在东西方两个国家之间。
擦肩而过几乎是没有悬念的。


时至今日,马嘎尔尼当时的“无法理解”,仍然是现在不少人的“无法理解”。尽管时代不同了,需要理解的事情不同了,但横亘在东西方乃至世界各国之间的根本性差异甚至冲突依然存在。

人性中的偏执、狭隘、自傲等弱点导致的沟通鸿沟,甚至是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也难以改变的至深困境:

他依然没有意识到,这本质上是两个国家制度与文化的巨大差异。
对于以儒家文化为精神内核的中国来说,礼制是国家的根基,不可动摇。
马嘎尔尼始终有一个偏执的判断,那就是:所有不顺利,都是因为个别官员的狭隘和自以为是的决定,皇帝本人一定是不知情的。
从来如此,人们只会狂热地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


思想畅达,耐人寻味,是一部历史纪录片的必然使命。传播历史的同时重视思想,《中国》第二季的解说词做到了“达”。


03
解说词之“雅”:文采斐然

尽管历史远隔千年,但解说词入木三分的笔法足以生动再现曾经之光景、当时之人物。寥寥几笔,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往事尘烟浮现眼前,节奏流畅、韵律分明,读来朗朗上口,读后唇齿留香。

第一集,解说词同样以诗歌般充满想象力的语言,再现了诗歌盛唐的文化气象如何包容开放,盛唐诗人又如何自由浪漫,仿佛他们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也让自小熟读唐诗三百首的中国人再度感受到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诗的黄金时代:

唐朝诗人群星闪耀。那些被后世不断提及与怀念的名字,正流传在帝国的大街小巷。
诗人们以诗相交,扬名立万。
诗人之间的吟诵、欢饮,常常通宵达旦。
有人醉卧,有人醒来,梦中的佳句就这样飘然降落到人间。


但是,高歌背后有低吟,繁华背面是落寞,被唐诗浸润的唐人曾经有多飞扬,安史之乱后就有多悲凉。这种悲凉会被那些擅长观察与写作的敏锐心灵感知到,他们的思绪有所变动,下笔也愈发凝重,解说词不着一字,却道尽了“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他(杜甫)已经习惯了辗转漂泊。
有时向着村野走,有时沿着山路走,有时顺着水流走。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就像春秋时期周游列国的孔子,“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杜甫也在漫漫羁旅中,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内心。


唐朝景象不复往昔,时代巨轮不可扭转地向前。杜甫与李白这一对极具比照意味的大家,命运起伏虽有不同,但思想始终滋养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灵。这段有对比、有思考、又包含着古往今来文化传承的解说词,细腻,恢弘,令人感慨动容:

杜甫没有成为李白,他活出了另一种伟大的人生。
李白如从天上而来,飞流直下。
杜甫如在大地上生长,厚重深沉。
无论少了哪一个,大唐的天空都将黯然失色。
两千多年前,孔子与老子,一儒,一道,开启了中国思想的源头。
李杜二人,一仙,一圣,世人仿佛再次见到同样的光彩。
他们承继了中国此前一千年的思想和精神,相互照耀,也照耀着中国。


在浓墨重彩的历史主流叙述以外,还有很多边边角角的闲散淡笔,以及生动鲜活且意趣十足的美。比如流行音乐歌词“天青色等烟雨”,“天青色”是有出处可考的。能够创造出这种美的人,往往也会不余遗力追求美好、将浪漫贯彻到底、活在天马行空的瑰丽之境中:

赵佶对于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感受力。
据说他曾经做过一个梦,梦中大雨刚毕,天际出现一抹从未见过的色彩,美得动人心魄。
睡醒后,他下旨命令工匠烧制一件瓷器,要求只有一个,就是拥有“雨过天晴云破处”的颜色,赵佶为这个颜色取名:天青色。


笔底烟花,不赞一词,是一部历史纪录片的理想境界。给予受众丰沛饱满的美学享受,《中国》第二季的解说词做到了“雅”。



从全局视角看,《中国》第二季不愧为一部可圈可点的历史纪录片,至少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首先,电影般的镜头语言。

肉眼可见,纪录片画质犹如电影,以呈现电影影像的方式还原各个时代的做法让“中国”重现,画面审美水准不俗,镜头语言情绪丰富,随手定格一帧都是充满故事感,可以说是当下国内纪录片的视觉天花板。

其次,熠熠生辉的金句文案。

相信经过本文解读,大家已经或多或少感受到了解说词的独到之处。据了解,《中国》经历了从最初文学本的角色和切入口选择,到导演本的画面和构图选择,重重打磨才最终呈现出字字珠玑、句句锦绣的解说词本,值得反复品味。


第三,全景展现中华民族成长脉络。

从内容布局看,纪录片通过梳理真实存在于历史上的代表性人物、标志性事件,最大程度还原中华民族是如何从过去一路走来,如何审视自身,如何连接外界,将“中国如何成为今日之中国”完整展现出来。

第四,普世传播中华历史文化精髓。

作为科普性历史纪录片,足以让更多观众接收到国学文化熏陶,提升文化素养,在汲取历史知识过程中提升文化自信心。尤其对青年一代来说,还能在观看过程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推动中华历史文化精髓代代相传。


更重要的是,在当下极具社会现实意义。

对个人来说,纪录片当中的有些内容不仅值得回味,更能抚慰人心。当下,世界环境变幻莫测,无论是个体还是国家,都更需要一种充分的底气和信心,一种无法磨灭更不可动摇的确定感,确认中国之所以是今日之中国,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

这周,《中国》第二季将迎来收官,但我们相信,中国的故事仍有太多值得讲述,期盼《中国》第三季的到来!   

                  

— END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2人觉得好看

已标记好看

我们将会为更多用户推荐此文章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营销官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

说点什么

发表

最热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更多
首席营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