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首席营销官

正常登录

短信快捷登录

忘记密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极速注册

第三方登录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获取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滑动解锁
注册

协同做深,价值做厚,“赛力斯模式”再进阶

转载   2023-03-02   18:04
0
0
0
44948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 | 子雨        来源公众号 | 新摘商业评论(ID:xinzhainews)


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无边界融合的趋势愈发明显,车企与科技公司的跨界联合成为潮流。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推出的AITO问界系列就是典型代表。


问界系列的表现尤其亮眼,去年累计销量超7.5万辆,成为成长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问界的持续热销,不仅让赛力斯一炮而红,一度被视为华为智选车模式的标杆,也让外界看到跨界融合,互生共赢的力量。


今年,二者的合作进一步深化,最近华为与赛力斯在深圳签署联合业务深化合作协议,目标2026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达到 100 万辆。


从2016年转型新能源,到2021年与华为开展跨界业务合作,再到与华为联合研发规划百万产能……赛力斯这家传统车企,何以被华为青眼,又为何能在短短两年跑出如此速度?



01
华为牵手赛力斯,
技术与商业价值的“双落地”


企业间合作,就像设备连接一样,只有接口相通、协议能够握手,设备才能正常工作。企业之间,只有模式能够互相兼容,才能合作融洽。


而汽车产业的合作,除了理念契合,更要有相匹配的技术实力,没有技术愿景和创造力理念无以致远,空谈技术没有商业化落地亦不可持续。


华为与赛力斯,就是这样顺畅融洽,又兼具技术与商业价值的联合。


这几年,华为的手机业务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发展受挫,亟需开拓新业务“回血”。处在新能源转型期的汽车产业,是2万亿元大市场,也是华为最适合的切入口。


汽车产业链非常长,仅一辆车往往就有上万个零部件,上下游涉及范围很广,且有较强的技术要求。华为的技术积累毋庸置疑,不仅具备车联网/通信供应能力,还有自研的系统软件/算法,传感器和芯片,几乎包括智能汽车从硬件到软件的所有核心业务。


可是自己造车是很烧钱的,需要建工厂,引进设备,招募工人,还要有生产资质……时间和成本投入都很重,单造车资质一项,就让无数车企“折腰”,自游家就是例证。


综合考虑,自己不造车,而是为车企助攻,是华为的最优选择。


而赛力斯很早就明白,在智能化新能源时代,汽车行业各大产业链必须加深合作,将每个环节,每个企业的优势最大化。两者在经营理念和战略规划上十分一致,底层逻辑互通,合作起来也顺畅。


目前华为汽车业务主要有三种模式:标准化的零部件模式,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经过三年多内部赛马,零部件供应商模式几乎没有什么声量,HI模式颓势尽显,极狐阿尔法S HI版、阿维塔11销量惨淡。


唯独智选车模式有不错的市场反馈。赛力斯是华为智选车模式的首家合作车企,双方合作打造的问界首款车型M5在交付后首月销量便超过了3000辆,到2022年7月销量破万,是月销量破万最快的品牌。


智选车模式已被确立为华为汽车战略的主航道,这一模式的关键,是可以深入产品设计与制造,华为可以充分发挥在汽车设计、车机系统,以及营销渠道方面的优势。华为之前也接触了不少车企,却只有赛力斯能够实现华为的目标。


这两年华为汽车BU确立了“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转型方向,强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减少科研预算,加强商业闭环,研发走模块化的道路,聚焦在几个关键部件建立竞争优势。


赛力斯是少有的具备生产和销售双资质的企业,也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核心技术研发并具备整车量产能力的,其纯电+增程的新能源产品矩阵能帮助华为汽车业务“降本增效”,甚至“增收”。有业内人士根据问界销量以及分成比例估算,2022年仅问界便带给华为造车近20亿元的收益。


华为提供车机系统与自动驾驶技术,深度参与产品定义、品控及销售渠道,赛力斯负责研发,制造,交付,服务以及创造全生命周期的用户体验。两者强强联合,高效合作。



02
协同做深,价值做厚


2022年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爬坡过坎”之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688.7万辆,市场占比25.6%。硬币的另一面是电动汽车补贴取消了。


车企到了考验产品质量,口碑,消费者认可度的关键点,那些靠补贴过活的品牌纷纷“出清”,只有过硬的技术与产品服务力,才能帮助企业在行业变革和重构中穿越险滩。


不同于all in纯电技术路线的新势力,赛力斯具备充电焦虑和里程焦虑最优方案的核心技术,有增程+纯电双重技术路径,形成了“一个平台、多技术路线”的新能源整车解决方案。


基于超级电驱智能技术平台(DE-i),赛力斯可在纯电、增程等多条技术路径上打造高性能、长续航的智能化产品。并且针对不同市场和用户需求进行产品的释放:在公用充电桩普及较为完善的地区,更适合纯电车型;在基础设施较为欠缺的区域中,增程式可以解决用户的里程焦虑、补能不方便等痛点。


近两年得益于问界的喜人表现,赛力斯收入规模和经营现金流开始呈现稳步上升趋势,规模效应凸显,毛利率水平亦随之逐步提升。



如今华为与赛力斯已经形成长期,稳定,牢固的合作关系,这次产销百万目标的合作,也是两者基于对市场与消费需求的动态捕捉,继续保持灵活,高效协作的又一落地实践。


具体分工上,华为终端发挥领先的市场和用户需求洞察能力,做好新产品定义。华为终端将充分发挥包括高阶智能驾驶,鸿蒙座舱在内的智能化、数字化、用户体验设计等优势,为赛力斯提供赋能支持,进一步加强联合创新能力,打造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赛力斯持续做好现有车型迭代演进,提升产品体验,同时面向未来推出全新平台。赛力斯将协同产业资源、推动新技术、材料、工艺等应用于合作车型。


新平台下首款旗舰车型计划于2023年发布,将搭载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并在后续陆续推出多款全新车型。


从产品定义到开发,从研发到制造、品控,从销售到服务……把协同做深,把价值做厚,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是全流程,全方位,全业务的“全产业链”合作。


作为中国汽车产业深度跨界融合的先行者,两者合作的每处细节,对未来的产业跨界合作都有着积极的引领示范作用。



03
“赛力斯模式”如何赢在未来


“赛力斯由希腊文SERES音译而来,意为丝绸之国,象征着东方,也意味着高端。赛力斯要走的,是一条高端产品的“丝绸之路”,这是中国企业的开放与包容,也是走向世界的格局与气度。”


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曾在赛力斯更名换标发布会上,如此解释“赛力斯”名字的由来。


新名字承载着张兴海对企业发展的期望,更是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牵手华为后,“赛力斯模式”逐渐成为坚持创新驱动,坚持长期主义,坚持商业成功的代名词。


可以说,赛力斯是华为智选车模式的领跑者和最大赢家,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是赛力斯赢得未来的关键。


多年来,赛力斯始终坚持技术先行,6年超100亿元的技术研发投入能看出其决心。如今赛力斯具备完善的三电(电机、电池、电控)技术研发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3000多条专利技术。


拥有二十年整车制造经验以及智能制造能力,可与特斯拉、奔驰、宝马等龙头企业比肩的工业4.0智慧工厂,是赛力斯的底牌。


在智慧工厂内,一块块普通的钢板,经过冲压、焊装、涂装、总装4大车间的打磨后涅盘而生,在精确到头发丝级别的蓝光检测、100%直通率的严苛要求、原材料及工艺的高标准把控和920项检测的严密把关之后,一辆新能源汽车才得以合格下线。


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是,早在2018年,在赛力斯的两江工厂完工之前,国内还只有宝马位于沈阳的铁西工厂正儿八经称得上“工业4.0样版工厂”。为了建成这个电动车智能工厂,赛力斯投资了40个亿。这个数字,相当于赛力斯当时5年的集团利润。而这个工厂,也是华为最为看重的,余承东就曾公开表示,“华为看中了赛力斯20多年的整车制造经验及其在重庆的工业4.0智能工厂。”


市场反馈是产品力的“验金石”。不到一年,上新三款车型,在与华为合作的车企中,赛力斯具有超越市场预期的合作效率,已推出的问界M5、M7、M5纯电版及计划23年推出的M9,组成了赛力斯模式的第一轮车型周期,且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完成品牌心智占领。


赛力斯也在一次次高质量交付中,迈入“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实力、驱动业绩增长反哺研发积累”的增长正循环。


押宝赛力斯这支潜力股,印证了华为助力车企的前瞻性及战略眼光。而有了华为的赋能,赛力斯也借势而起,成为新能源汽车一匹不可忽视的黑马,国内新能源车的座次排位,或将迎来一次大洗牌。


跨界合作从不容易,“赛力斯模式”的成功,是赛力斯与华为之幸,亦是中国汽车产业之幸。

0人觉得好看

已标记好看

我们将会为更多用户推荐此文章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营销官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

说点什么

发表

最热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更多
首席营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