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2021年读者朋友们中,呼声比较高的15篇文章整理成一篇合辑,希望能带给你一些启发。
01
六个“反共识”的经营思路
打开 2022 私域想象空间
企业运营私域的方式不断在进化,但大家做私域的焦点一直模糊的,放不下对场域的执念、摆脱不了对工具的依赖。这篇文章,我们共同消化了六个“反共识”的私域经营思路:
02
圈不住用户?
不是你没流量,而是你“没文化”
现在的生意已经从“售卖产品”到“经营用户”。为了“经营用户”,很多品牌拿出现金补贴、搭建运营团队、大搞技术基建,最终只是圈住了用户,而没有让用户形成圈子。
经营用户其实就是与用户构建关系。本篇文章,我们消化了4个与用户构建关系的知识点:
有圈层与无圈层的区别:圈子的传染性和围观效应 ;
圈子是怎么形成的:从附近的消失,到文化ID的诞生 ;
为什么你的圈子圈不住用户:企业做圈层营销时常犯的三个错误;
如何做一个圈层的关系:渗透圈层的四个关键要素。
03
产品包装:打倒“颜值即正义”!
在所有关于新消费的谎言里,流毒最广的就是“颜值即正义”。但真相是:真正能做大的公司,它们在产品包装上,首先追求的不是美不美,而是能不能实现生意目的。
看完这篇文章,你就会知道:
04
2021年的创意走势:
市场不缺好创意,缺的是生意型创意
“广告创意,到底是要对销售负责,还是要对品牌负责呢?”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愚蠢的,正确的答案是:广告创意只对生意负责,只要对生意负责的创意就是好创意。
这个市场已经不缺好的创意,但缺「生意型创意」。「生意型创意」要洞悉企业的生意问题,然后用创意解决那个问题,而卖货不一定就是企业最头疼的生意问题。
我说的「生意型创意」,有三个特征:
永远让产品成为英雄。
05
为什么你的跨界“拉胯”啦?
一提到要做“跨界”,大家想到的就是设计一个联名商品、推出一组联合海报、再安排一次热搜。一年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跨下来,发现自己的跨界终于“拉胯”了。
在“跨界”这个课题中,你会知道跨界的本质是借助另一样东西,刷新别人对你的认知。跨界的功能是让普通的、熟悉的事物,重新变得鲜活、通过另一方,来锐化自己的特性、联合对手,制造新闻和相互造血、通过别人的加持,让自己上位。
而你的跨界“拉垮”了,是因为你的品牌没“界”可跨、不同的营销目标,需要不同的跨界方式、你根本就没有必要跨界、你被创意左右,偏离了自己的定位···
06
故事链:品牌增长不是霸占用户心智,
而是制造“被链接”的可能
过去,我们把消费者的注意力当成必须争夺的资源,大家的营销思路是霸占用户、驯化用户。新一代的咨询公司要调整思路,用尊重用户的方式去赢得用户。品牌增长不止要霸占用户心智,也要不断制造“被链接”的可能。
不管从说服逻辑、卖货逻辑还是传播逻辑,故事是链接用户最简单最好用的武器。所以,@将意咨询 制造链接的方法是——故事链。「故事链」有四个理论支柱,分别是:故事锚、元剧本、角色链和戏剧符。
07
品效销一体:2021,新营销链路怎么玩?
2021年,行业冒出了一个新词,叫“品效销一体”。想要达成“品效销一体”,媒体要提供“加速度”的解决方案、企业要用一体化的部队,适应生态化的媒体、对每个交易场,都进行“品效”改造、以内容为起点,布局营销全链路。
08
增长受阻,是你不懂场景开发
很多品牌在增长受阻时,第一反应是增加产品品类。增加品类的做法, 短期内会带来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各个品类之间没有形成合力,反而分散了企业的营销资源,臃肿的产品线最终会变成企业的增长负担。我们不能用“品类”思考增长问题,而是要用“场景”来思考。
用场景解决增长受阻问题,就要把业务做深,让不同的产品线,满足同一批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比如发现场景中隐藏的用户需求,改进产品或者研发新品,从而实现业绩增长、用场景释放用户更多的消费身份、用场景唤醒需求。
09
内容的下一个十年:
放弃内容营销,开启内容战略
如果你问我:下一个十年,什么会决定一家企业的增长力?我会回答你:是内容。只有把内容摆在一个战略的高度,我们才能赢得未来的竞争。
如今,内容的影响力边界正在从广告,扩展到渠道、产品、组织上:
广告正在从艺术品变成快消品,对内容的生产能力,将决定企业的增长效率;
品牌和渠道之间的关系正在从一种收租模式,进化为共赢模式。新型的卖货渠道,都希望借助内容来驱动用户,撬动流量增长。
未来的产品都将变成内容化的产品,我们会像运营抖音快手小红书一样,去运营产品包装,你在产品端的内容运营能力,将更直接地决定产品的销量,决定渠道方对你的的扶持力度。
10
卖点说明书:
为什么你有卖点,但不卖货?
中国部分品牌,打造卖点的步骤是这样的:
第一步,盘点产品所有的卖点;第二步,挑出最大的那个卖点;第三步,把那个卖点扩展成一句话。
这样的做法,忽略了2个关键问题:
卖点不是只有大小之分,还有类型之分。卖点分为:核心卖点、门户卖点、前沿卖点、即时卖点;
品牌卖点不是寻找事实支撑,而是做好认知差异。如何表达卖点的重要性,往往大于如何找到卖点。
只有理解不同卖点的性质,并知道如何巧妙地表达卖点,卖点才能卖货。
11
内容营销,进入后链路时代
在今天,所有的营销都是内容营销。今日的内容营销与往日的内容营销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内容营销正从追求「前链路」,到追求「后链路」。「前链路」是指转发、点赞、评论、参与等,这些用户与内容本身的交互行为。而「后链路」指的是加粉、直购、到店、注册等,这些更贴近商品交易的用户行为。
如果想让内容驱动后链路行为,我们要重新理清三个问题:
媒体职能:该如何看待媒体和品牌的关系?
12
90%的节点营销,
都是好创意、坏营销
电商出现后,营销人就一直数着日历过活。全年密密麻麻的营销节点,就是营销人一年的心电图和成绩单。但我发现一个特别悲哀的现象:90%品牌的节点营销,都是好创意、坏营销。
大家热衷节日营销,是因为只有在节日里,我们才可以利用「自发的群体行为」,来引导用户消费。但很多人把节日营销的重点放在沟通情感上,而我认为做节点营销时,不能总想着洞察用户的心理需求,要更多地洞察用户的行为轨迹,在节点驱动用户行为,私有化这个节点。
关于如何在节点驱动用户行为,这篇文章会为你分享三个步骤:
13
2021,你不仅要增长,还要摆脱增长的反噬
每个人都在谈论增长,却很少有人谈及增长的问题。只是一味地往前跑,不一定能跑赢对手,但一定会遭遇“增长的反噬”。那些遭遇增长反噬的品牌,都是因为只追求“外增长”,忽略了“内增长”。
用户量、销量、利润、市场份额、市值这些看得见的增长,是“外增长”;供应链能力、技术研发能力、组织运营能力、产品孵化能力、资金运转效率等,外界看不见的能力就是“内增长”。
很多时候,我们遇到增长瓶颈,都是因为我们在“内增长”实力不足时,就企图获得“外增长”。而且,没学会在不同增长周期,切换增长模式。
一般而言,一个新品牌要经历四个增长周期:品类型增长、流量型增长、运营型增长、心智型增长。当进入不同的增长周期,必须切换增长模式,才能获得增长势能。
14
你不能只懂广告,不懂舆论
2021年从拼多多到全棉时代、饿了么、西贝,很多大品牌都因为只懂广告,不懂“舆论学”,为品牌招来一片骂名。这篇文章选取了六个舆论事件,看看从他们的失败教训或者成功经验中,我们能学到什么“舆论学”知识:
《赘婿》:话题的设置,决定舆论的走向。
15
为什么越大的品牌,越难得势?
B站,在“破圈”过程中,频频被老用户吐槽“变味”;小米,在成为国民手机品牌后,米粉们开始质疑它丢弃了发烧友精神。就在大品牌被“嫌弃”时,元气森林、wonderlab、花西子这样的小众品牌开始被媒体和用户追捧。
和小品牌相比,大品牌不缺人、不缺钱、甚至不缺创意,他们常常缺失「营销视角」。寻找营销视角,主要在于如何找准营销的切入点,我认为有三个关键操作点:
姿态第一、事实第二。
本文由首席营销官入驻KOL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0人觉得好看
说点什么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