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情绪营销的本质,就是为消费者创造某种情绪价值,让他们产生好感、促进下单。那么,究竟有哪些人或物的介质、渠道与场景的元素,能创造情绪价值呢?
复盘2023年那些走红的情绪营销,我总结了以下10个趋势性的情绪抓手,希望能对你做情绪营销带来一些启发。
结合热门的社会现象看,人们用表情包表情达意,在动物身上寄托情感,通过烧香、求符、算命寻找未知的确定。反过来,这些物与事与行动,也为品牌做情绪营销,提供了有力的社交钩子。
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表情包就是我们行走世界的情绪面具。
读图时代,我们用表情包解构世界、定义世界,许多不想多说、不好明说的话,都被一股脑塞在表情包里。相应地,大众的情绪底色,也潜露在这些表情包里。
从鼠鼠、吗喽,到无语佛、loopy,过去一年热门表情包的更迭背后,是“用图说话”的年轻人,从焦虑、无力,到躺平、摆烂、时而发疯的情绪转移。
我们能从一个人常用的表情包,捕捉到ta的性格和情绪。同理,看看年轻人社交圈高频出现的表情包,就能对眼下情绪营销的方向摸个大概。
换个角度,表情包,也贡献了兼具情绪价值与社交价值的内容与符号。
一来,搭载情绪价值的表情包IP,可以是品牌联名的灵感来源。喜茶与loopy,瑞幸与线条小狗……小众IP作为表情包出圈,品牌联名也借此走红。
二来,表情包能帮品牌把自家的官方号搞热搞活。像我们盘点过的钉钉、瑞幸、盒马等,都颇擅长用表情包陪你发疯,与用户社交。
其三,像旺旺、麦当劳那样,让品牌IP形象成为表情包的一种,也是品牌贴近大众情绪场的方式。
同住地球村,人的移情总是很容易投射到动物身上。
回看2023,一方面,从“内核稳定”,被年轻人奉为精神领袖的卡皮巴拉,到成都大熊猫基地的花花,红山动物园的沃夫,广西动物园的“发型狮”阿航……走红的动物明星们证明,大呼“人间不值得”的年轻人们,正从“动物世界”中探索值得。
另一方面,宠物经济下,为情感孤独的人们带来情绪治愈、情感寄托的宠物们,也更多地呈现出一门情绪生意价值外溢的潜力。
出圈的网红动物,首先为品牌情绪营销提供了借势的对象。
以卡皮巴拉为例,Jellycat推出水豚毛绒玩具、星巴克上架水豚杯子,喜茶与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推出联名周边……与网红动物绑定形象,品牌周边也有了治愈功能、网红特质。
其次,动物们也能为品牌移情搭桥牵线。像腾讯反衬社畜人生的趣味表达,以及喜茶、盒马、鸿星尔克认领动物的善举,都是让人们爱屋及乌的方式。
对宠物,也一样。亚朵颇受好评的宠物友好房、M Stand一售而空的圣诞宠物周边,都说明,讨好了“主子”们,就是讨好了养宠人群;而淘宝、名创优品关爱流浪动物行动的赞誉,也说明对生命的暖意关怀,终会带来用户好感的情绪转移。
社会焦虑的集体情绪下,曾经质疑一切的年轻人,现在正选择相信玄学。
今年以来,“求人不如求佛,上班不如上香”的寺庙游,成为了年轻人解压的新方式。不仅如此,佛门手串、道门符纸,周易算命、卡罗求测……面向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年轻人或许半信半疑,却也抵不住为“神秘力量”买单。
而这不光催生了慈悲咖啡、寺庙咖啡等寺庙+经济的新业态尝试,也让营销玄学成为一种对话社会情绪的有效方式。
玄学是个大命题,能够做文章的点很多。但值注意的是,无论是寺庙、还是玄学,都有诸多禁忌。所以,做玄学营销,要格外注意传播上的分寸尺度。反面案例,喜茶与无语佛联名下架的坑,对于所有品牌来说,都会是个警醒。
相对而言,好的玄学营销,就需要找到文化的契合点,同时内容与形式又不至有太重的文化色彩。
像饿了么给奶茶配佛珠的包装创意,就既轻巧,又为产品带来的情绪价值。而益禾堂的“顺顺珠”、喜茶“好运符”、奈雪的“一朵莲花茶”、王老吉的“贺岁罐”能受欢迎,则是因为他们沟通的重点在于给生活一点好兆头。
相对于玄学的神秘力量,伴随着大众情绪疗愈需求增加,近来悄然兴起的“身心灵”领域,似乎显得有章法许多。
作为新物种,“身心灵”领域庞杂,界定也不是非常明确。过去一年,从绿植、插花、抱树,到冥想、正念、瑜伽、颂钵;等等等等,都或多或少包上了身心灵的概念。但它们能流行,共同点在于,教人们平静身心、摒除杂念,重塑一个内核稳定的自己。
简单来说,就是——放轻松。
放到品牌营销的维度看,如何教人们放轻松呢?
其实,也不用那么复杂,一盆绿植就能做到。这两年,主张用植物制造情绪疗愈的超级植物公司,就受到不少品牌联名的欢迎。
当然,也可以试试跨界“身心灵”领域。如喜茶与 FLOW 冥想工作室的合作,就将其茶饮产品“身空”理念,与身心灵领域的“松弛”概念结合,做了一次比较妥帖的跨界尝试。
但“身心灵疗法”毕竟大都未经验证,多有风险。关注身心议题,更妥帖的做法,还是向心理学领域寻求科学支持。
像珀莱雅“回声计划”这样,对情绪之下大众精神心理转态的深度关切,以及Lululemon这样与知名心理学者李松蔚合作,与用户探讨亲密关系的社群活动,都是很好地展开“身心议题”的尝试。
感官,一贯是情绪营销的一大抓手。
在认知心理学中,信息的接受,经由感官,挑动情绪、达成认知。也就是说,人的五感,与情绪直接互通。
所以,情绪价值备受关注的当下,感官营销也迎来了新的时机。
视觉与情绪高度关联。这其中,直观的色彩元素,更是联通情绪的连通器。
过去一年,我们见证了不少网红色的流行。无论是多巴胺、美拉德这类将专用名词重新注解的新色系,还是芭比粉这类绑定某种感性价值的色彩符号,都表明,情绪经济下,色彩,正成为一种直观联动情绪的视觉元素。
当某类色系成为一种流行,赶流行、蹭热度是最好的借机营销方式。
去年夏天,原是“快乐激素”的多巴胺,被穿搭博主引用,成为一个关联明亮色彩与“自由、勇敢做自己”的情绪氛围的新名词,红极一时。紧跟着多巴胺的大热,瑞幸、益禾堂、库迪、书亦烧仙草……纷纷推出限定产品,赚一把色彩红利。
流行色之外,更常规的色彩营销,可从季节色调入手。跟随时节,春日的樱花粉,夏日的森林绿等,取材自然的色彩,跟随四时节令变动的色彩元素,是不会出错的情绪连通器。
更秀的操作,是让自己成为一种流行。早在2022年,Valentino就通过一系列明星营销、事件营销,将pink pp火了一把。到2023年,芭比粉又以更具象征意味的符号传播,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粉色风暴,将电影《芭比》推上风口浪尖。
当解压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人们正在声音中寻求某种情绪的疗愈。
无论是社交媒体上流行的ASMR 视频里,那些切割肥皂、揉捏太空泥、咀嚼音吃播的声音;亦或是小睡眠APP里,那些伴着人们入睡的白噪音;还是正成为一个趋势内容赛道,仿佛某种“声音媒介复兴”的播客;以及新兴的“身心灵”领域,据说很灵的“颂钵”声;等等,声音的价值,在当下正被重新听到。
声音的听觉触动调动的信息量有限,但越是这样,越容易调动受众丰富的感官联想。
品牌需要做的,只是尽量丰富声音内容,让听觉勾勒的画面感,足以代入更多想象力沉浸。
去年春天,快手的《送你34个春天》是很典型的案例。没有过多的语言描述,仅靠声音的场景联想,就足以将美好春日的治愈,奉上眼前。
同样,记录自然之声的vivo、封存《城市之声》的Maison Margiela 等,也都证明,强调声音,放大听觉联想,是塑造品牌、产品情绪力的有效方式。
除此之外,“声动”的情绪对话,还可以通过主打情绪价值与陪伴的播客,加深对话频率。无论是与播客平台合办内容,还是品牌自办播客节目,都是捕获耳朵的有效尝试。
“人的情绪有75%是由嗅觉产生。”
正如《感官营销》中指出的这样,虽然我们对于嗅觉的关注是远远少于其他感官直觉,但嗅觉在我们的情绪判断中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引导角色。
特别是情绪自由比财务自由还难的当下,相关数据表示,约两成女性会通过闻香气(譬如点香薰蜡烛)的方式来调节情绪。而这,不仅印证着气味营销的潜力,还牵动着一个百亿的香氛市场。
于香氛品牌,能否在这个潜力行业发光发热,本质上是个持续放大嗅觉的非理性魔力,挑动用户情绪的过程。
而对其他品牌,虽然作用于声光电的媒介,决定了相对于视觉和听觉,广告会更少开发嗅觉的部分。但嗅觉依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完善品牌的知觉想象。
最常见的,是在线下体验中塑造嗅觉的引力。像飘散在街头的面包、咖啡香气,都是品牌招揽客人的最佳工具。除此之外,将气味符号送到消费者面前,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结合最近的几个案例看,肯德基炸鸡香水、New Balance运动鞋味香水的尝试,虽然有些猎奇,但也是一种强化品牌符号的方式。而联名祖玛珑用限定香水礼袋的manner,推出城市香挂系列的茉莉奶白,则在丰富品牌感官记忆的同时,延伸了自己的情绪记忆。
情绪与感官相通,也必然地关联到某种依托线下的“体验式消费”。
生活怠倦感充斥的当下,相对于“买买买”的快感,人们更希望找到购买以外的情绪出口。骑行徒步、City Walk、特种兵旅行、氛围感穿搭……
注重情绪、体验的年轻消费者,开发出许多以体验为特色的新兴消费类目,也酝酿出更多糅合商业内容与情绪价值的潜力场景。
2023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房门,走向户外。从观察城市公园、绿地上一朵花、一棵树,到离开城市进入一片山林、旷野,开启一场寻找自我的旅程。
人们对户外的热情甚笃,也开发出更多更细分的户外玩法:从露营、徒步、飞盘,到骑行、野钓、观鸟……对于想要“走出去”的年轻人而言,户外不仅是一种贴近自然的“有氧”健康生活,也是某种更科学的情绪疗法。
当户外成为一种关联身体、情绪健康的生活方式,趋势之下,得益最多的就是那些新兴的户外品牌。
站在潜力赛道,对于户外品牌而言,持续倡导某种户外生活方式,并在这个过程中强化自己的品牌基因,是与新兴人群绑定价值的惯常做法。始祖鸟、巴塔哥尼亚、萨洛蒙、哥伦比亚等,也都是这么做的。
至于赛道外的其他品牌,也可用关联户外的兴趣内容,挖这里人群潜力。平台性品牌如小红书,近两年用调性轻盈的户外内容,让它分别链接旅游、骑行、徒步等细分人群,丰富了平台的社区构成。而电商平台如淘宝,也曾举办户外生活节,在新兴领域找到自己的位置。
而像蕉下,则示范了一种升级定位,让自己成为一个户外品牌的方式。
有人向户外寻找内心的平静,也有人去往人群中,寻找此刻的狂欢。
音乐关联情绪,现场直达感受。过去一年,演出市场快速回暖,一个周末能动员上万人的演唱会和音乐节,以及各种大大小小的音乐现场,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
无论是出于对明星、偶像的追逐,还是享受于那种置身于人群中被音浪包围的愉悦感,人们对音乐现场的热情,正造出一个潜力的情绪共鸣场。
吸引了大量年轻的音乐现场,也让品牌看见了其中的流量红利。
远的不说,最近直播翻车的小杨哥,就能靠一场3000万的免费演唱会逆转口碑。
不仅如此,过去一年,蜜雪冰城、元气森林、江小白、斑马精酿等品牌摇身一变,成为了今年音乐节的主办方,开始玩起了音乐节营销。
正如黑格尔所言,“音乐是心情的艺术”。针对大众情绪、品牌特性,定制内容和场景,在情绪热烈的音乐现场,没有讲道理与被教导,音乐和场景的感受本身,就能让人共鸣品牌的情绪,感受品牌的魅力。
动漫《日常》中有一句台词:“我们每天度过的日常,或许就是奇迹的连续。”
当citywalk不再假装松弛的道具,当市集、街道少了些网红打卡的影子……真正开始“体验生活”的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相对于短暂的情绪激励,在日常中保持内心稳定,才是更长久的情绪平衡之道。
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好的眼睛,我们不一定非要走向“旷野”,城市里的市集、街道,生活周边的人与物,都能给带来而积极的情绪补给。
日常的情景里,有随处可拾取的情绪价值,也有品牌情绪营销可开发的广阔场景。
大众投入生活的2023年,我们看到,天猫用焕新城市路牌、街道墙面的媒介创意,鼓励人们重启日常的获得感;小红书用大家时装周、溜溜生活节、马路生活节等植入“附近”的社区活动,将平台影响力扩散到现实;好望水打造冬日市集,让品牌主张的生活方式,在生活里具象……
走进生活深处,在市集、街边、社区重做在地沟通的品牌们,也为下一年品牌的情绪营销带来启示:日常本身,就有无限可发掘的情绪营销场。在生活的近处,和大众深度交互的品牌表达,是品牌顺利代入大众的情绪心流的有效方式。
本文共总结了10个情绪营销可用的营销抓手。
但情绪价值,代表着一切能给人带来美好感受的能力。这样去看,生活中可以创造情绪价值的触点,又岂止如上10点。
站在生活的广角,我们可以在五感所及的任何维度,寻找情绪触点;也可以探入消费需求、流行文化的底层,挖掘深层的情感链接。换句话说,作为情绪的动物,人行走在生活中,情绪价值也诞生于生活的各个角落。
归根结底,营销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情绪营销,更是一个与人对话的过程。
梁文道曾说,“尊严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稀缺品”。
所有的对话,既要基于对当下社会情绪的深刻理解,更建立在对个体境遇的真实认知之上。
这是写在最后的话,也是以上所有10点的前提。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数英DIGITALING(ID:digitaling)
0人觉得好看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