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电商总监(ID:dszj360)
作者丨文韬
美团的“隐秘生意”终于藏不住了。
就在这两天,美团App内测的一个新入口被曝光,一个名为“成人情趣”的一级入口被置于高流量位置。
用户点开后能直接找到附近的成人用品外卖店,商品覆盖避孕套、情趣玩具等品类,平均30分钟送达。
更令人咋舌的是,测试数据显示,仅深圳地区就有超过10万人正在该入口下浏览避孕套相关商品。
图源:Tech星球
另外,新测试的“成人情趣”入口不仅聚合了附近门店,还通过算法推荐热销商品,甚至设置了避孕套、润滑剂等细分标签,俨然将成人用品的外卖服务标准化为“点奶茶”般的日常操作。
一位深圳的合作商家透露,美团对合作门店的运营策略堪称“保姆级”:
从选址装修到活动策划,再到定价和品类规划,平台全程指导,甚至针对门店爬坡期、稳定期设计不同营销方案,目标直指“成人即时零售第一品牌”。
其实,这并非美团首次试水成人用品市场。
早在去年,美团就秘密打造了一个名为LOVE LAB的成人用品连锁品牌,采用全托管自营模式,从选品、供应链到门店运营均由平台深度介入。目前,LOVE LAB已在深圳和广州试点。
通过观察发现,在搜索LOVE LAB后,即可看到外卖店,店铺是24小时经营。
不同于一般的成人情趣用品外卖店,LOVE LAB外卖店内,采用类似于商城的方式进行商品的罗列展示,更加直观。
图源:Tech星球
据合作商家透露,首家门店单月峰值销量突破2000单,日均稳定订单45-60单,客单价65元,月营收超10万元。
这种“外卖店+无人仓”的模式,让外卖员接单后扫码取货,最快27分钟送达,既保证了隐私性,又兼顾了即时性。
美团的激进布局背后,其实是一个千亿级市场的诱惑。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情趣用品市场规模已达1794.3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2081.3亿元,其中线上消费占比超65%。
饿了么发布的《情人节即时零售白皮书》印证了成人市场的潜力:
2022-2024年情人节当天,情趣用品通过外卖渠道的销售量较2月14日前一周平均涨幅显著。
图源:Tech星球
而即时零售的兴起,更让这个原本“羞于启齿”的行业找到了爆发点。
消费者不再需要忍受线下店的尴尬或电商物流的漫长等待,深夜急需一盒避孕套或一支润滑剂时,30分钟的外卖配送成了刚需。
饿了么的“Hi了么”平台便是一个例证。
入驻品牌“蕉互”在一年内销售额增长25%,2024年情人节当天情趣用品外卖销量较前一周暴涨300%。
事实上,嗅到商机的远不止美团。
去年7月3日,京东旗下子公司悄然上线了一款名为“夜谜”的小程序,凭借物流仓储优势主打次日达,黑色保密箱与会员专属推荐。
不过,“夜谜”短暂上线后就受到了尺度大的争议。
有媒体透露,在情趣圈一栏里可以看到,有用户发布个在健身房里运动的视频,视频里的人在做仰卧起坐,但其下体却对着镜头,甚至还“露缝”。
图源:夜谜小程序
有些用户更为露骨,直接在上面配文“天好热想要了,白天不想做晚上想做ai”
图源:夜谜小程序
经过网友的争议以后,目前“夜谜”小程序已变为正常成人小程序页面。
图源:夜谜小程序
抖音"小时达"也在2024年便设立成人用品专区,10万元保证金与百万注册资金的准入门槛,将商家资质与商品品质牢牢绑定。
饿了么的"Hi了么"平台则玩起了AI噱头,计划引入智能体创造消费场景,比如通过聊天机器人推荐商品,试图用科技感淡化用户的购买羞耻感。
可以看出,各家的策略差异明显:
京东靠物流和品牌背书,抖音用高价筛选品质,饿了么押注技术体验,而美团则凭借庞大的骑手网络和本地化运营能力,试图用“快”和“密”碾压对手。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成人用品的特殊性让平台在营销上如履薄冰。
如何避免低俗化?如何平衡隐私与推广?
美团LOVE LAB的解决方案是聚焦“中高消费能力的中年用户”,用商城式页面淡化敏感感,甚至将店铺归类于“美团买药”业务线,试图以“健康”名义弱化争议。
然而,行业乱象仍是隐忧。
低质低价、同质化竞争一度让即时零售赛道陷入内卷,部分商家为压缩成本使用劣质材料,导致产品安全问题频发。
为此,美团在年初暂缓了新商家入驻,计划通过资质审核和经营质量评估重塑行业标准。
这种“先扩张后整顿”的策略能否奏效尚待观察,但至少释放了一个信号:成人用品即时零售已从野蛮生长步入精细化运营时代。
回看互联网大厂们的动作,这场“羞羞生意”的争夺绝非偶然。
当外卖、团购等传统业务增长见顶,成人用品的高毛利(普遍在50%以上)和低渗透率成了新的流量洼地。
而即时零售的“快”与成人用品的“急”天然契合,深夜订单、临时需求、隐私保护……
这些痛点被平台逐一破解后,曾经的“边缘市场”正在成为巨头们的必争之地。
不过,消费者真的准备好了吗?
当避孕套和情趣玩具像奶茶一样被算法推荐、被骑手匆匆送达,当“成人情趣”入口与美食、电影票并列出现在App首页,社会对“性”的讨论能否同步摆脱羞耻感?
或许,这才是这场商业狂欢背后更值得思考的命题。
0人觉得好看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