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烫知识:哈尔滨成「尔滨」了!
最近这段时间,为了招待五湖四海的客人,哈尔滨是到处整花活儿。
饭店里冻梨切片、索菲亚教堂人造月亮、松花江热气球、商场交响乐团,就连鄂伦春族都被请出来在中央大街表演驯鹿了,主打一个家里来qiě了(来客人了),什么好东西都要现一现。
举几个比较“炸裂”的例子:
为了让游客随时随地拍索菲亚大教堂的夜景,哈尔滨直接搞了个人造月亮,用无人机挂上去。
据说全国只有9000人的鄂伦春族,也从大兴安岭深山里被拉了出来,牵着驯鹿走上了中央大街,给南方的小可爱们大开眼界。
还有企鹅排着队出来溜达,鸵鸟拉客,冰雪骆驼在线等骑,洗得香喷喷的白狐直接往游客怀里塞……
对于这些,本地人的反应是:没见过、不知道、这都行?哈尔滨你让我感到陌生。
这种“哈”不出来一点的心情,不仅让哈尔滨喜提「尔滨」新昵称,还借着这个新称谓再次刷屏热搜,只不过这次吸引大家伙围观的,是网友们在评论区针对「尔滨」的爆梗发言。
这么说吧,你要想真正读懂「尔滨」这个词,就不能只看它的基本释义。
你要看哈尔滨文旅和当地群众对游客的“宠爱”细节;
你要读哈尔滨土著震惊、困惑、委屈的“生气”独白;
你要品南方小土豆抱狐狸喂东北虎的“幸福感”小作文。
什么?觉得“南方小土豆”不好听不洋气?
老板:马上安排马上改
你还真别说,“尊贵的马铃薯公主/王子”立牌一挂,想逛的仪式感蹭蹭上涨,比“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哈尔滨”强多了。
不仅商家卷,文旅局的提示标语也突然“温柔”起来了:
连续两句“记着啊”,再脑补下东北话发音,夸句贴心不过分吧。
甚至连公交怎么坐、打车多少钱都给你规划好了。
大家都有导航地图吧?大家都会打车吧?
哈尔滨文旅:那不行,不能一个看不住,让南方小土豆吃亏了。
考虑到游客打卡景点拍照太冷?哈尔滨文旅又是把户外暖棚一顿搬:
把企鹅、东北虎、麋鹿请出来还不算完,还连夜打造了“冰马俑”,哈尔滨文旅你是懂拿捏氛围感的。
就是有点担心,再这么整下去哈师大雕塑专业分数线得涨了吧。
同为兄弟,辽宁文旅也开始上才艺了,至少这温馨提醒暴露“他急了他急了”。
一边是南方小土豆被宠上天,一边是看愣住的哈尔滨本地人在线“委屈”。
其中最经典的一句评论就是:尔滨,原来你并非无声的海,只是不为我澎湃。
甚至还有人贴切地形容本地人是前任、南方小土豆是现任,“崇南媚豆”的标签都打上了。
那总结你就看吧,一看一个可怜弱小又无奈。
本地人自己“破防”还不够,还有不少网友在线“拱火”,一句“你爸妈不要你了”,创到土著想哭。
甚至有种想要假扮“小土豆”的冲动:
但玩笑归玩笑,作为东道主的本地土著,看到自己的城市被认可还是打心眼里高兴的,自觉做起了旅游向导。
甚至开始反向思维,对南方小土豆开启了“可爱”视角的围观。
连“南方人比较抗冻”这种毫无科学依据的结论都被总结出来了(离谱。
冻梨切片还不够,游客还晒出来了冻梨榨汁、冻柿子鸡尾酒,只有本地人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不过从游客视角再去看当地群众的“温柔”,感觉更暖心了是怎么回事。
有人总结,哈尔滨这是接住了继淄博后新一轮旅游的“泼天富贵”;
也有人调侃,哈尔滨怕不是“讨好型人格”;
但其实,哈尔滨这次话题和口碑的双出圈,立足点还是在于大众和城市的双向奔赴,“冰雪特色”和“接地气人情味”的兼具,才最终赢得了游客的认可。在淄博火出圈的时候,“真诚是永远的杀手锏”被频繁提及,这句话放在哈尔滨身上也是通用的。
此刻,本青年的心情很简单:
彩蛋一:
除了出圈的“乡爱四人组”冰雕,兰蔻也打造了自己的冰雕作品,建议其他品牌赶紧集体开卷,重现潍坊风筝节品牌吉祥物“上天”的盛景,这以小见大的出圈方式,错过岂不太亏了!
彩蛋二:
继肯德基“冰雪”主题限定后,马迭尔都出了“东北大花”风限定雪棍,其他品牌的联名也快跟上!
本文由首席营销官入驻KOL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4A广告营销(ID:aaaaggyx)
0人觉得好看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