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首席营销官

正常登录

短信快捷登录

忘记密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极速注册

第三方登录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获取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滑动解锁
注册

销量增速仅个位数:特斯拉怎么了

转载   2024-02-21   16:28
0
0
0
15164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张尧        编辑|胡展嘉        来源公众号|零态LT(ID:LingTai_LT)


迈入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在如火如荼地发展,但先行者特斯拉却迎来了多事之秋。


近日,摩根士丹利对特斯拉机构投资者进行非正式调研发现,很多人看衰特斯拉,几乎每个人都认为特斯拉股价未来6个月内表现不佳,还有部分人认为特斯拉股价未来12个月表现不佳。


事实上,结合2024年以来的股价数据,投资者确实有足够的理由看衰特斯拉。目前特斯拉的股价仅为200美元/股左右,相较2023年末265美元/股左右的阶段性高点下跌近25%。


图:特斯拉近6个月股价走势图


2024年以来,特斯拉的股价之所以大幅下滑,当然是因为其2023年年度利润下滑,并且毛利率不断走低。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投资者不止关注企业的短期业绩,还关注企业长线的想象力,随着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特斯拉的汽车产品销量增速走低,或许也是投资者冷眼看待特斯拉的主要原因。



01
在华销量破纪录
但增速落后大盘


曾几何时,在中国市场,特斯拉还是新能源汽车的代表性企业,随着上海超级工厂建成投产,特斯拉汽车在华销量也节节攀升。然而,近两年,特斯拉汽车在华销量增速已没有前几年的迅猛态势。


官方资料显示,2021年-2023年,特斯拉中国市场销量分别为32.07万辆、43.98 万辆以及60.3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33%、37.1%以及37.3%。2024年1月,特斯拉中国销量仅7.14万辆,同比增速进一步降低至8%。


图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整体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依然十分可观。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2024年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2.9万辆,同比增长93.3%。横向对比不难发现,特斯拉中国市场销量增速已明显落后于市场大盘。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特斯拉中国市场销量增速之所以放缓,主要是因为中国本土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凶猛成长,极大地分流了特斯拉的市场影响力。


图源理想汽车销量图


官方资料显示,2023年,比亚迪、理想汽车以及极氪汽车销量分别为302.44万辆、37.6万辆以及11.8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62.3%、182.2%以及65%,增速均高于市场大盘。


新能源汽车产品销量节节攀升,自然会带动这些企业的业绩上涨。以比亚迪为例,业绩预告显示,2023年,其归母净利润为290亿元-310亿元,同比增长74.46%~86.49%。


作为对比,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频频挑起价格战。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稳住了销量,但却极大地压缩了特斯拉的利润空间。


财报显示,2023年,特斯拉毛利率为18.2%,同比下降7.35个百分点;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特斯拉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08.82亿美元,同比减少23%。


或许是因为信心不足,2023年四季度财报会上,特斯拉并未按照惯例,披露2024年的交付目标,仅对外表示,“公司将把重心放在研发下一代汽车上,因此2024年的车辆增速将明显低于2023年。”


特斯拉对接下来自家产品销量的谨慎心态,从产能规划上可见一斑。2023年初,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爆料称,特斯拉已推迟扩建上海超级工厂的计划。


据悉,特斯拉三期扩建计划原定于2023年年中开始,扩建完成后,产能将再翻一番,达每年200万辆左右。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年产能依然为75万辆左右。



02
行业竞争加剧
特斯拉如何应对


之所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释放红利背景下,特斯拉汽车的销量增速低于大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随着中国本土新能源汽车企业逐渐发力,特斯拉的比较优势不再明显所致。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先行者,此前特斯拉在三电、智驾等方面积攒了一定的技术壁垒,推出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差异化体验。比如,特斯拉Model 3的主逆变器采用SiC功率器件,可以显著提升电能转换效率,使得续航里程提升5~10%。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新能源汽车属于新兴产业,特斯拉的技术壁垒其实并不十分深厚,随着中国本土车企逐渐发力,特斯拉在诸多方面均已被反超。


比如,2019年特斯拉推出的第三代超级充电桩,充电功率250KW,长续航版 Model 3在最高功率下,5 分钟可增加约120公里续航。


诞生之初,特斯拉的第三代超级充电桩确实风光无两,但近年来,随着技术逐步成熟,中国本土车企已经开始量产支持800V高压平台的新能源汽车。


比如,2024款小鹏G9支持全域800V高压SiC平台,结合小鹏自研量产铺设的480kW超充桩,充电5分钟,续航最高增加200+km,对比特斯拉的第三代超级充电桩优势明显。


事实上,在中国市场,不止三电技术领先优势不再明显,特斯拉重点讲述的智驾“故事”也不再性感。


近两年,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智驾能力的接受度逐步走高,诸多车企纷纷加码相关技术。


比如,目前小鹏XNGP辅助驾驶已开通243个城市,理想的全场景智能驾驶也支持110个城市。更有甚者,2024年春节前,华为面向所有订阅ADS2.0高阶功能包的问界M5/M7智驾版车主推送了全国城区智驾领航NCA。


图源余承东朋友圈


春节期间,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自己开着问界M9,从安徽老家出发,激活华为最新无图版NCA,前往深圳,“1314公里全程都是智能驾驶,无接管,也没有搞错路口。”


反观特斯拉,虽然早在2021年就推出了全自动驾驶FSD,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今天,该技术仍难以在中国市场落地。这不光会让诸多订购FSD的老车主感到沮丧,更会在一定程度上“劝退”正在观望的潜在受众。


综合而言,2023年,特斯拉中国产品销量增速落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增速并非偶然,这主要是因为特斯拉的产品竞争力不断走低,诸多消费者纷纷选购本土车企的产品所致。



03
华为、小米强势来袭
特斯拉能有效还击吗


事实上,中国市场的销量增速落后大盘或许还仅仅是开始,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走高,市场红利收窄,诸多本土车企纷纷掀起内卷化竞争狂潮,缺少反制手段的特斯拉或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因看到此前几年中国本土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诸多中国科技公司纷纷入局该行业。比如,靠问界打响知名度的华为,已和奇瑞、北汽、江淮等车企达成合作,接下来将推出问界M8、智界S9等车型。


无独有偶,早在2021年就开始造车的小米,也将于2024年推出小米汽车SU7。懂车帝APP显示,2024年春节活动中,小米SU7获得81.16万的心愿人气,为活动中人气最高车型。


这些跨界车企的产品不光拥有极高的关注度,并且很多也是特斯拉主力产品Model 3和Model Y的竞品。


以智界S9为例,有媒体爆料称,其外形对标Model Y,基于火星架构打造的E0X电动平台打造,支持全新一代DriveONE 800V SiC高压黄金动力平台,或将搭载ADS 3.0系统,无论是充电表现还是智驾能力,均超越Model Y。


与诸多车企的产品大跨步发展形成截然反差,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过去几年进步迟缓。以Model 3为例,其推出于2016年11月,直到2023年才迎来首次换代,仅外观和电池容量有些许调整,起售价却上涨2.8万元。


因竞争力减弱,Model 3的销量数据开始走低。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12月,Model 3销量为15750辆,同比下降21.43%,市场份额同比下降2.81个百分点。


诚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特斯拉并非无动于衷,也在积极布局Cybertruck以及一款低价产品。但目前来看,这些产品或许难以成为特斯拉中国强有力的业务支点。


早在2019年,特斯拉就官宣了Cybertruck,但因生产难度过高,直到2023年末,该产品才在北美地区交付。据了解,美国得克萨斯州超级工厂Cybertruck年产能低于12.5万辆,而目前特斯拉已手握超百万个订单。即使不考虑合法上路问题,仅以现有订单和产能来看,Cybertruck入华也尚需时日。


现阶段来看,特斯拉最大的杀手锏,或许就是低价产品。据了解,早在2020年,马斯克就对外宣称,特斯拉将推出一款入门级车型。有消息显示,特斯拉的入门车型或命名为Model 2或Model Q,预计售价为2.5万欧元(约人民币20万元左右),或将于2024年上半年全球首发,2025年前上市。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告别了低价驱动的时代。比如,主打极致低价的五菱宏光MINIEV月销量就不断下滑,反观理想L7、问界新M7等豪华车的销量则节节攀升。这说明,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体验有了较高追求,主打极致低价的Model 2,或许难以俘获中国消费者的芳心。


因现有以及规划中的产品均不具备想象力,接下来特斯拉汽车的销量增速或将进一步走低。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亚当·乔纳斯披露研报称,预计2024年,特斯拉的交付量增速将降至15%,不及2023年38%增速的一半。


总而言之,尽管从绝对值来看,特斯拉中国市场销量不俗,但纵向对比过去几年的销量增速,特斯拉的颓势其实早已显露无疑。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本土车企逐渐发力,以及原有产品裹足不前,特斯拉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正逐步走低。


在此背景下,如果不能及时拿出更加强有力的产品,那么特斯拉的股价自然会持续下行,未来特斯拉又将如何应对?

0人觉得好看

已标记好看

我们将会为更多用户推荐此文章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营销官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

说点什么

发表

最热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更多
首席营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