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李东阳朋友圈(ID: LDYMarketing)
作者 |李东阳主创团
今天看到一个数据,很是惊讶:
中国消费者,买走了全球60%以上的新能源汽车。
这当然不止新能源商业市场在中国集聚的又一力证,也表明围绕欧美市场所搭建的燃油车体系正在瓦解,尤其是当下的新能源赛道已经在围绕中国搭建新的体系。
直白一点说,谁抓住了中国消费者,谁就拿到了制霸未来汽车市场的优胜券。
这一点,燃油车时代的老大哥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其中日系车尤为积极。
十几天前,丰田与华为合作智驾系统的消息喧嚣尘上。
这两天,本田联手华为打造的电动车品牌“烨”再次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十年前,丰田章男曾说,“只有在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在一场马拉松公路比赛中击败了人类驾驶员(比如他)以后,丰田公司才会开始研发自动驾驶汽车。”
不过相较于丰田的固执,直到十年后的今天才幡然醒悟,本田显然要积极的多。
早在今年1月,就预告了全新“Honda 0”系列纯电动车将于2026年率先在北美市场投放,此后逐步推广到全球市场。
此外,广汽本田的首个绿色低碳电动车"数智"工厂预计在2024年竣工投产,年产能将达到12万辆。
没想到3个月后,本田又带着全新的电动品牌“烨”登陆中国市场。
图源:本田中国
在4月16日的发布会上,本田表示,烨品牌到2027年将推出6款新车,平均每年上市两款车,并且展示了首批面世的三款车型GT概念车、P7、S7。
其中烨GT概念车定位高端轿跑,预计2025年面世,P7为广汽本田生产,S7则是东风本田生产,均为SUV车型,预计今年底前上市。
同时本田还表示,2035年要实现100%全面电动化。
相较于奔驰暂缓电动化转型的准备,以及对燃油车的执着,本田显然也要激进得多。
关于这三款车的配置,本田并未透露太多,但可以确定的是,本田不仅为这款新车打造了专属的智能高效纯电 “W”架构,还将Honda SENSING 360+和Honda CONNECT 4.0融入智慧数字座舱。
准确来说,三款新车在科技感、配置、硬件与设计上完全有与国内主流中高端纯电车掰手腕的可能。
图源:本田中国
至于为何会选中“烨”字作为品牌名,本田表示取其“璀璨、闪耀”之意,旨在“让驾驶者能够尽情享受驾驶的乐趣,释放内心深处的渴望,让每个人的个性都能闪耀,激发本真。”
但在不少网友看来,此名取得过于随意,虽然中国味浓厚,但“感觉是翻烂了康熙大辞典才选出来的字。”
不过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便是本田“烨”的合作伙伴包括、华为、科大讯飞等中国厂商参与打造。
图源:本田中国
其中华为负责光场屏的打造。从发布会信息看,光场屏是华为为缓解车内乘客用眼疲劳开发的产品,基于空间光学原理,通过光线的多次折射增加焦距,哪怕乘客距离屏幕仅有0.5米,也能实现3米距离的观看效果。
既然主打中国市场,智驾方案很可能需要与国内智驾企业合作,考虑到已经用上了华为的光场屏,以及友商丰田选择华为智驾的传言,本田“烨”品牌智驾方案与华为合作的可能性非常大。
在我看来,这或许也是“烨”将来能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突出重围,除价格之外的最大的“杀手锏”。
作为全球排名前十的车企,本田能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新能源品牌,足见其诚意以及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而这完全得益于中国市场对于本田的重要程度。2023年全年,本田在全球市场累计销量约为400万辆,在华销量为123.42万辆,占比超过4分之一。
但与高企的市场占比相对应的,则是中国来势汹汹的智能化、电动化浪潮对本田销量与增速的连年打击。
图源:李东阳朋友圈制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据本田中国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23年1-9月,本田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累计终端销量为831,305辆,同比下跌了20.9%,整个2023年同比下滑10.1%。
而进入2024年,本田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数据显示,2024年3月份,本田在华销量60449辆,同比暴跌26.3%。
并且今年1-3月份,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206907辆,同比下滑6.1%。
而“硬币”的另一面则是国产新势力们的高歌猛进。
2023年是中国国内自主品牌,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大爆发”的一年,比亚迪、理想汽车等本土企业在前11个月就已经抢占了84%的国内市场份额。
从这个角度看,推出纯电“烨”品牌,显然是火烧眉毛的本田应对市场变局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而这背后恰是中国汽车进入“反向合资”时代的又一例证。
在此次本田联手华为之前,国产新势力们已经上演了多起案例,从大众入股小鹏、奥迪合作上汽,到零跑联合Stellantis集团,接二连三的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开始“技术反向输出”全球大型汽车集团。
图源:何小鹏微博
如果说30年前中国敞开国门,通过合资实现“市场换技术”,那在当今智能电动汽车的背景下,这一方向正在调转,中国汽车正利用“技术换市场”,以反向合资的方式迈向中国新能源的全新时代。
雷军说:创业,就是要做一头站在风口上的猪,风口站对了,猪也可以飞起来。
如果说中国新势力已经站在新能源的风口,那刚上市不久的小米SU7显然就是风口之上那颗最璀璨的明珠。
雷军在预告今天的直播中说道:小米SU7发布不到20天,有太多“万万没想到”,订单超过了我们最乐观的预期。
图源:雷军微博
显然,从众多车圈大佬下场直播坦言是被雷军逼的,到这次本田推出“烨”品牌,小米SU7都是绕不开的一个锚点。
虽然第一个主动对标小米的智己已经在残酷的对垒中惨败,但造车江湖从来不乏勇敢者。
本田在发布会上并未主动提及小米,但不少人已经注意到,烨GT概念车是一款高端轿跑,这大概率是和小米SU7 的目标群体有着极高的重合度。
图源:小米汽车
但就目前小米在新能源车市场“当红炸子鸡”的热度来看,本田“烨”品牌想要让消费者说“Yeah”似乎不容易。
车圈有句戏言:买新能源车一定要买特斯拉、比亚迪,千万不要买奔驰、宝马这些杂牌子。
虽然这是一个段子,但也反映了一个无比扎心的事实:
当“车”这个品类从燃油转向电动,基本上也就宣告了燃油车沉淀了上百年的技术几乎一夜归零。
当下的年轻人评价一辆好车的标准不再是单一的动力系统,“燃油发动机”也不再是唯一选择,电池续航、智驾系统......这些全新的评价标准显然已经让传统车企们措手不及。
在全新的评价体系里,在燃油车时代本田曾在F1赛道——这个燃油车性能的皇冠——创造的辉煌战绩已然被蒙上了一层阴影,变得不再耀眼。
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作为燃油车时代的领跑者之一,而今才在中国推出新能源品牌的本田已经变成了这个市场的追随者。
相较于小米、华为以及新势力们的“国货滤镜”与新能源先行者的身份,当本田们失去了燃油车固有的辉煌滤镜加持,即便把枪口对准小米,能赢的胜算也不大。
毕竟这个世界是公平的。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就像功能机时代的诺基亚没能在智能机时代续写辉煌一样。
新能源时代的王者也一定不是燃油车时代的“前朝元老”。
这是时代前进的步伐,没有人可以阻挡。
0人觉得好看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