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李东阳朋友圈(ID:LDYMarketing)
封面 I 豆包AI
作者 I 李东阳
几乎是一夜之间,上海热门景点传来了阵阵思密达声音。
据说现在走在上海街头,碰到外国人的几率比碰到本地人都高,尤其周围急剧增加的含“韩“量,隔几步就能碰到精致妆容的韩国小姐姐打卡景区。
在韩网,周五下班去中国已经成为继送父母去张家界“尽孝”后的又一潮流,不同的是这次的旅游主力军是韩国年轻人。
图源:微博
各种针对上海的旅游攻略看的人眼花缭乱,总之去过的都说好。
而爆火的背后,归功于今年11月8日中国对韩国等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
有趣的是,彼时政策刚落地,韩网网友还端着架子嘴硬:“免签也不会去,我们不去,你们也别来”。
但数据结结实实的打了脸,携程显示,自免签政策以来,上海的韩国入境游客订单同比增长超180%,环比增长超40%。
眼看着韩国人出游势头凶猛,韩国总理办公室坐不住了发布声明称:韩国考虑对一定范围内的中国团体游客试行免签政策。
事实上,上海只是韩国游客的热门选择之一,青岛、北京、广州、深圳、大连、杭州等城市同样赶上了这“泼天的富贵”。
这一次,国内城市靠硬实力治好了韩国人挑剔的“精致病”。
01
韩国“特种兵”,占领上海
事实上,不少韩国人长久以来是带着滤镜看中国的。
尤其两国地缘相近、文化相亲,少不了碰撞与摩擦,很多时候咱们会屡屡看到韩国网友在环境问题方面的甩锅、文化习俗的争论等。
之前不少韩国和国际机构的民调显示,韩国民众对华好感度下降,尤其是自称“开眼看世界”的年轻人,抵触情绪更强烈。
如今,随着免签政策的深入开放,这帮年轻人开始拜倒在“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铁律下,将中国视为陶冶精神世界的后花园。
上海,成了不少韩国人吞下“真相警告”的第一站。
在这个各大城市文旅渴望“泼天流量富贵”的时期,上海却凭借着大量外国游客涌入实现了弯道超车,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上海口岸入境外国人数量达到400余万人次,在国内空港遥遥领先,是去年同期的两倍,而韩国正是第一客源国。
由韩国旅行社表示,11月,赴华游订单环比增长75%,其中上海游订单暴增178%。
在外网上,随处可见韩国博主和素人拍摄的上海游玩攻略,外滩、南京路步行街、新天地、赛博之地陆家嘴、迪士尼乐园几乎是比打卡之地,除此之外韩国年轻人还痴迷于探索一些消费品店以及休闲公园。
图源:小红书@朴林艺
擅长出片的韩国年轻一代,甚至把中国新能源汽车、警务室、共享单车,都拍成了ins风拉满的网图。
更别提本土的餐饮品牌,海底捞几乎硬控每一个韩国年轻人,门店里的哈密瓜和西瓜点对点精准供应,不少门店开始主动学习简单韩语,以便更好的与客人交流。
而随手来一杯瑞幸的松弛感,则成功击败了星巴克等氛围咖啡厅,甚至在蜜雪冰城来一杯冰美式,都能喝出不一样的体验感。
有媒体报道,南京路上的一家羊肉串店稀里糊涂成了韩国人的热门打卡地,服务员声称韩国客人已经占客流量的80%,为了更好的接住泼天富贵,小店还专门聘请了懂韩语的服务员。
一波又一波的正向反馈,成功吸引了若干对华好奇的韩国年轻人,毕竟这样摩登和谐的场景与其刻板印象撞了个满怀,越来越多人想要亲临现场,切身体验一下深入骨髓的震撼。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先验证一下水果这般昂贵的存在,怎么就成了各种门店吸引客流的免费产品!
02
上海如何击中了韩国人的心趴?
韩国人痴迷在华旅游,不是什么新鲜事,之前的张家界就曾硬控韩国中老年人。
有韩媒统计,在张家界的韩国游客以45岁以上的为主,其中65岁以上游客占比一度达到约42%,通俗来讲每10名韩国老年人,就有一名到过张家界。
不夸张的讲,韩国子女孝敬父母的最好礼物,就是张家界游玩。
那么话说回来,上海究竟做对了什么,怎么就抢了张家界的风头,精准拿下了韩国年轻一代?
优势其实很简单,首先是距离,从首尔到上海的飞行时间仅2个多小时,许多打工人的上班通勤时间都比这个多。
而且上海作为国际枢纽城市,与韩国的航班往来极为频繁,航班多又短的好处就是价格便宜,机票这一关没有多大的经济负担。
其次,上海作为一座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城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几乎一站式打包了游客游玩诉求。
还有像位于黄浦区马当路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成了每个韩国人来上海的朝圣之地,这种厚重的历史文化遗迹,更像是一种寻根体验。
图源:小红书@灿熙
而上海迪士尼简直击中了韩国人的心趴,因为这个世界级乐园,韩国并没有,周围许多国家没有,偏偏上海有一家,所以迪士尼都快被韩国人占领了。
“一年英水硕,一生英伦情”是对部分水硕的嘲讽,而“一次上海游,一生上海情”则踏踏实实被不少韩国年轻人认领了。
目前看来,上海的软硬件设施的确更符合韩国年轻人口味,但还有一大原因是正值开放初期,预计随着开放深入,越来越多城市将尝到甜头,外国游客就逐渐越过新手村,解锁更多新奇体验。
03
最强外宣加速国际营销
中韩民间交流如何驶向正轨,过去一直是各方头疼的难题。
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会长权起植接受采访时曾说,韩国人对中国的认知更多依赖媒体和网络,这其中不乏对华歪曲报道。他建议中方能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特别是面对面对话等方式,向韩国青年传递加强两国友好的真正意义,这样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事实上,这些年中韩的民间交流正在逐年改善,据韩国观光公社发布的半年报数据,2024年上半年韩国共接待外国游客770万人次。其中,中国大陆游客数量超过220万人次,去年同期为202万人次。
免签政策的落地,首先从经济角度来看,有助于缩减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建立起良好的中韩两国旅游平衡关系,其次就是促进民间的社会文化交流,用实地体验消除误会。
上海旅游在韩国爆火,说明了这一政策的成功,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更多城市有希望赶上这波潮流,向外传递中国的风土人情。
这一幕已经在之前的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中得以体现,来自世界各国的外国游客深度体验了中国不同城市,油管上搜索“china travel”,几乎每个视频都是爆款,点开评论区一幅“开眼看世界”的错愕感。
所谓“自有大儒为我辩经”,这是外国民众用心感受中国的直观体现,同样也是咱们向外传递声音的重要发声筒。
不过实事求是的讲,要想持续不断的维稳这条国际营销路,一些便捷措施还需尽快跟进,例如外语服务、外语指示牌等。
如今咱们的城市文旅在国内已经玩出了各种花样,搭乘新媒体的快车,隔段时间就有城市接住泼天的流量。
但在国际营销这一块,需要探索的路还很远,毕竟隔着一堵墙,操作起来多有不便。
可喜的是,咱们正一步步凿开壁垒,推翻信息茧房,让世界认识以及体验到真实的中国。
0人觉得好看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