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情色”擦边球,泡泡玛特急了!
头戴兔女郎发饰、身着黑色丝袜、趴在地上翘臀……近日泡泡玛特推出的一款新盲盒玩偶,由于造型过于“香艳”,遭到不少家长吐槽 。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有媒还指出,南京某泡泡玛特门店,造型夸张、衣着暴露、带有强烈“色情”符号的性感成人日系手办,竟出现在了普通儿童潮玩的货架上。作为潮玩品牌却大打擦边球,遥想泡泡玛特一直打着的“创造潮流,传递美好”的品牌口号,这似乎略显讽刺。不光如此,时至今日消费市场有关泡泡玛特品控糟糕、售后不佳、智商税等等的指责依然甚嚣尘上。更为尴尬的是,在资本市场,泡泡玛特自2021年初达到1500亿港元历史高点之后就开始走下坡,今年7月市值更是一度跌到了300亿港元左右。血红色的眼睛、黑色泪液的眼角、流血的嘴巴、骷髅头……这是泡泡玛特一直备受追捧的“密林古堡”系列的产品。不过,相较于泡泡玛特“MOLLY”系列的活泼可爱,这个系列产品的设计风格颇有些“暗黑”,甚至是“阴间”。比如,“密林古堡”系列中的“护士”,不但一扫“白衣天使”正能量的形象,而且紫色的眼睛、泛黑的嘴唇以及眼角下方的黑色泪滴都散发着浓重的恐怖气息。实际上也不止是“密林古堡”系列,泡泡玛特“SKULLPANDA”中的“亚当斯一家”,在外观设计上也是采用了类似的较为幽暗的配色及元素搭配。如果说充斥这些元素的潮玩盲盒,销售的对象都是成年人,这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可实际上,不少盲盒的外包装上虽然也标有“该产品适用年龄为15岁及以上”等类似提示,但在具体的销售过程中,哪怕是面对面购买,却并非是如此。比如有记者尝试为5岁孩子购买暗黑系盲盒,在告知销售人员的情况下不但没有受到任何限制,相反销售人员还反过来解释,15岁的限制是出于担心孩子误食其中的小零件,而不是针对产品的题材。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情况不止是线下,在线上也同样存在。只要是消费者想购买,实际年龄并不会给购买造成障碍。更为严重的是,有些造型夸张、衣着暴露、带有强烈“情色”符号的女性造型手办,也是不区分年龄对所有消费者开放销售的。例如前不久有记者在南京某泡泡玛特门店就发现,一些穿着清凉性感内衣,造型夸张的女性手办,就被店员推荐给了8岁的孩子。令人意外的还有,家长的尴尬在店员眼里却并不是问题,甚至记者以顾客的身份向泡泡玛特门店人员反映这些“情色”手办问题时,他们也并没有觉得不妥。但对比二次元文化更为成熟的日本就会发现,不同的手办不但有明显的区分,而且针对成人的手办店,还会贴有儿童“立入禁止”的标识。在小红书上搜索“泡泡玛特退坑”,跳出来的相关笔记已经超过一万多篇。在闲鱼上输入泡泡玛特手办,打包低价出售的个人卖家也不在少数。对比之前“万物皆可盲盒”被资本吹捧起火爆的消费热潮,如今泡泡玛特在消费者中的退烧,似乎要比预想的稍快。表现在数字层面,2021年泡泡玛特的总营收为44.9亿元,同比增长78.7%,虽然和2020年49.3%相比明显回升,然而与2018年的225.5%、2019年的227.2%相比,速度却明显放慢不少。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期间,泡泡玛特的会员复购率,也由2019年的58%下降到了2021年的56.5%。从外部来说,盲盒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爆发,消费者的新鲜感已经减退,随着盲目性的减少,所以也抑制了对盲盒的消费。比如,网友“永野芽佳”在劝退笔记中就表示,一开始喜欢盲盒的未知与惊喜,后来在追求热门款的风气下,如果没抽中就会失落,乐趣也变了味,因此“退了一大半坑”。另一方面,盲盒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随着行业不断成熟也开始浮现出来。比如售卖萌宠等的 “宠物盲盒”,利益与商业捆绑引发的惨痛事件,此前就激起了不少网友的热烈讨论。再加上盲盒令人上瘾的赌博性质,也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指出是“智商税”。说完了外部,再来看泡泡玛特自身存在的问题。这其中,争议比较大有虚假宣传、溢价过高等。先来看虚假宣传方面,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泡泡玛特第一次被消费者诟病了。像去年,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销售的“SKULLPANDA熊喵热潮系列潮流袜个性长袜盲盒,就因涉嫌虚假宣传被罚款了20万元。溢价过高在二手市场更是屡见不鲜,例如泡泡玛特旗下的高端潮玩产品“MEGA珍藏系列”,此前就有被拍出数万元高价的情况。再比如,用来收纳手办的“集装箱”,原价199元,在闲鱼上直接被炒到了599元……就像压断树枝的从来都不是最后一片雪花一样,层出不穷的问题不断叠加,消费者对品牌、对盲盒的喜爱自然也在消解。03
流量故事不好讲了
从连续亏损三年到逐渐火爆全网,泡泡玛特的飞跃,离不开“Molly Zodiac”盲盒系列的推出。借由经典IP+盲盒的双剑组合,泡泡玛特不但在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屡试不爽,还因此被推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反馈到盈利层面,2017-2019年,泡泡玛特的净利润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赚钱速度堪比印钞机。不过这种短平快模式虽然短期成效斐然,但从长远角度来讲也注定了泡泡玛特需要不断的迭代IP。而为了能够抓到像Molly这样的爆款,泡泡玛特在IP的开发和大打造上也是投入了巨大心力。资料显示,仅到2020 年6 月底,其运营的IP 数量就达到了93 个。只不过爆款IP的打造,除了需要品牌投入巨量的资本和努力之外,还需要时间的沉淀和消费者的认可。那么众多IP在手的泡泡玛特,是否找到了其他流量密码呢?资料显示,近几年泡泡玛特几乎每年都会推出新的IP,像2018年推出的Pucky,2019年的Dimoo和Labubu,以及2020年的SKULLPANDA等,然而在销量上却依然无法超越上线5年的Molly。另外,在泡泡玛特的8个IP系列中,内部设计的小甜豆、小野两个IP,收入才只占整体的4%,答案不言而明。而没有爆款IP的接力,泡泡玛特在资本市场的故事似乎也没那么好讲了。百度股市通显示,泡泡玛特的市值自2021年初达到1500亿港元的高点之后,便一直徘徊向下,今年7月更是一度跌到了300亿港元左右,缩水逾八成。另外除了股市的承压,入局潮玩+盲盒赛道的玩家也已经不止泡泡玛特。像52TOYS、酷乐潮玩和名创优品创立的TOP TOY等,都在紧追不舍。联系此前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的豪言——“也许再给我们五年时间,大家回过头看泡泡玛特,会觉得我们是国内最像迪士尼的一家企业”,结合现在泡泡玛特的境况来看,寻找新故事似乎已迫在眉睫。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品牌观察报 (ID: pinpaigcbao)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营销官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