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以来,各地大学纷纷举行毕业典礼。今年毕业季有些特别,最后一批90后将要离开校园,一代人的校园青春正式落幕。
如此重要的一个节点,品牌营销怎能缺席?“毕业季”主题流量争夺大赛早已拉开帷幕。纵观毕业季营销,好创意屡见不鲜,然而不是每一个品牌都能够走进用户的心智。
问题不是出在创意上。如今品牌处于创意过剩的营销环境,创意为王已不是绝对真理。企业真正需要做的是,从用户的角度深入思考,不断向精准化营销发力,精准的用户洞察是成败关键。
洞察的最高境界是共情,站在与受众同样的立场,产生的创意才拥有生命力,毕业季创意同样如此。社交媒体上的留恋和怀旧氛围是毕业季主旋律,实际上,从应届毕业生的角度看过去,也许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面对无限可能的未来,他们跃跃欲试,内心充满希望与期待。即使有一丝留恋,在激情无限的青春时代,在她们面前如过眼云烟,品牌滥用伤感滤镜,有可能适得其反。
在这样一群年轻人面前,品牌应该做一场怎样的沟通,来建立或强化与用户之间的情感关联呢?
可口可乐携手新世相开启本年度的毕业季校园营销战役,活动主题为“畅爽开启新可能”。鼓励年轻人勇敢面对未来,遵从内心做出自己的人生选择。
这一品牌主张将应届毕业生最为关注的“新可能”放大,重新梳理这一目标人群当中“新可能”的具体意义:如何放飞职业梦想?在什么地方安放青春?与谁一起度过一生?
01
心语上瓶,
毕业生情感的无限可能
基于对毕业生状态的深刻洞察,6月9日,可口可乐推出“新可能”定制瓶,以此提供了一种方式,既可以让他们记录自己的毕业心路,也可以向不同的人表达情感,使一个可乐瓶成为他们之间的纽带。
经过多年实践,可口可乐深知消费者对定制瓶这一承载社交功能的好评,以及对更多主题标签新玩法的期待。因此,可口可乐在2021毕业季,再次启用个性定制瓶玩法,以此次“新可能”为主题,推出毕业情感定制瓶。
以“新可能”为主题,诠释亲情爱情友情的无限“可能性”,依托这些承载不同情感的主题,可口可乐将“新可能”这一概念情感化,具象化,借助毕业季这一节点与消费者建立新场景的情感链接。
02
搭建毕业的车站,
毕业的下一站是哪一站?
人们常常把毕业比作离别的车站,这一比喻一直存在于修辞之中,如今一座真实的毕业站出现在了大学校园里。
原来,可口可乐联手新世相走入大学校园,搭建了一个毕业站。与即将登车离去的毕业生展开对话,了解他们想在毕业之后开启怎样的新生活。可口可乐鼓励他们将目的地写到墙上,让各色各样的答案给彼此启发,鼓励更多人勇于作出自己的选择,接受新的挑战。
被采访的同学说出了各自的梦想。有人希望从政,有人立志投身实业,拥有自己的品牌,还有的人想开工作室。最有时代印记的梦想是做女团工作,尽管父母不那么支持。
通过这些多元化的答案,人们能够看到新一代年轻人多元化的生活形态。他们视野广阔、踏实进取,表现出生活方式自主化、处世态度理性化、人生理想现实化、价值追求个性化等特质,有着生活及精神方面的多元化追求、多层面欲求和多样态需求。
尽管每个人的答案都不相同,但只要勇于作出自己的选择,接受新的挑战,就有了拥抱全新可能的机会。
03
启动心愿收集,
新世相树洞装满“人间真实”
除了在线下“毕业站”收集心愿,可口可乐携手新世相开启了线上树洞模式。
新世相的常规内容路径是通过大量的社会调研,收集海量社会样本,再对其进行统计归纳,提取出群体最集中的呼声,将其转化为一场社会层面的行动。这一次,他们邀请毕业生聊聊自己未来的“新可能”。
这种沟通方式迎合了年轻人的沟通特点:在人生的起步阶段,他们有着大目标或小目标,既想要一吐为快,却又因为话题过于私人而不想开口。树洞的提供让起步阶段年轻人的心声得到聆听,他们对可口可乐的品牌归属感和认知度也随之提升。
为了让更多毕业生表达自己,可口可乐请新世相在微博发起了#最后一批90后毕业了#话题。这一话题为2021届应届毕业生提供情绪出口,他们纷纷聚集起来,晒出自己的毕业照及毕业感言。话题发布后迅速升温,获得3.8亿阅读量和7.1万的讨论量。
由于该话题横跨公共话题和商业话题两大属性,通过“毕业季”话题标签,以及“我们建了个车站”激发网友好奇心,将网友向可口可乐品牌活动导流,从公共聚焦到商业诉求形成一条传导链路。
04
应届生对话前辈,
平等视角尊重“新可能”
在收集了足够多毕业生的青春心语之后,可口可乐×新世相从树洞模式转成输出模式。
可口可乐邀请了一位叫小雨的女孩作为毕业生代表,带着大家对未来形形色色的问题,与毕业多年的师兄师姐展开灵魂对话。
因为“北大毕业生送外卖”而引发过争议的张硕,回顾了自己送外卖那段时间的心路。通过那段经历,他深刻认识了外卖员这份工作的意义,当从那段生活走出来,他再回顾那段时间的时候,觉得那时候是很纯粹的。
小雨向他说出许多毕业生的迷茫,她发现参加校招的人不是985、211,就是海归,即使是硕士毕业的自己也会感到不自信。
张硕认为,对毕业生来说,母校的确是最拿得出手的东西,然而进入职场之后,做了什么才是决定因素。他建议,“你要不断从别人的眼光标准中走出来,不要用别人的坐标,去确定自己的方位。”
大学爱情何去何从,毕业生有很多疑问,为此小雨采访了一对毕业多年的夫妇。
大金和希子夫妇从大一在一起,毕业后结婚,然后一起读研。他们的爱情观是,恋爱虽然要顺其自然,但是不能任其发展,是要在多思考,动脑筋的基础上,再顺其自然。
小雨向他们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自己跟男朋友在一起四年半多了,到毕业的时候担心两个人渐行渐远,因为她想留在北京工作,男朋友选择留在老家工作。
大金这样建议她:“伴侣可以参与你的决策,参与你的人生,但是最终选择权要在你自己手上。距离可以影响爱情,但是距离不能替你决定爱情。”
中文系毕业的冯逾,先是跟风进了电视台,辞职北上后成为演员。他认为人生有很多个四年,人生永远在变,用此刻小小的想法来捆绑你的未来,是一种刻舟求剑的行为。
小雨向冯逾说出了初入社会的烦恼,自己这么辛苦地打拼,但是只能住十几平的房子,这似乎不公平。
冯逾认为,大家都要承担自己甘愿追求东西的后果。热爱一种东西会让你拥有最强大的本能去坚持它。
无论是职业的选择、爱情的维持,年轻人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困惑,前辈的人生经历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高价值的精神财富。这些真实的人生细节,给予每位毕业生以勇气,让他们跟随自己的内心,勇敢开启未来更多新可能。
这不由令人想起此前颇有争议的“后浪”之争,前浪代表对后浪的溢美之词并未换来年轻人的共鸣,反而被调侃为“爹味十足”。
观察这段视频,学妹无论在与哪位学姐学长对话时,对话双方处于平视的视角,品牌通过这种镜头语言,向广大年轻学生表达对他们选择的尊重。
结 语
回顾本次传播活动,可口可乐联手新世相尽力在回避“品牌说”,而是鼓励作为目标受众的应届生去表达,同时还邀请他们的前辈来分享。通过这种当事人发声的方式,品牌深入他们的生活,从而形成长效的品牌态度连接和鲜明的品牌精神标识。
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沟通对象虽然是应届生,但是整个活动实际上并非局限于应届生,无论是歌词瓶的定制还是前辈经验讲述,活动的设计都是对整个校园群体开放的,这种操作的好处是充分利用营销资源,形成以点带面的最大化效果。
本文由首席营销官入驻KOL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品牌头版(ID:ceozhiku)
分
人收藏
你的评价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累计评论 0 条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