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来到工位就像进入了棺材,一坐下来很想死,恨不得给自己原地上坟。
虽然是一些职场地狱笑话,但是打工人的精神状态一览无遗。
有人照镜子看到自己,有人却从中嗅到了商机。
万万没想到,“棺材工位”照进了现实,看完瞬间让人泪目。
最近,在小红书上随时准备跑路的“极简风工位”过时了,现在刮起了新的“棺材风”。
何为“棺材风”?我想应该是双眼那么一闭,双腿那么一蹬,随时随地入土为安。
是的你没看错,一把能让你安心加班加到死的“棺材办公椅”出现了。
来自英国伦敦的设计师Chairboxdesign操刀,被称为“最后一班”(The Last Shift),具体长这样:
图源:小红书
明明是常见的办公椅造型,却有一种棺材的既视感。
外观设计遵循了典型棺材的形状和线条,内部由木质而成,散发着沉稳低调的气质。
图源:小红书
两个便捷式把手点缀精致优雅造型之余,还大大提供了便利性。
图源:小红书
要是996、007脆皮打工人突然倒在工位,只需要轻轻合上盖子,两手一提就能离场,丝毫不会耽误其他人的工作进度。
图源:小红书
有原木、棕木、红木多色选择,总有一款合你心意。
图源:小红书
谁看了不说一句,暖暖的很贴心,简直可以列入21世纪最伟大的设计。
这把“棺材办公椅”背后故事更是令人感动泪目。
据说,设计师是在加班的时候突发奇想,要是自己加班加到死,以坐在工位上的姿势放进棺材就太不方便了。
于是乎才有了棺材和工位合为一体的设计,看似离谱又十分合理。
图源:小红书
打工人给自己打造“棺材工位”, 用自嘲口吻讽刺加班文化,吐槽效果直接拉满。
这样的“阴间”设计还有另一层深意,办公室久坐相当于“慢性自杀”,呼应棺材造型,设计师希望借此唤醒打工人对健康的重视。
在国外,不少国家开始流行“站立式”工位,每天站着办公一小时,能有效降低健康隐患。
图源:Unsplash
虽然设计的出发点很好,但是建议还是别出发了。
“棺材办公椅”的诡异画风,让网友们哭笑不得。
在工位永眠,给打工人最后的体面和尊严,不要太贴心。
工位的前调、中调、后调都是一致的木质香气,清新怡人。
乍一看像极了婴儿车,从娃娃开始抓起,人生一步到位。
打工人打工魂,坐着“棺材办公椅”,干到死也不能躺平。。。。。。
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办公椅,简直是996、007打工人标配。
我想如果搭配“一键火化”功能使用,效果会更佳呦。
不过,这都难不倒万能皆可谐音梗的中国人。
升“棺”发财好意头,真是滴水不进油盐。
可以说,一把“棺材办公椅”,道不尽打工人的心酸。
不走寻常路的阴间设计,给职场加班文化和员工健康敲响了警钟。
如果说上述是设计师的讽刺作品,那么现实中的实用性“棺材工位”则更让人窒息。
日本办公家具品牌伊藤喜就曾推出过“午睡盒子”(Nap Box),和棺材没有太大的差别。
图源:36氪
其外观形似储物柜,主箱采用木板制造,搭配隔音材料。
内部空间只能容下一个人站立,精密的支撑部件能够保障站立安全,设计的初衷是让打工人能够像火鹤一样站着就能打盹小睡,不会有倒下的危险。
图源:36氪
因为采用直立式装置,放在办公桌旁边就能直接使用,丝毫不占地儿。
咱就是说,只听说过面壁思过,还没见过站着面壁睡觉的。
合着就是一个竖着摆放的棺材,床和棺傻傻分不清,幽闭恐惧症的人进去估计会原地去世。
无独有偶,前有火鹤午睡盒子,现就有长颈鹿午睡箱。
为了教育打工人站着睡觉,日本为“棺材工位”操碎了心。
日本北海道的Koyoyoju Plywood公司,也推出过一款长颈鹿午睡箱,被网友称为“午睡棺材”。
图源: 狂丸研究所
这款午睡箱用支撑部件固定住头、臀、小腿和脚部位,推广“站立式午睡”,可以说将空间美学发挥到极致,适配寸土寸金的商业CBD。
图源: 狂丸研究所
午睡箱的卖点优势主打一个“人性化”,可升降操作面板,让打工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随意调整到最舒适的角度。
图源: 狂丸研究所
舱内还设有音乐装置,播放舒缓优美的旋律,伴打工人轻松入眠。
据说长颈鹿午睡箱已经在日本雀巢咖啡店投入使用,花费不到50元人民币,就能享受半小时午休和一杯咖啡。
好家伙,花钱让自己“跪着睡”,设计实在太炸裂。
原来科幻电影是写实纪录片,“机器”打工人充电半小时,就能续机007。
在这个连睡觉都要跪着的箱子里,埋葬自由和快乐,“午睡棺材”名副其实。
咱就是说,“棺材工位”的设计灵感可以是火鹤,也可以是长颈鹿,但不会是人。
从站着睡,到可调节跪着睡,不断升级的“棺材工位”气晕打工人。
对比下来,还是LV更贴心,和Supreme打造的联名棺材,打通了死亡和潮流的边界。
图源:小红书
潮流无止境,死了也要潮。
尊严体面到位,设计时髦独特,什么都好,就是死也死不起。
“棺材工位”隔三差五出圈刷屏,除了炸裂的造型设计,归根结底是对职场加班和内卷文化的痛恨。
大家用自嘲的方式苦中作乐,在社会式共潮中,找到了对辛勤工作的共情以及不满情绪的抒发出口,成为一种普遍社会现象。
在品牌营销中,聚焦打工人生存现状的作品也越来越多,“打工人”逐渐成为营销的关键词。
国庆节后调休,淘宝在地铁站投放挺着大肚皮的“抱抱”公仔,能够在打工人早出晚归的路上,小小地抚慰和拥抱满身心的疲倦情绪,堪比一款「解压神器」,传递品牌的温暖关怀。
图源:淘宝
宜家门店创作欲爆棚,让玩偶上演cos show,脑洞大开的陈列设计演活打工人的精神状态,主打的就是一个精神状态不稳定,和打工人玩成一片。
图源:宜家
But Lab以“咖啡苦哪有命苦”的自嘲为创意切入,系列文案用直白犀利的口吻道出苦楚和无奈心声,成为了无数打工人的“互联网嘴替”。
图源:But Lab
关切打工人现状,传递打工人心声,品牌们正在行动。
正如乐视推出四天半工作制,每周三实行弹性半天工作制;
耐克宣布一周只上4天班,周五当天可以居家办公一天等等,神仙公司以人性化的工作制度切实提高打工人的幸福度。
不论是口头发声,还是践行实际行动,品牌们围绕打工人丰富营销表达,能够引发最大程度的共鸣。
品牌与其琢磨“棺材工位”设计,不如多来点阳间整活!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微信公众号:顶尖广告(ID:idea1408)
0人觉得好看
说点什么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