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首席营销官

正常登录

短信快捷登录

忘记密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极速注册

第三方登录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获取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滑动解锁
注册

AI阴间广告频翻车,“童装顶流”不忍了!

原创   2025-03-28   10:49
0
0
0
16524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广告案例精选(ID:ad2829)

作者丨凌风


近年来,随着AI的爆火,许多人感受到了AI 对生活的「入侵」,在地铁、电梯间和商店,总能看到了AI 生成的广告。


这些图像不仅具有浓浓的「AI 味」,还有很多恐怖细节,让不少人大呼「阴间」。其中也有不少翻车的,比如深圳地铁推出的公益广告是AI生成的,画风一言难尽也就算了,还存在明显的瑕疵,被网友狠狠吐槽。


图源:深圳地铁拍摄


图源:小红书网友


不少网友反馈,AI做的广告好low。


图源:小红书网友


在AI阴间广告泛滥的当下,终于有品牌出手整顿了!


最近,上海徐家汇地铁站一组写给小朋友的广告,让成年人集体破防,并在社交媒体刷屏了。


因为扎心文案不仅写出了中国小朋友成长中的痛,也让曾经经历过这些痛的“大朋友”狠狠共鸣。




01


这组海报把中国孩子的成长心事写成文案,挂满地铁站。尤其是那句“即便付出所有努力,别人也有权利不喜欢自己”,谁懂这句话的杀伤力。


大队长连任选举落选了

你看 即便付出所有努力

别人也有权利不喜欢自己


图源:小红书momo


越长大越明白,要学会接受并不是自己努力了,别人就会喜欢自己。大队长落选的挫败感,是职场PTSD的童年预演。这种成长中的无奈与委屈,被巴拉巴拉精准捕捉。


又一次 妈妈叫她让着妹妹

明明只比妹妹大几个小时

为什么老是让自己让着


图片

图源:小红书momo


二胎家庭的永恒痛点,成年人看到依然意难平。相信有过类似经历的小朋友和大朋友,看到这一幕画面文案都会绷不住,明明只是大一点,凭什么老是让自己让着。这些文案像撕开一道伤疤,揭开小时候没被治愈的伤口。


第一次知道

原来被全世界看到的感觉

也没有那么好


图片

图源:小红书momo


我们都渴望被全世界看到,但是当罚站面临羞耻心,被看到并不一定是光彩的。“被全世界看到的感觉没那么好”,社恐人秒懂。


把那件不喜欢的旧衣服藏起来

爸妈就会给自己买件新衣服了吧


图源:小红书momo


透露出孩子为了得到新衣服所做的小心思,背后是对物质的渴望和对父母关注的期待。


没有人注意到

在这样一个寻常的清晨

他遇到了二十年后的自己想成为的人


图源:小红书momo


人生最重要的相遇,往往发生在最不经意的时刻。


海报将成长过程中的委屈、不甘、羞耻、挫败等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有过类似经历的人,瞬间会想起小时候那些经历。


这种“双关叙事”让成年人一边共情孩子,一边心疼当年的自己。




02


让人震惊的是,这竟然是童装品牌balabala的二十周年特别企划,品牌征集用户真实照片,并以创意展览形式登陆上海地铁徐家汇站。


图源:小红书momo


通过灯箱长廊、地贴,电子屏搭建等形式,邀请大朋友和小朋友们一起,看到成长的模样。


图源:小红书@春野涧


这是巴拉巴拉送给中国小朋友的礼物——用这片温柔的时空,接住每一颗正在长大的心。


网友称赞广告文案很戳泪点,好有水平。



真没想到ai广告横扫大街小巷的时候,balabala能做出如此高质量的广告。



“需要这样的广告提高大众审美水平”



“上一次看到这么感动的宣传还是泰国广告”



有人建议在学校里面宣传,因为地铁几乎没有小朋友。



但有没有可能,这广告根本不是拍给小朋友看的,而是给我们这种曾经是小朋友的大人看的。



除了写出成长的痛,巴拉巴拉线下海报也展现小朋友的更多面,比如勇敢,童趣和天真......


写成长中的孤军奋战,小朋友的心事:


为了晚点回家

他把所有石墩都躺了一遍


图片

图源:小红书@春野涧


她猫起来不愿让人知道的心事

愿意让猫猫知道


图源:小红书@春野涧


写小孩眼中的困惑,那些无人理解的瞬间:


特别爱吃鱼,但第一次看到杀鱼,

他在心里一连说了好多声对不起。


图源:巴拉巴拉微博


第一次转学,

一边挂念着老朋友,一边又想着

怎么结交新朋友呢?


图源:巴拉巴拉微博


写小朋友的勇敢:


一样不敢打针的她

那一刻却选择了做姐姐的英雄


图源:巴拉巴拉微博


写这些成长中的热爱渴望与向往:


他希望T恤多亮一会儿

这样对面的姐姐就会一直看着自己


图源:巴拉巴拉微博


他会永远记住那个黄昏

自己被小五岁的对手,将军了



小时候我们听过最熟悉的一句话就是“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多”,成年人总是以过来人的身份标榜自己,他们会习惯性认为小孩不懂,继而忽视小朋友的情绪和真实感受。


但这组海报文案让我们意识到,小朋友不只是小朋友,他们还是尚未长大的你,他们会和你一样,偶尔失落,偶尔忧虑,时常困惑,也怀揣一颗充满好奇的童心。


也同时告诉成年人,原来大朋友也只是小朋友而已。


正如文案所说,“面对生活,哪有什么大人和孩子,只有与烦恼反复较量的大朋友和小朋友。” “长大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是小朋友们更懂得如何快乐而已。”


图源:小红书@春野涧



03


巴拉巴拉这则广告高明之处,在于用“小朋友”的壳,装“大人”的酒,广告表面写孩子,实则句句隐喻成人世界。



此外,巴拉巴拉和新华社还联合制作《中国小朋友》短片,在“春分”这个万物生长的节气,献给正在长大的小朋友,也邀请所有曾经的小朋友,一起回到那些被遗忘的时光,回望成长路上那些隐秘而盛大的时刻。


巴拉巴拉希望无论孩子还是大人,都需要被平等地“看见”。用“看见”宣告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相信每一个“大朋友”,也会在其中看到自己。


长大,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小朋友总能用无限的勇气,将不快乐化作成长的养分。第一次面对离别,第一次经历挫折,第一次感受失落…… 在很多大人未曾留意的时刻,小朋友在经历着只有他们和balaT才知道的故事。


短片里那些小朋友被忽视的成长瞬间,像极了我们生活中不经意错过的片段。孩子不是“跳舞拿奖的神童”,不是“情商超高的完美宝”,他们会委屈、会害羞、会无语、也不想当姐姐……


传统童装广告主打“可爱”“舒适”,而巴拉巴拉选择绑定“成长情绪价值”,因为巴拉巴拉深知,童装广告,真正买单的是家长,但触动家长要先让他们“想起自己曾是孩子”。


这届家长自己是“互联网原住民”,既为孩子买单,也为自己的情怀付费。


选择地铁站而非儿童频道,看似选错了传播场景,实则暗藏心机,因为疲惫通勤的成年人更容易被“童年回忆”击中。


通过有共鸣的文案创造公共性话题,吸引路人拍照打卡,借助社交裂变实现二次传播。


图源:小红书@查查头的美丽世界


往往真实走心的内容最打动人。通过文案和画面讲故事,巴拉巴拉让品牌形象实现升华,塑造了一个温暖走心,“懂你”的品牌形象。



04


巴拉巴拉童装这组广告,让人想起此前迪士尼投放在上海地铁站的广告,两者都采用了征集用户真实照片的方式,增加了广告的真实性和亲和力。且都用走心的文字,治愈成年人。


十万零九百一十二

公里的奔赴

从东北带雪来

给玫玫过生日


图片

图源:小红书@Lulu超爱吃


是不是每个人在鼠摊

都拍过一张这样的照片


图片

图源:小红书@Lulu超爱吃


四舍五入就8.0岁吧

正是暴走迪士尼的年纪


图片

图源:小红书@Lulu超爱吃


少女心forever


图片

图源:小红书@Lulu超爱吃


又美又飒的毒后


图片

图源:小红书@Lulu超爱吃


就算你是坏人

我也爱你


图片

图源:小红书@Lulu超爱吃


别问,问就是还没玩够


图片

图源:小红书@Lulu超爱吃


一个人去迪士尼

也很开心


图片

图源:小红书@Lulu超爱吃


在全世界最快乐的地方

说我愿意


图片

图源:小红书@Lulu超爱吃


原来人在幸福的时候

真的会想哭!


图片

图源:迪士尼小红书


生活破破烂烂

迪士尼缝缝补补


图片

图源:迪士尼小红书


迪士尼这组地广,将那些被迪士尼治愈的、幸福的时刻具象化了。


不同的是,迪士尼广告更多地围绕其经典童话形象,营造出梦幻、浪漫的氛围,让人们沉浸在童话世界中,重拾童年的幻想。而巴拉巴拉则更侧重于展现现实生活中小朋友的成长经历,将成长中的酸甜苦辣真实地呈现出来,让消费者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迪士尼造梦,巴拉巴拉剖现实:前者展现打工人去迪士尼的“童话感”,后者直面成长的刺,带来“童年回忆杀”。


约翰·列侬说:“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时,生活已离我们而去。但希望你能永远记得心底那个脸上永远挂着开心的小孩儿!”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消费者对于广告的免疫能力越来越强,地铁广告通过场景共情,反而成为稀缺资源,正如网友所说:“刷100条AI广告,不如偶遇一次走心文案。”


巴拉巴拉这波操作,堪称“用童装撬动成人市场”的教科书案例。它揭示了一个真相:最好的儿童营销,往往先让大人变回小孩。


巴拉巴拉这组广告最动人的地方,不在于它让我们回忆童年,而在于提醒我们:每个孩子都值得被看见,特别是在那些看似平常的瞬间。


因为教育的真谛,或许就藏在这些未被注意的晨光里。正如儿童文学作家林良所说:"童年不是为成年做的准备,它本身就是重要的存在。"


当我们在喧嚣中学会驻足,或许就能在孩子眼中,再次看见星辰大海。


0人觉得好看

已标记好看

我们将会为更多用户推荐此文章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营销官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

说点什么

发表

最热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更多
首席营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