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600天,小米也栽了?
“前期自动驾驶测试效果不佳,小米汽车进展不及预期,最终可能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
许久没有“新闻”的小米汽车最近的这则消息将专心造车的自己又拉回了“舆论场”。据有关媒体报道,小米汽车内部员工表示“本身该交付的内容就不多,现在还会因为交付进行的卡点被砍掉一些,就会更少了。”这一消息令如火如荼的小米造车遭受质疑。其实早在11月初,外界也曾有传闻称小米造车被叫停。彼时小米方面人士表示,小米汽车项目正在顺利推进。而如今传言再起,再加上前不久小米发布的 2022 年第三季度财报拉响了业绩警报。很难不让人怀疑小米造车是不是真遇到了什么大难题?从去年3月业界传出小米造车,至今已经过去了600多天。彼时的雷军曾在演讲中动情表示,我决定亲自带队,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深知做出决定意味着什么,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虽然贵为互联网大佬,但质疑声四起,不少人认为小米不务正业,造车仅仅是PPT造车,难成大器。对此,雷军表示,从今以后将不再进行任何方式的辟谣,大家对小米要有信心,相信小米一定会一如既往地让大家惊喜。看得出,雷军的确锚定了造车的心。之后的故事似乎也在朝着小米预想的方向发展。今年8月,雷军曾宣布小米自动驾驶技术已进入测试阶段,还公布了自动驾驶技术路面测试的实拍视频,展示其自动驾驶技术算法及全场景覆盖的能力。虽然当时工信部发文提高了汽车生产准入门槛,但小米表示造车项目在各级层面得到很大支持,北京自有工厂建设项目正超预期推进中,样板车已于10月初通过多方面测试,预计于2024年实现量产。雷军彼时还透露,小米目标是在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依然信心满满!他说目前电动汽车全球前五的巨头占据了超过八成的市场份额,这意味着小米未来必须要挤进前五,每年出货超过千万辆汽车才算得上成功,竞争将是残酷的。不知道彼时的雷军是不是预感到了危机,才发出这番感慨。然而,紧接着11月出就传出了“小米造车被叫停”的传闻。雷军似乎也“食言”了。彼时小米方面人士表示,不针对传言回应,小米汽车项目正在顺利推进。11月23日,小米集团总裁王翔又表示,小米到2024年上半年实现智能电动车量产的目标进展顺利,目前小米的电车研发团队人数已超1800人,前三季度公司在造车方面的总投入是18.6亿元。但如今突如其来的“内部员工爆料”让小米造车遇堵多了几分可信度。据透露,问题就出在雷军曾大肆宣扬的自动驾驶相关技术上。有关媒体从接近小米内部人士获悉,小米自动驾驶业务正在进行人员调整,原定的全栈自研或将暂时转为供应商方案。而几个月前雷军还表示,小米自动驾驶技术采用全栈自研的技术布局策略,自建全自研数据闭环系统,项目已取得超预期进展。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小米造车顺利与否仿若一出“罗生门”,让人陷入了“小米造汽车,满嘴跑火车”的无限遐想。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雷军再“有钱”再“亏得起”,拿钱短时间换技术的路似乎并不好走。对于造车,小米也的确赶上了风口,但不可否认的是,小米的造车局入得确实算不上早,相较于“蔚小理”等玩家小米汽车也很难称之为“风口上的猪”。对此,雷军在央视《云顶对话》节目中曾说小米造车是被逼出来的决定:“想成为伟大的公司,一定得跟着风走。此时此刻,风口在智能电动汽车,因为这成为了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的融合,如果你不干,你就落伍了。”其实这也不难理解。长期来看,智能手机普及率逐渐发展到“天花板”,手机行业很难再出现曾经的盛况。雷军带队造车,也是为了给小米找到一个新的业务“增长极”。但被“逼”造车的小米显然不打无准备之仗,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正如马云所说,一定要记住不要在你最穷的时候去要资金,一定要在你最好的时候去要钱,你们创业者要记住,永远在公司形势最好的时候去融资,千万不要下大雨的时候去补瓦。当时的小米正如日中天,整个2020年无论是手机出货量,还是全年营收、净利润都是都实现了双位数增长,形势一片大好。也正是这份底气,彼时雷军在宣布造车时并没有接受外界投资,并公布了小米造车的底气:截止到2020年底,小米的现金储备达到了1080亿元,足够支撑未来十年小米造车的投入成本。除了资本的底气,造车也并非雷军一时兴起,早在2013年雷军就有了造车的想法,还说“过去七年,已经投资了接近10家造车公司。”此后更是频繁与造车发生关系。2017年,雷军掌控的顺为资本参与了小鹏汽车A+轮的融资;2018年,小米在内部启动了名为“micar”的造车项目调研。看得出来,从开始思考到最终行动,对于造车,雷军和小米都埋下了长长的伏笔。但随着三季度财报的发布,小米的造车“底气”似乎有松动的迹象。财报显示,小米在第三季度营收、毛利、调整后利润或多或少地都在下降,经营利润更是“扭盈为亏”。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这份“变脸”的财报让外界认为小米造车的基本盘动摇了。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造车停摆自然成了顺理成章的“传言”。如今小米的车还是个“大饼”,讨论这个问题似乎还为时过早。但自从小米官宣造车的那一刻起,网友就已经有了共同的期待——性价比。在一场直播中,雷军曾发起过投票,在产品价格上,彼时有三分之二希望在10万以上,8%是30万以上。甚至有不少人调侃:“小米打完手机价格,开始打汽车价格了”、“希望雷总把价格打到1999元”。虽是戏谑的调侃,但看得出来多数消费者期待小米将在手机领域的“性价比”延续到汽车行业。但小米显然不是这么考虑的。在去年刚立项之初,小米官方就曾表示,初步定位与小鹏汽车类似,主打强科技属性的中高端市场。在2022年度演讲上,小米进军汽车领域的第一款成果露出半边面纱——确定是一款纯电轿车,并将使用禾赛科技研发的激光雷达,整车售价上限高于30万元,定位中高端。当时网友们的注意力全在30W上,不少人表示,这个价格这还是年轻人第一台智能汽车吗?可以预见的是,虽然还未诞生但小米汽车的“高端局”注定和手机行业一样艰难。对于习惯了给小米贴上“性价比”标签的消费者来说,也早已把“性价比”贴到了小米汽车身上。当然,小米汽车面临的自然不止“中高端”的定位能否被消费者接受的问题,还有既便一切顺利,等到2024年上半年小米汽车量产下线之时,瞬息万变的新能源市场还有小米汽车的位置吗?且不说特斯拉、比亚迪两大新能源巨头早已坐实了智能汽车行业的风向标,就连“蔚小理”都已经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领域建立了较强的技术储备,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位置。甚至大众、通用、丰田等传统车企在华电动化转型的攻势下,智能电动汽车早已接踵而至。在这样的残酷竞争之下,小米汽车的未来“注定坎坷”。要想达到“全球前五,并且每年出货量超过1000万辆”的成功门槛,第一辆车必须足够惊艳,超出对手,超出大众预期。毕竟现在国内不缺便宜的电动汽车,更不缺粗制滥造的低价货。从这个角度来看,小米没有妥协性价比,转向中高端,显然是一个聪明的选择。但如今来看,作为智能汽车决胜关键点的自动驾驶技术,这个小米自宣布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之后就选择的领域却“不及预期”。如果传闻属实,对于2024年下线就要“突出重围”的小米汽车,显然蒙上了一层阴影。况且很多时候,市场很“不讲道理”,也并不以技术论高下,既便未来的小米汽车技术上足够惊艳,但当先发优势明显的特斯拉、比亚迪们早已占据了消费者心智,小米汽车的胜算恐怕也像手机冲击高端一样渺茫!但丑媳妇总要见爹娘,小米造车的“真本事”,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本文由首席营销官入驻KOL发布,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品牌头版(ID: ceozhiku)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营销官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