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品牌头版(ID:ceozhiku)
作者丨林川
今年的清明假期还没到来,纸扎版小米SU7已经成了祭品界的顶流。
是的,你没看错,活人抢不到的小米SU7,老祖宗已经提前开上顶配了。
在某电商平台,纸扎版小米SU7上线即售罄,线下也有跑腿小哥拖着“冥A连号”车队“招摇过市”。
●图源:微博@谢宗桓
不得不说,雷总在阴阳两界都赢麻了呀!
仔细看下来,该类产品均以小米SU7为原型,售价在10-30元之间,而部分店铺销量已经过了600单,好评率100%。
与此同时,保时捷、路虎、奔驰大G、丰田埃尔法、迈巴赫等“车型”也有售卖,就连三折叠手机也没能躲过去。
这是一场始于清明的赛博狂欢,是传统祭祀文化与现代科技符号的激烈碰撞,也是小米品牌影响力“阴阳两界通吃”的奇观。
纸扎版小米SU7的火爆,堪称一场跨越生死的商业奇谈,也是小米汽车现象级成功的又一次破圈。
在电商平台上,商家以“全智能顶配”“无需组装”等为卖点,精准复刻SU7真车的流线车身、车标LOGO和逼真的驾驶员设计。
还提供红、蓝、橘等多种颜色,搭配“冥A连号”车牌,以及附赠充电桩、驾驶证、行驶证等配套物品,售价在一杯奶茶钱左右。
对此有网友调侃道:“烧给祖宗的车比活人开的还潮”“小米这是阴阳市场通吃”“烧SU7配保时捷,给祖宗组个车队飙车”......
你说这算不算是年轻一代对孝心表达的重新定义?
毕竟与烧千篇一律的纸钱别墅比起来,让先者体验时代前沿科技,会显得更孝顺。
“纸扎版新科技”的热销,是一场横跨阴阳两界的现象级狂欢。
但在其背后,也暗藏着法律争议:烧给祖宗的车,也有可能烧出侵权官司。
在商标侵权方面,若商家直接使用小米商标或近似“SU7的”标识,即使用途不同,仍有可能因为混淆消费者认知(比如误认小米涉足祭祀行业)构成侵权。
专利风险上,小米SU7的外观设计已获专利保护。
若纸扎车高度复刻原车设计,如流线车身、灯组设计、轮毂等核心特征,虽然用途迥异,但也可能被判定为“实质相似”而造成侵权。
●图源:深圳新闻网
不过,律师的观点也存在着分歧:
部分认为应该严惩侵权行为;但也有声音指出,此类模仿客观上提升了品牌热度,且未明显损害品牌声誉,司法实践中可能倾向于宽容处理。
这场争议折射出了清明经济的一个深层矛盾:
Z世代对传统仪式的温柔反叛,让祭祖从肃穆变为“跨界联名”;而商家则是在传统习俗与商业合规之间走钢丝。
近年来,纸扎行业从“别墅”“手机”迭代到新能源车,这既是对现代生活的镜像投射,但也暴露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缺位。
纸扎版的爆火,本质是小米SU7现实市场成功的镜像映射。
2021年,小米集团宣布造车。据悉首款车型SU7的研发投入就超过了130亿元,而且雷军亲自带队参与核心设计,包括电机研发、空气动力学优化及纽北赛道调校。
2024年3月28日SU7正式发布,其标准版起售价为21.59万元,Max版为29.99万元,首日订单突破9万台。
截至2025年3月,SU7系列累计锁单量已经突破36万台。
3月18日,小米汽车官方微博发文称,第20万台小米汽车已经交付,同时也是璀璨洋红的首次交付。
●图源:微博@小米汽车
但是,目前仍有超过16万的订单待交付,交付周期被再度延长。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女性用户占比高达40%,打破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男性主导的传统格局。
2024年10月,小米第二台车SU7 Ultra原型车亮相。
其搭载了三电机系统(双V8s+V6s),峰值功率可达1548马力,零百加速最快1.98s,最高时速350km/h,充电效率实现10%-80%电量仅需12分钟。
紧接着SU7 Ultra开始在多项赛道测试中刷新纪录。
其中,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就以2分09秒944的成绩,成功超越了保时捷Taycan Turbo GT,成为“最速四门量产车”。
2025年2月27日,SU7 Ultra量产版上市了,起售价为52.99万。
开售首日10分钟锁单量达3,680台,三天内大定突破1.9万台,超额完成了全年1万台的目标。
截至3月,SU7 Ultra累计锁单量已突破2万台。
相关调查显示,大部分的Ultra订单来自BBA(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等传统豪华品牌增换购车主。其中56E(宝马5系、奥迪A6、奔驰E级)车主占比达50%-60%。
目前,小米2025年的全年交付目标已经提升为35万辆。
●图源:微博@雷军
但是鉴于小米一期工厂年产能15万辆,二期工厂预计2025年6月竣工,投产后总产能将提升至30万辆/年的情况,完成交付目标还是有一定压力的。
同样在今年,小米将推出首款SUV车型:YU7。
其定位是对标特斯拉的Model Y,预计售价在25-35万元之间,采用全新超宽屏内饰设计,续航最高可达770公里。
总的来说,小米SU7通过极致性能、智能化配置和高性价比,重塑了30万级电动轿车的市场格局。
成功的根源可以归结为:小米生态的技术整合能力、雷军个人IP的号召力以及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
然而,产能瓶颈、安全争议和竞品带来的压力,仍是小米汽车未来发展的挑战。
或许随着YU7的推出,小米有望在SUV市场复制SU7的成功,进一步巩固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地位,也说不定。
几年前雷军曾言,造车是人生最后一次创业,他愿意押上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荣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所以当小米SU7和SU7 Ultra爆火的时候,网友总调侃说,雷总第一次造车,没什么经验,不会偷工减料。
小米跨界造车且成功,可以说是一场商业奇迹,而这离不开雷军"工匠+商人"的独特人格魅力。
这位55岁的科技大佬,用28年时间完成了从程序员到商业领袖的蜕变:
从金山到小米,从手机到汽车,每次跨界都以"搅局者"姿态重塑行业格局,始终践行“让每个人享受科技的乐趣”。
●图源:微博@雷军
3月24日,雷军重返母校武汉大学,在“雷军班”召开了一次“班会”,不仅与现场学生合影,集体比了“Are you OK?”手势,还亲自颁发了100万元的“雷军卓越奖学金”。
毕业后的雷军,不仅心系母校,而且28年来一直积极投身于母校的建设与人才培养。
早在1997年,他就捐出了第一笔60万元的款项(设立了“腾飞奖学金”);2016年,建设“雷军科技楼”时他捐赠了近1亿;在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庆时,他单笔捐赠了13亿,刷新了中国高校校友个人现金捐赠纪录......
就是这种草根逆袭、回馈社会的形象,让他成为了许多年轻人心中“理想企业家”的代名词。
3月25日,在武汉大学的樱花大道上,凌晨五点拍照的雷军再次成为焦点。
当天雷军更换了社交平台头像为武大樱花照,并配文:“我怕人太多,今天凌晨五点多,天还没亮,我就到了校园。”
●图源:微博@雷军
这种反差感,正是他魅力的核心所在。
从湖北仙桃农家子弟到全球商业领袖,他始终保持着“劳模”式的工作节奏。
有投资人这样评价他:身上既有湖北人的精明,又有理工男的纯粹。
从现实到“冥界”,小米SU7的爆火不仅是产品力的胜利,更是品牌符号穿透圈层的证明。
当纸扎版SU7成为清明祭品时,我们既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的幽默接纳,同时也必须警惕创新与侵权的边界。
祭祀文化可以与时俱进,但不应以侵犯知识产权为代价。
毕竟面对“SU7阴间版税要不要收”这个问题,可能雷军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编排 | 黄家俊 审核 | 黄家俊
0人觉得好看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