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不卖“小杯”,茶颜悦色“排长龙”,99%的人不知道的营销秘密!

星巴克不卖“小杯”,茶颜悦色“排长龙”,99%的人不知道的营销秘密!

原创 2021-01-25 10:15
62560
顶尖广告
顶尖广告

为什么肯德基要推出大神卡、宅神卡?

为什么面包新语总要开敞面包制作过程给你看?
为什么星巴克的依云水卖不出还不下架?
.......
 
这些营销现象可以说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但你都有认真思考过为什么吗?

背后的深层原因其实没那么简单,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问题吧。
 

复购策略
 肯德基、奈雪热衷推权益卡 
 
要是你经常吃肯德基,你会发现它会不定时推出各种优惠权益卡,比如大神卡、宅神卡、午餐包月卡、提神卡.......无独有偶,奈雪小程序也上线“3.9元享3张单品9折券”以及软欧包8折卡。
 



以肯德基K COFFEE为例,曾推出的咖啡包月卡主打“38元连享30天的咖啡”,每天只需另外花1块就能购买1杯指定中杯现磨咖啡。
 


对于重度咖啡患者来说,当咖啡因变成一种刚需之后,咖啡就成了一种消费周期性明显的产品,消费者也会期望寻求更便宜的选择。
 
一块钱就能买到咖啡,不少人一定觉得很香吧?
 
但肯德基最根本目的在于预设一种留存机制,抓住你抱着“不用就亏了”的心态,让你天天买咖啡,形成习惯性的消费,最后提升大家的复购率甚至是续费率,这就是蓄水养鱼做用户留存。

就算你几天不买或者一直不用,商家也不会亏,因为已经提前通过会员卡成功圈钱。
 
所以说,无论是会员卡还是周期折扣卡,无疑都是提高用户复购率的营销利器。
 

气味营销法

面包新语设计开放式烘焙橱窗
 
在分析门店制造气味现象之前,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典故,奥利奥做过一个杂志内页广告,广告纸经摩擦后会竟会散发蛋糕的香甜味道,调研显示有80%都表示很想吃。
 
现在很多面包品牌门店都喜欢设计开放式/半开放式的烘焙橱窗,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俗话说:闻香识女人,食物亦如此。
 
面包新语、卡玛王子、鲍师傅等设计一览无余的开放式烘焙间,一方面有助于拉近顾客和食物的距离,让大家能够亲眼看见面包的制作过程,增加产品出品的透明度,向消费者承诺吃到的每一口面包都是当天新鲜现做的。
 


最重要的是,面包所散发的香味本身就是一种隐性的广告,是传递产品信息的有效手段。当消费者一走到门口就能被面包的香味所诱惑,激发他们的食欲和购买欲,从而被吸引进店。
 
餐饮店也可以参考这一点,抓住人的感官进行营销,设计开放式的厨房、开放式烘焙橱窗等,既能营造售卖和就餐的热闹氛围,还能有效带动引流。

上瘾机制
瑞幸咖啡任性补贴发放优惠券
 
说到补贴,就不能不提瑞幸和神州租车,这两个平台都运用了烧钱补贴的战术。
 
就拿瑞幸来说,早前刚推出业务的时候,就砸出各种1.8折、2.8折、3.8折优惠券,比起星巴克的小资价格,便宜真的不止是一点点。
 
这就要说到一个“上瘾机制”,瑞幸也好,神州滴滴打车软件也罢,都是设计了一个触发机制带动我们行动起来。
 
一切让人习惯依赖性的产品,都是经过“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的演变过程。这其中,“外部触发”是消费者上瘾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品牌只有先给大家一些甜头尝尝,才能引导用户体验产品。
 
所以,瑞幸的“触发”就是折扣力度极大的优惠券,毕竟对于消费者来说,送的补贴不用白不用。
 
往后一旦这个触发机制形成了,那么消费者就会养成习惯甚至是上瘾。品牌也就把顺其自然把产品从用户的“盲区”打进“习惯区间”,他们掏钱的动作也会变得越来越爽快。
 


即便平台后来开始收缩优惠力度,调整折扣券额度,由于消费者这时候的习惯早已形成,影响的只是消费频次的减少。
 

锚定效应
星巴克的依云水不只是花瓶摆设
 
当过星巴克气氛组成员的都知道,星巴克的门店长期摆放一瓶依云水,关键是这水卖不出去星巴克也不慌,一直给它留一席之地。
 
毕竟如果顾客单纯真的是想喝水,我们也可以直接跟星巴克服务员免费要一杯。
 
那么,星巴克摆一瓶水真的是为了装饰装逼吗?非也,这是为初次去星巴克的新顾客而设的。
 
星巴克一瓶依云水22块,一杯中杯的美式定价25块。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初次消费的人对比下来,就会觉得咖啡其实也没那么贵了,这就是锚定效应在作祟。
 
人都有尝试新事物的心理压力。当消费者在入手新事物犹豫不决的时候,就会通过对比其它商品的价格,来确定意向商品的价格,以便降低自身消费的风险,锚定效应这时候就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星巴克就是通过价格锚点定价,树立依云水和咖啡的价格对比标杆,让消费者有一个可对比的价格感知,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买单决策。经一番比较,新顾客也就更容易接受星巴克咖啡的价格了。
 


“锚定”效应在其它营销领域同样大有可为,比如做电商促销的时候,很多店主都学会贴上原价和折扣价,让消费者不自觉地比较感到“超值”。
 

提高客单价策略

星巴克不卖“小杯 ”杯型
 
既然说到星巴克,就得再谈谈星巴克的点单模式,星巴克一直把杯型分为“中杯、大杯、超大杯”。
 

电影《幸福59厘米之小马》罗永浩点星巴克桥段

明明可以直接把杯型设计成“小杯、中杯、大杯”,但星巴克偏偏要“走弯路”,还有人怀疑星巴克是“中杯歧视”。
 


试想一下,要是顾客真的点了一杯中杯的,那么店员往往会追加一套销售话术解释,反问一句“你确定是中杯吗”,并强调“中杯就是等同于最小杯”,要不要加3元升个杯,核心目的是传达两层意思:
 
一是“中杯可能不够喝”,二是升杯也不贵。

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之下,就可能会说服消费者“换大杯”。
 
不止线下门店,打开星巴克的app也会发现,下单的默认杯型就是大杯。

升杯意味着客单价的提高,拉高整体客单价。相关数据显示,星巴克一个升杯的提醒能增加营收6570万。


为什么有的人会改变换杯型的初衷呢?仅仅是担心中杯不够喝吗?
 
这还就得讲讲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面子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现象。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的,“小的”往往是代表小气吝啬,“大的”才更有面子,送礼要“大”,排场要“大”。所以很大程度上星巴克是抓住中国消费者的心理,以中杯取代小杯,降低消费中杯的面子顾虑。

排队效应
茶颜悦色、鲍师傅常年都在排队
 
还记得此前茶颜悦色武汉首店一开,一度出现“一奶难求”局面,一杯奶茶居然让人甘愿排了8小时。
 
无排队,不网红。不排队的网红店,那还叫网红店么?
 


这样的现象可谓见怪不怪,鲍师傅、ZAKUZAKU泡芙等开了新店之后,往往都会出现排队情况。
 
可能有人质疑排队的是真“粉丝”,还是被安排的“托”?

不可否认,一方面有的商家会邀请“演员”助阵,给门店制造人气。
 
另外一方面,网红店也会刻意放慢制作速度、放慢服务效率保持门店的热度。这就是商家人为地给制造热销假象。
 
要知道比起门可罗雀,门庭若市的门店无疑让消费者更加放心。在他们看来,排长龙的门店就像价格贵的东西自带光环,品质都不会太差,跟着大家买也不容易出错。
 


现在的消费者都喜欢围观凑热闹、喜欢人云亦云。

因此在羊群效应的驱动下,当你看到此情此景,难免会被别人带节奏,打从心底对新门店口碑产生信赖感,商家也能借此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煽动大众跟风式消费。
 

峰终定律

海底捞的变态服务让人害怕
 
“千万别让海底捞知道你今天过生日”并不是危言耸听。
 
海底捞向来以变态的服务著称,你如果等位就会有工作人员马上过来,给你送零食,擦皮鞋,美甲,吃完之后还会给你打包水果零食....只要体验过海底捞的服务,都会感到服气。
 


诚然,像海底捞这样不务正业的案例比比皆是。

肯德基摆放滑滑梯娱乐设施,很多奶茶或者餐饮门店也会提供免费照片打印机等等。这些装置看上去是为了让大家打发时间,实则是给消费者创造记忆深刻的“峰终体验”,强化他们对消费体验的正向感受。
 
因此餐饮门店完全可以把峰终体验融入服务当中,锁定服务的时间“峰值”——比如餐前、餐后等留下一个极佳的标记把仪式感做足,提升消费“峰”与“终”优质体验,可以更好地打动顾客,自发地为你做口碑传播。
 


生物钟效应
招商、广发周周都有活动日
 
为什么很多银行信用卡品牌都会设立“周几活动日”?

招商的周三招行信用卡美食半价日,广发的周五广发日,还有肯德基的疯狂星期四,麦当劳的88金粉节。

这一点并不难理解,每一个“品牌日”都是在试图敲响你的生物钟。
 
品牌要是将某个福利活动与指定时间挂钩,调好“生物钟”,就能建立时间的条件反射,让顾客养成固定节点/节日打卡消费。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生物钟只有反复地出现,才能稳稳地占领消费者的心智。

品牌商经过日复一日的生物钟教育,每到那个特定的时间,就好像有人在提醒消费者去打卡,自然而然产生条件反射般地行动。

所以,一到周三你就会想起招商的美食五折,下班之后给自己一个理由吃顿大餐;周四会因为肯德基的疯狂星期四顺便买个夜宵,而到了周五犒赏自己,早餐来一杯星巴克。

这就是生物钟效应所起到的作用,把一切消费动机变得“理所当然”。
 


“占便宜”心理营销

ZARA、优衣库经常打折
 
平常喜欢买衣服的女生,你也应该会发现很多品牌店,比如ZARA、优衣库、HM这些服饰品牌,常常会推出一些大减价活动——满三件打五折或者两三折等。这同样隐藏了商家的营销心机。
 
那么,商家是怎么利用打折套路你的呢?
 
其一,抓住顾客的捡漏心理。
 
你本来只想买一件衣服,如果看到五折难免会产生“现在最划算,错过这次再没下次”的心理,就会选择其它衣服搭配,或者给亲朋好友顺便带一件;商家也凭借连带销售,促进整体门店的销售,可谓是两全其美。
 
很多茶饮店新开张常做一些第二杯半价的活动,背后的原理亦是如此。
 
其二,是利于降低库存压力。
 
在淡季换季这件事上,总会遇到春装上新在即、冬装库存积压的问题,一些服饰因为未能及时销售而积压。所以借助打折活动可以及时把过季、滞销的衣服卖出去,以加快去库存的效率。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客户要的不是便宜,而是“占便宜”的感觉。商家把感觉做对了,生意还会远吗?

结 语

可以说,只要做个生活有心的营销人,就会发现身边处处都是营销哲学。

有些品牌商的操作看似多此一举,其实隐藏了不少巧思,都是利用人性做营销。只要摸透了这些套路,也能学会一些门道。

本文参考资料:

1、森系西餐咖啡品牌策划,《餐饮气味营销法,这些品牌是怎么做到的?》,2018-06-15

2、史永翔利润管理,《致星巴克的“升杯营销”:别把消费者当傻X!》,2016-11-18

3、第一财经YiMagazine,《为何没人买,星巴克还在卖依云?|CBNweekly》, 2017-02-16

4、尼尔·埃亚尔,《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2017-05


首席营销官原创,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广告创意(ID: idea1408)

广告创意.png

1

人喜欢

0

人收藏

1人觉得好看

爱你么么哒!

我将会为更多用户推荐此文章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营销官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

累计评论 0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注册
后参与讨论
登录首席营销官

正常登录

短信快捷登录

忘记密码?
获取验证码
登 录
极速注册

第三方登录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获取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