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京东、抖音、快手、拼多多,百亿补贴背后的明枪暗箭。
鲸商(ID:bizwhale)原创
作者 | 郑瑞龙
百亿补贴、全网最低价口号在N个直播间回荡,这道题不比往年的“算数”容易。
继拼多多之后,阿里、京东、苏宁易购和快手、抖音等线上平台都搞起了“百亿补贴”。前日,京东副总裁韩瑞在脱口秀中吐槽,“很多企业成立至今都没卖出过一百亿,你是要把公司补贴给消费者吗?”
百亿补贴的双11锋芒,要盖过价格“打骨折”的双11,商家依旧关心的是,如何真正的产生爆单转化,消费者们更想知道如何“优雅地薅羊毛”。
电商平台也各出奇招,天猫把“光棍节变成双节棍”,在原有的1天之外增加3天预售期,尽一切可能为活动造势。尽管有人质疑,电商平台百亿补贴是“羊毛出在猪”,但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乐此不疲。而今年这场百亿补贴最大的看点,是在直播间里燃烧。
今年,日活数亿的快手、抖音加快电商步伐,纷纷加入到双11百亿补贴活动中,让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比往年更有火药味。
为引爆线上消费的热度,今年电商玩法有所变化,主要包括营销周期拉长,加强对商家直播的考核及流量倾斜,还有百亿补贴+各种优惠券的联合促销计划。
天猫、京东都在此次双11活动上,加了一个预售期,使得原本所有集中于当天爆发的网购订单,分布到20-30天营销周期里。2019年天猫双11全天成交额已达到2684亿元,今年要刷新“战绩”,在这特殊的年份下,靠一天继续高涨,显然也有压力。
预售制并不新奇,京东618持续多年的“沙漠风暴”促销活动就是分专场、分时段销售,最后对外披露销售成交总额。一方面,预售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提高消费心理预期,形成延续性消费效果。
另一方面直播卖货形式下,把期限拉长,招商计划更容易落地推进,吸纳新商家进入平台铺货。通过购买预测,在未成交前就进行备货、配送到站点,也可以减轻双11快递派单压力,结合价格保护机制,改善消费者购物体验。
由于直播带货场景提供的全新互动方式、丰富的商品呈现,所以直播会场成了今年双11大促的标配。仅10月21日天猫双11预售,薇娅和李佳琦直播间就涌入了超3亿人,销售额直逼80亿元,相当于第一届双11销售额的150倍,可见平台、商家和用户对直播的疯狂。
这次淘宝直播从关注卖场、货品和内容脚本的频道运营模式,转变成强联动、促客活的爆品打榜模式。据披露,淘宝直播已与300多位金牌主播及短视频服务商签约,货品池几乎覆盖整个阿里电商业务。
淘宝直播运营专家晶彩指出,今年双11所有会场都用直播做个性化流量的承接,对产品进行打标。商家在选品时,需要明确给到主播关于商品卖点、直播间价格及合作权益等信息,方便双方快速对接。
京东直播则计划推出“300明星+500总裁”在线的超级直播夜,既是个营销热点,又把直播交易最低扣点比例降至1%,允许商家在抖音、快手、微博等渠道投放,减少商家营销费用支出。同时,京东采用店铺赛马制,依据商品性价比、活动承接页与好评率等指标对商家考核。
今年百亿补贴与以往的优惠券相比,侧重点有些不同。过去电商平台发红包、满减优惠等主要为了增加搜索推荐广告、店铺会员拉新;现在天猫双11补贴、京东“双百亿计划”都是针对下沉市场做品牌渗透,尤其是让聚划算、淘宝特价版、京喜上的商品深入人心,获取传统消费场景的商家和用户。
今年双11期间,拼多多的动作比起阿里、京东显得低调,但百亿补贴常态化所带来的高速用户增长,以及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对平台的态度改观,将使拼多多的客单价和粘性提高,刺激一些品牌商家入驻。
当前拼多多已开启10多个分会场、11.11大促-百万免单专场,联合品牌商拿出百亿预算补贴手机数码、美妆、母婴百货等品类,符合用户消费需求的爆款商品仍会被优先推荐。
另外,以快手和抖音为代表的直播电商平台在今年先后取消淘宝外链,试图让交易全部在平台小店内完成,并分别发布了百亿补贴与宠粉节活动。从招商规则上看,快手、抖音的电商诉求仍有差异。
快手自2018年做电商以来,受益于头部主播家族的粉丝粘性,却也让平台的话语权在实际交易中变弱,整体电商服务、品类等维度的提升有限。今年双11活动,快手的重心是扶持一批中小商家和腰部及腰部以下带货达人崛起,并为此投入上亿现金和10亿流量。
通过品牌商品供应链联盟、品类专场、明星达人合作带货等方式,快手在进一步降低中小商家、腰部达人选品卖货的门槛,打算用营销资源撬动线上成交量,优化品牌对快手“不适合品宣”的认知,增加广告收入。
而抖音投入数亿流量打造的宠粉节,是其成立一级电商部门后的首个双11活动,促销大概持续两周,商家主要来自服饰、美妆、食品饮料等高关注品类。
抖音采用“双轨赛道打榜”模式,一类中小商家(历史退款率<50%)划分为23个垂直赛道,依据抖店销售额、直播间观看人数、互动程度等维度排名,奖励流量包和荣誉标识;另一类是品牌商家和明星达人,抖音为爆款尖货、独家定制和品牌新品开放更多资源,既提高带货销量、复购率,也赚取高佣金回报。
一言以蔽之,双11百亿补贴大战虽然玩法多变,但也考验着平台的诚意和实力。天猫、京东、拼多多电商平台的补贴,主要体现于丰富商品的折扣价;而号称全网最低价的快手、抖音,其实更倾向对商家补贴流量,毕竟直播电商在商品供应链环节的议价能力仍有待提高。
头部电商平台和商家之所以愿意烧钱搞补贴,是因为这两年国内市场供需侧的态势已发生变化。
一方面,电商用户增量触达天花板,很难再进行高速增长。阿里、京东的用户增速在一段时期内下滑表明拐点已至,这加速了阿里推淘宝特价版,京东推京喜的步伐,必须与拼多多在下沉市场抢新的入网用户。
另一方面,疫情后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减弱,更偏爱抢购“低价好物”。头部电商平台策划活动虽有不同特色,但都把中低收入人群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利用直播、1元购等方式推荐低价商品、拉新促活。
这些变化的本质是:商品高度同质化,销售渠道多元化,消费分层加剧,价格的敏感性在绝大数消费者身上有体现,而主流平台又要对优质品牌商进行争夺,所以百亿补贴变相成为筹码,直播则是一种重要形式。
天猫、京东电商利润的大头就来自于把所有流量打包成曝光资源位,售卖给不同商家来收取广告费,并在交易环节抽佣,所以电商平台就不得不为争夺新流量、做高复购率而“烧钱拼命”。
介于电商平台与消费者之间,商家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因为大部分商家的私域流量不足以支撑销售,且最终还要依靠电商平台变现,更不能错过双11大促。
很多品牌也选择在双11期间发售新品,获得更多曝光。新品一般提前30天就会安排上线,在大促期间持续进行营销,包装卖点,优化店铺搜索关键词等,电商平台针对不同程度的新品会给予相应的流量支持,来吸引年轻用户和提升客单价。
由于大量工厂开始转内销、做电商,今年双11的线上新品类目比往年更关注C2M新品,电商平台有意孵化新的工厂品牌。天猫官宣帮1万个品牌做数字化升级,京东也声称扶持厂商打造新品。
针对中小商家和厂家,淘宝特价版、京喜及拼多多在推广新品时,不依赖搜索竞价排名,而是砍掉不必要的渠道宣发成本,走少量SKU的爆品推荐路线。
直播间里百亿补贴后,消费者抢到低价发售的品牌商品,商家因平台扣点比例调低及薄利多销获得利润,电商平台也实现对下沉市场用户的有效触达。多方利益诉求得到平衡,这场营销游戏才玩得下去。
百亿补贴,消费者感受最强的不是百亿噱头,而是实打实的返现。
烧钱带来的流量或销量,有人欢喜有人忧。尤其在双11时间线拉长的情况下。如果营收不能覆盖整个商品成本及履约成本的话,未来商家参与百亿补贴就不会那么有诚意,消费者也失去新鲜感,电商平台则面临用户流失的风险。
就电商平台而言,淘宝/天猫、京东有海量SKU来满足消费者对各类商品的需求,形成了很强的长尾效应,为平台持续带来利润。但是拼多多的拼购机制及推出的百亿补贴,一定程度上抬高了流量成本和获客难度,让阿里、京东不能再无动于衷。
按照阿里、京东的电商业务体量,全面补贴会影响资本市场的短期收益表现,因此除了大力推广淘宝特价版和京喜,天猫、京东可能会扩大品牌补贴专区,满足用户长期薅羊毛的需求。
此外,快手与抖音对电商平台虎视眈眈,或许会加大流量补贴力度来吸引商家入驻、用户下单。
快手仅用一年半就把规模做到了2000亿(淘宝直播用了三年),增长速度非常快,而在高频的服饰美妆、食品等品类,价格竞争会直接减少天猫、京东的销售额和复购率。有业内人士称,去年辛巴一个人的服装销售额,抵得上淘系前10品牌商家的销售总和。
笔者推测,未来头部电商平台的各类补贴会重点投放直播消费场景,而平台、商家与主播之间的利益分成,多入口运营能力、供应链服务等因素,会成为影响活动转化率和用户粘性的关键。
在消费需求驱动下,商家看似主动降价,实则仍是被动。如何从平台上赚到更大利润,让品牌吸引到更多用户,这其实是商家们在双11低价促销过程中想的问题。
比如:找到契合定价区间的主播和销售期,中小商家就可以把部分特卖商品前置,不押注在双11当天抢资源位;尽可能在合作中从平台获取更多用户需求信息,为做店铺会员和建私域流量进行铺垫,减少后续重复投放却带不来复购的压力。
同时在搭配促销和新品打榜期间,商家要留心平台的流量倾斜维度,除了价格、服务之外,分析主要竞品的营销策略,避开因投放失误陷入价格战,推出符合用户消费预期的高性价比产品。
最后商家要做好供应链建设,不管哪条赛道,未来的新品牌都会出现,但稳定的品控体系才是带来品牌溢价的核心竞争力。这样即便被补贴式营销抢了风头,仍然能迅速调整状态跟进,挽回用户。
1人觉得好看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