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小米汽车选了个正式上市的好日子。
雷总真是有心了,特意选在生机勃勃的植树节官宣,直接呼应新能源,属实是雷总给米粉的终极浪漫了。
而且新车发布3天后就是复活节,雷总“向死而生”的决心,我懂!
自去年12月28日技术发布会至今的3个月,小米汽车比过去3年经历的都多,友商们这几个月的价格“围剿”肉眼可见的反应在雷总日渐苍老的容颜上。
再加上MEGA的战败,雷总明显也慌了,一边小心翼翼的说小米汽车试驾人数已经破10万了,一边卑微在线求“轻喷”。
图源:雷军微博
喂!雷总,你可是商业大佬,卖个车而已,咱不必这么拘谨。
都说商场如战场,可纵横商海几十年的雷总还是大意了。3个月前还在致敬的友商,此刻一点也不留情面。不是说好了“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吗?
路还是要自己走,丑媳妇终要见爹娘。
首战即决战,一战定生死。
小米汽车的上市发布会就要揭晓捂了3个月的价格悬念了,是生是死,是雷军还是雷冖,就看价格炸不炸了。
毕竟网传顶配30万+不少粉丝已经明显不乐意了。
鉴于小米汽车面临的糟糕处境,不忍心雷总3年的心血之作付诸东流,我诚心诚意给雷总3条建议。
01
价格要低
但要“明高暗低”
市场经济的规则,买东西讲究个你情我愿,买定离手。
9块9的小米充电线可以用爱发电,但几十万的小米汽车只能用真金白银交朋友。
以前小米手机的价格都是王炸,现在小米汽车的价格吊足胃口,确实不讲究了。
经过3个月的观察,雷总大概也明白:米粉不是有钱了,只是变老了。
说实话,雷总之所以在小米汽车价格上犹犹豫豫,除了被友商打乱了节奏,我猜也是为了先把技术亮出来,探探米粉们的口风,为正式定价做参考,但没想到全是TM捣乱的。
小米手机如今高端化上探如此举步维艰,跟当年小米1上来1999元拉满性价比的价格不无关系。
所以雷总对于小米汽车在定价上的谨慎可以理解,定低了就是又给以后的高端化挖一个大坑,定高了不仅变“雷子”了,还跳了友商挖的坑,分分钟被活埋。
我觉得前段时间李国庆说的挺对:“雷总,咱讲究点,比亚迪降价了,8万5到手。咱与时俱进别忘初心,为5000万米粉坚持性价比到底,别谈情绪价值,别谈资产价值。我给你个定价,15万—20万。”
图源:财富中文网
但不能直接定这个价。
我建议小米SU7采取“明高暗低”的定价策略。
怎么理解?
对于顶配可以直接顶到35万左右的高价区间,但对于入门款官方指导价可以定22.99万,然后给首批用户直接优惠3万元,致敬雷总造车3年的不易,这样价格直接来到了19.99万,顺便又致敬了小米1的1999元,情怀拉满。
最后再复刻返还3.7亿给初代小米手机用户的操作,放一波消息:
10年后,小米汽车十代发布当天,如数奉还首批用户19.99万购车款,预支一波情怀。
总之一句话,定价一定不能低,但购买价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让它变得低一点,但也不要太低。
如此一来,小米SU7的逼格调性有了,米粉也被宠了,雷总的面子也有了,更重要的一点是小米汽车的市场竞争力也有了。
一箭N雕,没毛病!
02
舆论有梗任他玩
但不能太“理想”
去中心化的媒介环境,舆论走向主打一个出其不意。
全国10.79亿网民,人人都是评论家,一个事件从发生的那一刻起,舆论主动权就掌握在热搜关键词里了。
雷总把发布时间定在3月28,至少有两点值得庆幸。
一个是当时“米时捷”的舆论走向是调侃趣味风,而不是“copy保时捷”的严肃法律向,要不然小米总部的法务部就要被保时捷踏平了。
图源:微博网友
二是理想MEGA亲自示范了一个错误答案。
前面有个坑,理想替你跳了,这是雷总的幸运。
虽然理想“灵车事件”我始终认为是网友的调侃有些刻薄了,但奈何如今舆论的走向都不约而同的走向了对李想本人的反噬。
其实在品牌圈,作为竟对你攻击我,我攻击你本是常态。但李厂长的“小作文”却硬要占领光明的道德制高点,向黑暗发起反击。
你说你该起诉起诉就是了,大家都是婊子,为啥你非要立牌坊。
有个公关同行说的挺对:别人摸自己的时候,就是黑手,自己摸别人的时候,就是交流。
借用李佳琦的一句话:这么多年,产品做好了吗?不要埋怨黑公关,公关哪个不黑,多从自身找原因。
所以我建议雷总,如果SU7发布之后还有什么新梗,最好官方下场一起玩,一定要坚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世界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黑”或“捧”。
本质上来说,“米时捷”是对小米审美观的一种赞扬,“灵车”亦是大众对MEGA设计的一次非理性反馈。
“黑”或“捧”都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无人问津。
所以,面对舆论不要动不动就上纲上线,每一波舆论都是自己曾经扔出去的回旋镖。
舆论就像洪水,顺着来才能走到对岸,逆着来只会遭到反噬。
03
用户有幻想
小米汽车才有未来
任何生意做到最后,都关乎人性。
陈奕迅的《红玫瑰》里有句歌词: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这在商业上同样适用。消费者喜新厌旧是常态,源源不断的新鲜感是一个产品或品牌让消费者喜爱的最大理由。
不要给我谈法拉利跑车长盛不衰的经典造型,当你的品牌沉淀到法拉利一样的时间再来谈这个问题。
新能源的品牌力现在大家都是0,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前只有外在,没有内在。
其实很早之前我就有个观点,新能源汽车死了一茬又一茬,从恒驰、自游家、威马、高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一股脑将底牌全都打了出来,当量产交付的那一刻起就失去了所有的想象空间。
马斯克有硅谷“钢铁侠”的标签、有移民火星的宏大叙事支撑特斯拉漏雨都有人买单。
但许家印、张磊们没有,他们就是一个资本家的造车匠。
你可能会说他们失败是因为资金、产品、战略问题导致的。
但按照这个逻辑,第一个倒下的应该是“下周回国”的贾跃亭法拉第未来啊,但PPT车神至今还在为梦想窒息。
图源:微博
所以雷总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
没有实现的梦想才值得被窒息,没有落地的“故事”才值得被期待。
很大程度上来说,新能源比的并不是谁的技术牛逼,比的是谁的故事讲得动人、谁能在新能源的大潮里荡起更多想象的波澜。
所以我真心奉劝雷总,3月28日的新车发布会千万别在吭哧吭哧花几个小时大谈小米汽车并不算突出、大众也听不懂、更无法共情的技术了。
一定要讲故事,讲一个新能源车神大战友商、视死如归为5000万米粉献上人生第一台“米时捷”的故事。
用户感动了,就会有幻想,小米汽车才会有未来。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李东阳朋友圈(ID:LDYMarketing)
0人觉得好看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最热评论